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anhua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率97.4%,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不仅能够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瘘;临床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 with biliary fistula after hepatobiliary surgery. Methods: Choosed 78 patients to divide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l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rresponding nursing based on controlled group,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duration of drainage in study group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controlled 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y group(97.4%) wa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led group(76.9%) (P<0.05). Conclusion: Treating patients who with biliary fistula after hepatobiliary surgery with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based on routinenursing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duration of drainage, increas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worth to extend in clinic.
  Key words: hepatobiliary surgery, biliary fistula, clinical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15-02
  肝胆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类型包括胆囊手术和肝脏手术等。胆瘘是肝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同時也是导致腹膜炎病死率增高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本文选取在我院行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原有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4±4.3)岁;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2±3.8)岁。所有患者手术类型:内镜下胆囊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胆总管结石行肠吻合术及胆管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续高职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术前禁食禁水6h。手术期间告知患者注意饮食,保证睡眠充足,减少激烈运动。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补充营养及抗生素治疗,增强患者抵抗力,避免感染。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①心理护理:肝胆手术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大部分患者对病情了解不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掌握和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胆瘘发生的危害性及有效护理对其预后的效果,告知患者胆瘘发生的原因,让患者理解并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②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精神安慰,按照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感,积极询问患者疼痛状况,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另外,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等采取个性化护理,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
  ③切口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保证切口处皮肤的干燥清洁,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在护理工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卧床舒适度,多询问。在更换切口敷料时,要注意清洁切口周围皮肤,提高患者舒适度。切口愈合良好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认知度。   ④药物治疗护理:采用生长抑制激素及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治疗胆瘘。前者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且副作用少;后者可以抑制胃酸、胃泌素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瘘口愈合,副作用较小。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给药时间和剂量,静脉滴注治疗时,应注意和控制输液速度,叮嘱家属不得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⑤营养护理:胆瘘患者早期需禁食,同时行胃肠减压,減少胆汁分泌。禁食期间,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营养方案,采取完全肠外营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配制营养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所有药物需按照规范化标准剂量配制,同时要按照先后顺序。在输注营养液前后,护理人员要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生理盐水冲洗静脉导管。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比较
  从上表中可知,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从上表中可知,观察组满意度97.4%,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瘘是肝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起该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瘢痕增生、术中误伤、切口位置不合理及手术操作等[1]。另外患者年龄较大或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也较易发生胆瘘。胆瘘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2]。
  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97.4%,明显优于对照组7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胆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
  综上所述,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减少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海华,李洁媛,詹春霞等.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9,8(9):43-45.
  [2]石娟,罗英.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护理防范[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149-150.
  [3]海丽.33例胆道术并发症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2,(41):265-26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方法:对糖尿 病乳酸酸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ICU治疗 29例,肾内科治疗例3例,内分泌科治疗3例,神经内科1 例。治愈20例,死亡例12例,效果不佳自动出院例5例、经 随访均在短期内死亡,死亡率44.4%。结论:对已 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早期部分患者通过肺脏pH值代偿在正常 范围者,及时去除诱因,停用双胍类药物。  【关键词】糖尿病;乳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这687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有41例,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5.97%,其中泌尿系统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60%,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00例结肠息肉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腺瘤性息肉为312例(其中癌变34例),炎性息肉为146例,增生性息肉为42例。结肠息肉中乙状结肠最多,其次升结肠。结论 :炎性息肉与增生性息肉不发生癌变,腺瘤性息肉中绒毛状腺瘤易发生癌变,且癌变率随瘤体积增大、患者年龄增高而上升。  【关键词】结肠息肉;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脑血栓85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3例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对乙组42例患者实施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治疗。对比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NHSS评分低于甲组,障碍程度较轻,BI评分高于甲组,生活能力较强。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病例进行分析,提高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的高危因素、诊断、处理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和预防。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其次胎膜早破、双胎妊娠、羊水过多也是胎盘早剥的常见原因。凝血功能障碍9例,心功能衰竭2例,14例急诊行剖宫产妊娠,术后行子宫全切术2例,髂内动脉栓塞术8例。2例经阴道分娩。讨
期刊
【摘要】目的 对120例儿童颌面部间隙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对12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感染来源、感染类型、临床治疗的特殊性。结果 120例患儿中,感染来源以腺源性感染为主,间隙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感染多见,治疗中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原发灶、手术切排等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及早治疗最关键,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抗感染治疗与手术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加强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 -01~2011-12住院治疗的 4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4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中有40例发生于 月经黄体期或月经期,31例有痛经病史,均以急腹症发病。妇科检查常不满意,B超检查多能发现附件区包块,阴道后穹窿穿 刺出咖啡样液体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胃镜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经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并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95%,对照组为7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肾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56例创伤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创伤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创伤性;闭合性;肾损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38-02  肾损伤的原因有交通事故、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 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合并一种或两种以上基础疾病,以 呼吸系统疾病为主,35.6%的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 是该病的易患因素;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确诊需结合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用氟康唑或伊曲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