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 这不是油画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乱针绣,源于苏绣,是在清代刺绣名家沈寿的“仿真绣”的谪传基础上新创的一种绣法。它又名“正则绣”,系近代刺绣艺术家杨守玉于20世纪30年代在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授教时所创。这种针法改变了传统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方法,采用长短交叉线条,以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尤宜绣制油画、素描、摄影为稿本的作品,使作品的艺术效果特别具有质感。用这种针法绣出的作品通常由直斜,横斜线错综组合,交叉掺合而成,再经过一次次的分层掺色,疏密,直至光、色、形相似为止。经过杨守玉门人周巽先、任嘒闲、朱凤等苏绣名家的传授、推广,乱针绣已成为苏绣的主要绣种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列宁在拉兹里夫河边》、《齐白石像》、《虎丘》、《冒气的池塘》等。在乱针绣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了虚实乱针绣、双面乱针绣、双面异样绣和双面异色异样异针法绣(双面三异绣)等刺绣技法,把乱针绣技艺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近年来乱针绣异军突起,艺人们运用这一针法创作出了许多佳作。中外首工美术馆收藏的乱针绣名家朱寿珍与朱军成的作品,题材极富新意,不仅将摄影作品,著名画作以刺绣表现,更是将自然的万象揉入刺绣作品。朱寿珍从艺20余年,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他能灵活把握各种不同的题材。绣人物——神韵必备;绣动物——生动灵活,毛发蓬松飘逸;绣油画——远近层次感强,虚实多变;绣国画、书法类——笔墨浓浅适易,线条自然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其作品《北极》神秘而飘渺,展现了天地不可测的一面,色彩与形式的设计,使得画作呈现中静中寓动的观看效果,仿佛随着光线与视觉的远近而依次变化。如果眼睛不贴近绣作,完全看不出来是刺绣,针脚极细,而乱针绣的横竖不齐,乱中有序的针法又很好地表达了光影明暗的效果,极具立体感。而《冰花》则棱角毕现,凌花串串生于十指,用色造型极近自然,乍望而觉寒气烟起,仿佛冬日结于窗上之冰花,让人不禁伸手去触。
  其实早于光绪年间,这种以逼真著称的绣技就已经轰动过世界。当时苏州绣坛的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就融西画肖像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 他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礼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耶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13000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盛况空前。
  不过中国古代的刺绣,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不走销,价格平平。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东南亚等地,才开始有人专门收集。近两年国内的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上,刺绣拍品,价格竞现高攀,吸引了众多买家。古董收藏发烧友陈先生,19年前在福州跳蚤市场花1万多元购得一件丝绸刺绣,这宝贝到2008年至少值30多万元。此前,陈先生在广州一家古董店看到,一幅图案相仿但大小只有其藏品二分之一的刺绣,售价高达18万元。未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必然有更多的要求,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载体,相信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其他文献
从赫尔辛基到海门林纳 天气:阴转晴  芬兰人爱逛博物馆,无论在市中心还是郊区公园,总能找出一些与艺术、休闲有关的新奇博物馆。而最美的时光,莫过于沉醉在宁静的伊塔拉小镇,为芬兰博物馆之日画上句号。  芬兰人喜欢逛博物馆,走在赫尔辛基主干道上,随处可见艺术博物馆、设计博物馆、露天博物馆等,形式各样。但是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最理想、最休闲的博物馆自然是“潮”馆奇亚斯玛博物馆。  稀奇古怪的艺术  奇亚
蛋白质疗法由于其高效、高特异性和低毒副作用等优点,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抗癌类抗体贝伐单抗、利妥昔单抗等,小分子蛋白端粒酶B、细胞色素C、RNA酶A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伴随着人口的聚集、产业结构的改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渐渐突出,城市热岛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西北5省区作为研究区,选择其
西北地区地域广阔,历史遗迹丰富,在中国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北地区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在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西
老人们常说:“十年一个坎”,王金乔深以为然。20来岁上山下乡,30岁回城进入国企,从此捧上了“铁饭碗”,人生缓慢而安定。直到40岁那年的春天,王金乔突然“醒”了,在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压力。那是来自于人生价值观的命题,让她被时间的无情所震撼,深感不安和不甘……  不惑之年,梦想起航  1994年春,京城满目鹅黄嫩绿,蓬勃的生机却让王金乔突然感到有些惶恐。回想过去的日子,她愕然发现又是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漫长周期内工程屏障一旦失效,围岩便首当其冲的成为核素迁移主要屏障。然而近场(处置库周边)小尺度节理裂隙与远场(预选块段边界)中等尺度断裂构造的存
本文以西北地区唐代的农牧业为研究对象,在学界前辈的研究基础之上,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广泛搜集资料,运用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西北地区唐代的人口、土地垦殖、农作物
研究背景:脑损伤后,白质严重受损,出现明显的脱髓鞘现象。白质中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前体(OPCs,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包绕轴突形成,在包绕过程中OPCs分化为少
面对现实的苦难,面对进取与退隐、出世与入世、宇宙与人生的多种矛盾,苏轼在赤壁三咏中,认真探讨自我与社会、人生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永恒与短暂的多重关系,获取了对生命的真理
推开闵且余的家,第一感觉是冷漠。眼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天、地、墙都是一个颜色——那种冰冷的、凛冽的、水泥的深灰色。看不到门,只顶上挂着一盏路灯。仔细看,墙上有门把手,却有些犹豫,打开它会不会就进入异次元空间?  “南间是短租房,只要有人住,便有门开门合、人来人往,你可以想象这里是一个微广场。”闵且余说完,推开最近的一扇门,阳光照射进来,冷漠的空间立刻热情起来。  场主:闵且余,27岁的职业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