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动脉硬化和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因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预防和减少动脉硬化及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46例门诊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结果加以分析,分为脑梗死组与脑动脉硬化组及有临床症状组3组,并选择73例同年龄健康人做对照。结果:各病例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同时有3组患者在全血黏度的高切变率和中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出现在疾病发生之前,故定期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可预防动脉硬化和脑梗死的发生,同时还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我们研究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CD41/CD4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中的表达和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浓缩丸)对其影响,旨在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长期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合成醛固酮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用培哚普利
1临床资料我们将本院1995-2000年收治的经CT确诊的脑梗死患者41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410例中96例伴高血脂为观察组,314例不伴高血脂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54
阅读教学要想真正刮起一场思维风暴,就必须要找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紧扣文本内容的特质,将其与学生年龄、心理规律、认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