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中方程(组)与函数的关系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ha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教材中方程(组)、函数二者同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从难易程度和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上的顺序:方程(组)即等式→函数,符合认知规律。
  下面我们恰恰由一般到特殊即由共性到个性进行分析,即函数→方程(组)。
  方程(组)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
  
  函数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1.一次函数
  ■
  2.一元一次方程
  当一次函数y=kx+b(k≠0)中的变量y=0时,表达式为kx+b=0(k≠0),就成为了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为x=-■,图象是直线x=-■,平行于y轴。直线y=kx+b(k≠0)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横坐标的值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例如:一次函数y=x+1,当y=0时,x+1=0,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为x=-1,图象是直线x=-1,平行于y轴。直线y=x+1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1,0),横坐标的值x=-1即为一元一次方程x+1=0的解。
  3.二元一次方程
  当把一次函数y=kx+b(k≠0)中的变量x、y当作未知数时,就成为了二元一次方程,变形为kx-y+b=0(k≠0)时,图象是直线y= kx+b,这条直线上的任何一个点的坐标所对应的一对数值都是二元一次方程kx-y+b=0(k≠0)的解,同样把二元一次方程kx-y+b=0(k≠0)的每一个解中的x、y值作为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则这些点恰好构成直线y=kx+b(k≠0),也正是因为每条直线上有无数个点,所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4.二元一次方程组
  对于变量x、y,某一变化过程同时满足两种关系:y= k1x+b1 和y=k2 x+b2,即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函y= k1x+b1 y=k2 x+b2 一方面其解是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另一方面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即为此方程组的解。方程组解的情况有三种:分别是有唯一解,有无穷多解,无解。图象是两条直线,其位置关系分别是相交,重合,平行。
  例如:(1)某一变化过程同时满足两种关系:y=x+1和y=-x-3,即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y=x+1 y=-x-3 一方面其解x=-2 y=-1 是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2,-1),另一方面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2,-1)即为此方程组的解x=-2 y=-1。方程组有唯一解,图象是两条直线,其位置关系分别是相交。
  ■
  (2)某一变化过程同时满足两种关系:y=x+1和2y=2x+2,即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y=x+1 2y=2x+2 一方面其解有无穷多个,说明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有无穷多个,另一方面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有无穷多个,表明此方程组的解有无穷多个,图象是两条重合的直线。
  (3)某一变化过程同时满足两种关系:y=x+1和y=x-2,即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y=x+1 y=x-2 一方面此方程组无解表明这两条直线无交点,另一方面这两条直线无交点坐标,也表明此方程组无解。图象是两条直线,其位置关系是平行。
  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1.二次函数
  ■
  
  2.一元二次方程
  当二次函数y=ax2bx+c(a≠0)中的变量y=0时,表达式为ax2+bx+c=0(a≠0)就成了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解为x1,2=■,抛物线y=a x2+bx+c(a≠0)与x轴的两交点的坐标为(■,0)和(■,0),横坐标的值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 +bx+c(a≠0)的解,当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无交点时,表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无解。
  例如:
  当二次函数y=x2-2x-3中的变量y=0时,表达式为x2-2x-3=0就成为了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解为 x1=-1,x2=3,抛物线y=x2-2x-3与x轴的两交点的坐标为(-1,0)和(3,0),横坐标的值即为一元二次方程 x2-2x-3=0的解。
  又如: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根,表明抛物线y=x2-2x+3与x轴无交点;同样由抛物线y=x2-2x+3与x轴无交点也表明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根。
  ■
  
  三、反比例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1. 反比例函数
  ■
  2.二元二次方程
  在反比例函数xy=k(k≠0)中,当把变量x、y当作未知数时,就成了二元二次方程,图象是双曲线,与普通的二元二次方程相比,其解不能为0,即x≠0,y≠0,因为双曲线与坐标轴无交点。双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的坐标所对应的一对数值都是二元二次方程xy=k(k≠0)的解,同样把二元二次方程xy=k(k≠0)的每一个解中的x、y值作为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则这些点恰好构成双曲线xy=k(k≠0),也正是因为双曲线上有无数个点,所以二元二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例如:①反比例函数y=■ 变形为:xy=2,就是二元二次方程。
   ■
  ②反比例函数y=-■变形为:xy=-2,就是二元二次方程。
  综上所述,方程(组)、函数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而且在数与代数中又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初中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为了分散难点,把这些内容编排在七至九年级的教材中,只要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把原本很杂的数学知识统一起来,学生在复习时就会有融会贯通的感觉,这在学生的阶段复习中尤为重要,特别是中考复习,当然,数学中类似这二者之间关系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细心归纳,总结,就会使知识由复杂变得简单,使繁重的复习变得轻松。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一价金属卤化物同阴离子二元系固溶体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预报表明NaBr-RbBr系可能形成固溶体.并采用差热分析法和目测法重新测定了NaB
今年,桐城市实验小学“送教下乡”到我校,有一节二年语文课安排在我的班上,执教者是一位市级“教坛新星”,在我市小语界颇有名气。上的是《远行靠什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一课,课中的一些教学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断1】  上课了,教室里一下子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都有些好奇,回头看着坐在后面的听课老师。授课的老师在我们的期待中走进教室,手里拿着教材,没带什么特别的“装备”。她很
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传统题、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浅显的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个方面。在试卷中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8-11分之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板块。要求考生具备相当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才能够答好。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在学生答题时常犯的错误。现加以整理,以期给学生
本文在不同温度条件的RbCO-CHOH-HO三元体系中,得到了RbCO的三种水合物,即RbCO·2.5HO,RbCO·2HO,RbCO·1.5HO.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刀具表面涂层作为一个化学屏障,减少了刀具与工件间的磨损扩散和化学反应,详细的分析了槽型几何参教凸台高度和涂层对切削力、应力、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涂层刀具与没有涂
简要介绍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工作机理,建立了基于规则推理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结构,研究了故障知识的获取与表示方法、故障诊断的推理机制和解释机制以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