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卫生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利福平口服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利福平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病灶的改善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利福平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利福平口服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利福平;肺结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30-01
  肺结核是常见肺部感染性临床疾病,其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机体健康[1]。因此加大对肺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文章至此将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卫生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利福平在临床上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卫生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18~68岁不等,平均年龄(40.5±2.5)岁。将此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观察组中:40例患者年龄18~66岁不等,平均(39.5±3.5)岁;男26例,女14例;在对照组中:40例患者年龄20~68岁不等,平均(41.5±1.5)岁;男24例,女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将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其中强化期的治疗周期为2个月,巩固期的治疗周期为7个月。对照组患者在强化期内每日3次服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400mg,每晚睡前口服利福平 600 mg,口服吡嗪酰胺 500 mg,1 次/d,盐酸乙胺丁醇 750 mg,一天一次,患者在巩固期内,只需要服用相同剂量的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以及利福平;观察组患者在强化期内的用药基本与对照组相同,但是需要将利福平的剂量换为600mg,并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在巩固期内基本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是需要将利福平行静脉滴注[2]。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的肺结核症状消失,体内的白细胞水平降低至正常的标准,患者痰菌的检查结果转为阴性;有效:患者的肺结核症状有所好转,体内的白细胞水平得到显著下降,患者痰菌的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肺结核症状无明显好转,体内的白细胞水平没有变化[3]。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数据包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率(%)表示,两组结果比较采用x2和t值检验,以P<0.05差异为存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
  2.2 两组患者的病灶改善情况报告
  观察组40例患者经过强化期和巩固期的治疗后,有22例患者病灶明显吸收,有17例患者病灶有效吸收,有1例患者病灶未发生改变,无患者出现病灶恶化情况。对照组40例患者经过强化期和巩固期的治疗后,有14例例患者病灶明显吸收,有16例患者病灶有效吸收,有7例患者病灶未发生改变,有3患者出现病灶恶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灶改善情况报告(n)
  3讨论
  利福平的学名为甲呱利福霉素,是复合大环类广谱抗生素的一种,其在临床上是首选的抗结核药物[4]。利福平在进入人体血液之后,可以在30分钟之内达到药物浓度的峰值,其能够通过抑制敏感菌体RNA聚合酶的活性,使得细菌的核糖核酸合成受阻,并以此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5]。由此可见,在同等剂量的情况下口服利福平的临床治疗效果必然要低于静脉滴注利福平的治疗效果。同时由于利福平在经过人体消化器官吸收之后,其药物的吸收浓度必然要减少,从而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利福平对人体消化道还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服用的过程中可能降低患者对于药物的耐受性,使得药效降低。
  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治疗结核病基本都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居多,所以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对药物治疗手段的探讨和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文章通过本次试验,已经充分表明在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中,静脉滴注利福平较口服利福平来说具有更高的有效率,且對病灶具有更为优良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翟广,李波,李玉芹,刘亚男,寇长贵,姚燕,赵书欣.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0(12):239-240.
  [2]黄正明,胡克章.肺结核的药物治疗现状与抗结核药的合理应用.医学导报,2008,27(3):250-253.
  [3]刘景阳,曲长春,刘国利,等.利福平注射液治疗156例肺结核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0,13(4):506-507.
  [4]朱春梅.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19.
  [5]赵红丽,闰峰,李向华,等.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胶囊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10(6):456-45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以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方法:整理收集我院100例不同的疾病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通过分析人为因素、生理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分析整合之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降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误差。结论:全面的考虑到影响血常规的因素,规范操作流程、高度责任心、提高标本质量、健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误差,提高检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舍曲林联合柴胡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一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选用柴胡汤联合舍曲林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仅选用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舒适度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舒适度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末梢取血和静脉取血检验结果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取血能够克服末梢取血弊端,减少其他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而在临床中应以静脉取血为血常规检验的主要采血方法。  【关键词】采血方法;血常规;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54例急性肺炎病患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病患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病患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3.375g/天,1次/日。治疗组使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进行治疗,1次/日,治疗10d后,观察治疗效果,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间治疗的6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查患者病历资料,患者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则通过综合治疗方法完成治疗,包括止咳、平喘、防止感染、平衡酸碱度与电解质。患者病区处于缓解期则通过支气管扩张剂完成治疗。结果:6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共有23例患者痊愈(37.1%),疗效显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拔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共计20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护理人员应用病毒唑对两组患儿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加用热毒宁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选取6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期检验阳性率的分布情况。方法:整理收集2010年8月-2011年8月和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20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采用"VITEK2"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检验,分析不同时期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结果:2010年8月-2011年8月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25%,尿液标本阳性率为21.7%以及其他标本阳性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而后对比两组病患的产后出血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在用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比例和子宫切除比例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