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对于一名小学班主任昵?从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来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仅拿教书育人做为基本要求显然是不够的。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很重要。一个班级管理不好,就不会有一个好的班风,也不会有一个好的学风,也就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可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管理为主,育人为本。
  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要坚持“两手抓方针”一手抓育人,一手抓管理,”。在工作中要想将“育人”和“管理”巧妙地结合起来,我的建议是要注重落实以下工作:
  一、管理要以“严”字为首
  “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立规矩。立规就要以“严”字为首,“从严治班,从严治学”,结合校纪班规,严格要求学生。把他们从小培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守纪律的新一代好公民。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要“加强纪律性,学习无不胜”。在校纪班规方面,我主张“先‘专政’后‘民主’”。一个班级必须有一套严谨的纪律,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统一才能胜利。要让学生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比如:铃声就是命令,不能迟到早退,上课无论有无老师,听到铃声就保持教室内安静,并做好本节课的预习。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对学生虽然要有爱心,但原则问题,绝对不能迁就姑息。
  二、管理中要充满“爱心”
  严不等于嚴酷、苛求,严也并非独断专行,而是严而有情,严中有爱。如果把学生比做是一棵树苗,老师是园丁,那么班主任就应该是和风、细雨和阳光。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免不了会碰到一些后进生,班主任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不要只揪着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他们的长处,从而形成“晕轮效应”。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同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差,但是待人很热心,乐于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比如,我班上的王xx(为了孩子的自尊,名字不便公开)他爱护公共财物。桌椅板凳坏了在家带来钉子,锤子修理……之后我悄悄又告诉他老师非常希望他在学习,纪律等各方面也能有积极表现。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点滴进步。还有些同学的文化成绩不理想,但文体方面有特长等。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全面了解,善于从“短”中发现“长”处,并注意对有“短”处的学生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三、班级管理“耐心”很重要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对他们所犯的错误,我们只有耐心开导、教育。遇到学生犯错时,如果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发生冲突,使自己下不了台,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中威信。因而,遇事不妨先保持冷静、沉默,克制情绪,暂使用冷处理方法,使学生心悦诚服,也体现出了教育者的风范。
  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我们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用“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来时常提醒自己,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不损班主任的身份,还能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管理中要用“细”字来贯穿
  我们常说:“抓在细处,落在实处”。眼细、心细、手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特征,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观察要细,要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指导要细,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一个粗心的班主任是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的,对学生的性格、优缺点、家庭甚至是学生的父母家人等都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不了解学生何谈管理好班级呢?
  五、班主任必须随时学习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班主任工作不断会有新内容,也会随时产生新的问题。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给自己随时“充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以适应工作中的需要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以便于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生理念。向其他班主任学习一些经验,互相切磋、交流,取长补短,使自己的管理方法更完善。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只要我们能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不求做的惊天动地,但我们要力求走过的每一段路,均能留下自己的足迹,都能反映出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也许为此我们要失去很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深爱着自己从事的这一神圣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
  (作者单位:咸阳市乾县薛录大墙九年制学校,小学;
  咸阳市阳洪镇阳洪中心小学,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餐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直奔主题和精彩之处,对于文章中其他铺垫不够重視的情况,这中情况使得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景物描写的掌握较差的情况一直很难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对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阐述,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景物描写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学生;景物描写  引言:  在小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景物描写
期刊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当今,不少人崇尚拜金主义,为人民服务淡薄,为人民币服务浓厚,感恩思想日渐淡漠;独生子女大多自私唯我。因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语文新课程理念强调人文性,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素材。语文教师应在开放灵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中职语文教材中“感恩”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充分发挥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计算机课程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我国高中阶段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出发,来探讨如何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计算机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机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阶段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一直在广大教师和学者间如火如荼的探讨和
期刊
摘 要:体验式作文教学,以生活实践为基础,重在挖掘孩子们“玩”的天性,触发情感体验,从而自发的生成对生活的评判。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习作的原动力,能比较有效地破解“言之无物”的作文瓶颈,同时丰盈了学生情感体验的质量,回归到了生活,实现了生命的自我关怀和生命的自我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践是学生获得情感、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诉自己想诉的情。根据孩子们的
期刊
摘 要:对于语言沟通上还存在问题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有特殊之处,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理科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理科;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方法  引言:  对于普通的汉语言学生,理科知识一直被认为是抽象难学的。因此,对于语言沟通上还存在问题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难处,不但要求授课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体系,较强的讲解能力,还需要找出适合于少数民族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在学校,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对班级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德育不仅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更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培育学生的重要环节。结合班主任教学经验,对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策略;沟通;以德服人  小学班主任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担当着重要角色,肩负着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职责。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信息技术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教师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Excel属于一种计算机系统本身就带有的应用软件,操作性比较强,在各个方面应用比较广泛,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下的Excel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学  一、Excel这部分内容的特点  Excel这部分内容与
期刊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其特点之一体现在认知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教学下进行的,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为例,探索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课程标准教学的要求之一。教师希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从现阶段教学实际出发,围绕小学语文个性阅读教学实现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期刊
摘 要: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预示着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结束,未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将以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最高的追求和宗旨,课程改革主旋律是核心素养。新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是第一层次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思维能力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