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风斗羊城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届“中国功夫VS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于2006年7月22日晚8时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举行,中国散打队以4比1大胜泰国队。本次比赛是在“中泰对抗”停赛两年后的又一次对垒,发生在幕后台前的诸多事件耐人寻味。
  幕后台前
  
  一、“对抗”停赛两年内幕
  
  前四届“中泰对抗”,与中方合作组织者是泰国泰拳协会。第四届曼谷对抗中,泰拳协会主席里哇坚持选派名不见经传的75公斤级选手西提戳出战宝力高,但西提戳被宝力高KO(技术性击倒),因此出现了泰国观众朝里哇身上吐口水、扔矿泉水瓶事件。此次事件动摇了里哇在泰拳界的地位,导致中泰对抗停赛两年。
  本次“中泰对抗”,泰方合作组织是世界泰拳理事会,领队是世界泰拳理事会副主席斯蒂芬。为了促成本次对抗,斯蒂芬先后两次来广州与中方商讨规则和筹办事宜。
  
  二、泰方扬言能踢断腿
  
  在赛前采访中,泰方教练认为,只要不出意外,将会在56公斤、60公斤和65公斤三个级别的较量中KO中方选手。特拉蓬在泰国是一名家喻户晓的选手,其腿法攻击力很强。在国内比赛中,与特拉篷交锋过的对手,几乎都有腿骨被踢致骨折的经历。泰方教练说,“这绝对不是吹牛,不信你可以去泰国问问那些与特拉篷打过的拳手,他们最有发言权。对于这次与中方的比赛,我非常想友善地提醒一下中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一定要留心特拉篷的腿攻。一旦被踢成骨折,是大家都不想见到的事情。”
  
  三、双方争议规则问题
  
  史蒂芬曾与中国武管中心副主任陈国荣就规则问题进行激烈交涉。斯蒂芬要求双方选手的允许抱缠时间增至6秒(散打比赛规则规定为2秒),但陈国荣不肯让步,最后双方定为3秒。在中方的坚持下,两局之间的休息时间从原来的90秒增至120秒,这对中方队员很有利。史蒂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表示,既然来到中国比赛,就要适应中国的规则。
  比赛结束后,规则问题仍然是本次比赛的争论焦点。中国香港泰拳理事会会长李育添认为,双方对比赛结果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泰拳比赛与散打比赛的计分方式不同。在中泰争霸赛中,搂抱的双方很快就被裁判员分开,泰方选手不能以肘膝进行第二次攻击,加上肘膝不得分,这对泰方选手不太公平。如果规则规定选手用膝肘攻击可以得分,中方选手就不一定能取胜。中方选手的摔法很漂亮,但很多国际搏击比赛不允许使用摔法,因为选手使用摔法会使比赛中断,选手很难实现连续攻击,比赛的观赏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中国澳门泰拳总会会长郑德伟也认为比赛规则对中方有利。他认为散打比赛比较闷,可能因为中国观众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如果中国观众看过真正的泰拳比赛,可能就会改变看法,因为在泰拳比赛中,双方不能游斗,泰拳手都逼着对方打,是硬碰硬的打法,而边打边走则是散打的特点。
  
  四、中方选派新秀内幕
  
  本次比赛,泰方选手伶达干实力不凡,25岁的伶达干与中国散打的较量不多,但是在2002年12月的澳门中泰武术争霸赛上,伶达干仅用不到两局便将苑玉宝击倒,让人惊讶不已。因此,选派合适的人选与伶达干对垒令武管中心和教练组煞费苦心。经过调研,武管中心决定将姜春鹏和郭允超召入队中。根据两人的竞技状态,最终决定由新秀姜春鹏与伶达干对垒。
  
  五、临场变阵以毒攻毒
  
  前四届“中泰对抗”,中国队主教练分别是李建平和管建民。本次“中泰对抗”,牛飞首次出任中国队主教练,就把56公斤级张亭宾和60公斤级李海明对调,由李海明对抗泰国选手猜朗格。事实证明,李海明首先出场的战术是成功的,五局比赛5∶0的比分大大鼓舞了中国队的士气,为全场胜利开了好头。
  
  六、泰方扬言“报仇”中方伤兵满营
  
  尽管泰方以悬殊比分落败,但赛后,泰方教练挑衅般地说,“我们已经和中国武协表态,明年要把中泰争霸放在泰国举行。泰拳手习惯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呐喊,我们要在自己的地盘打败中国功夫。”
  中泰争霸赛前,此教练便豪言要KO中国选手,中方对此嗤之以鼻。不过,当晚除徐延飞被泰方选手击中面部导致休克外,中国选手张亭宾、赵光勇和姜春鹏尽数负伤。被伶达干多次肘击脸部打出两个鸡蛋大的肿包的姜春鹏在比赛结束后被送往医院实施手术。
  
  赛况综述
  
  中方选手虽然拿下了比赛,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严重缺乏国际大赛经验。泰国选手则非常老道,防守意识明显强于中国选手。下面,笔者总结评论一下全部5场比赛。
  
  一、56公斤级:李海明5∶0大胜猜朗格
  这是第一场比赛,由广东队李海明对阵泰国选手猜朗格。李海明技术全面,拳法、腿法、膝法平均,有重击的意识。猜朗格身材虽矮,但黝黑的肌肤、彪悍的眼神无不说明他的实力。比赛中,李海明展现了拳腿实力,一直以高频率的组合打击对手,尤其是开场的几个侧踹令人拍案叫好,摔法运用不多但有效。
  这是第一场比赛,由广东队李海明对阵泰国选手很自信,抗击打能力很强,李海明的拳腿对他基本没有威胁。但是猜朗格打法单调,节奏较慢,比赛后期体力下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李海明在比赛中顺利取胜,为中方拿下1分。
  
  二、60公斤级:张亭宾3∶2险胜拉克金
  这是一场很有戏剧性的比赛,中国选手张亭宾像个高挑的书生,而泰方选手长得又矮。张亭宾战术意图明显,就是摔,双方拳腿尚未交火,张亭宾就三个无影摔做见面礼,第三个抱腿摔还让泰方头先落地。但泰方拳手并没有想像的那样不堪一击,虽然头先落地但,马上站了起来,摇了一下头,又开始了与张亭宾对攻。泰国选手的拳法极其锋利,直摆勾打得标准漂亮,几次近身的缠斗都打出极其漂亮的上勾拳。看来是长期接受拳击训练。不可否认,张亭宾技术比较全面,而且有明显的身高优势,但他急于表现,头两局凶猛的进攻并没有伤害到泰方拳手,反而消耗了过多体能,到了最后两局,基本都是让慢热的泰拳手压着打。泰方拳手凭借重拳开路,而张亭宾只能用抱摔在对方密集的拳法缝隙里寻找喘息之机,但多数时候,泰国选手的拳头还是不断落在张亭宾身上。第四局,泰国选手不断逼近,发挥重拳优势,突然一个上勾拳组合,张亭宾头部连续中拳,身体开始倾斜。泰方拳手抓紧机会,一个后手重拳打在了张亭宾的腹股沟上。顽强的张亭宾在强制读秒后,又艰难地站了起来继续战斗。
  比赛中,最令人深刻的是“连环击裆事件”。泰国选手在近身缠斗中,多次以刺膝攻击张亭宾大腿内外侧,其中几下击中张亭宾裆部,但泰方裁判似乎习以为常,分开双方后马上示意比赛继续。这种情形起码出现三次,令张亭宾很无奈。此后,泰方选手一近身,张亭宾就不得不用一只手捂着裆部,场面甚是滑稽(大家可以反复看录像,张亭宾保护下身的意图非常明显)。最后一局,泰国选手拼命贴身缠斗,欲挽回败局,可惜体力下降,张亭宾的躲闪令其无可奈何,加之张亭宾不时使用快摔抢分,使技术单调的泰拳手无可奈何。张亭宾以3∶2险胜拉克金。
  
  三、65公斤级:赵光勇3∶2险胜特拉蓬
  特拉蓬的扫腿是当晚所有拳手当中最强劲的,其扫腿起动速度很快,力量也很大,赵光勇只能依靠着双手拳套及护肘套的保护抵挡着,但强大的力量还是把他身上的汗水震得向身体四周飞溅出去。看到这种情景,真不敢想像如果是空手格挡,赵光勇能挡住几脚。赵光勇明知对方只有一种左扫腿,还跟对方拼拳脚技术,难怪他在头两三局里被踢得那么狼狈。
  本场比赛相当精彩,双方在前四局各胜两局,场面十分惨烈。特别是第4局,赵光勇被对手以膝顶中裆部,被强制读秒,此后他又中了对手的肘击和膝击,完全处于下风。此局可以说是赵光勇惨败。好在赵光勇在最后一局中凭借打点意识抢点得分,才以3比2险胜对手。
  
  四、70公斤级:徐延飞被将酋KO
  徐延飞对泰拳手将酋的一战颇有戏剧性。徐延飞在第一局占尽优势,在近身搏斗中基本上将对手控制住。就在观众以为徐延飞必胜时,戏剧性的变化开始了。第二局一开始,徐延飞体力开始下降,泰拳手不断贴身运用膝法重击徐延飞。徐延飞好像很不习惯这种纠缠,在接近绳角处终于失去了平衡,可是还是被泰拳手死死缠住,在身体倒下的过程中不断地遭到膝击,终于倒在了擂台绳角的桩柱上。泰方选手利用这一时机,在裁判员叫停的瞬间,以飞顶膝击中徐延飞的左下颏。徐延飞出现短暂性休克,被迫退出比赛,泰方选手以技术性击倒取胜。
  
  五、75公斤级:中方姜春鹏3∶2胜伶达干
  来自广东队的姜春鹏对伶达干之战是最具悬念的。因为对手的肘法十分厉害,当年苑玉宝就败在伶达干的肘下。这是惟一一场中方选手不被对方逼着满场跑的比赛,姜春鹏的泰式打法和威力确有一定效果,节奏控制也很好,而且重腿踢得伶达干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是当仿泰拳打法遇到真正的泰拳肘法时,姜春鹏缺乏对策。第二、第三局,伶达干没有别的动作,就是上前用左肘攻击,打得姜春鹏没了章法,姜春鹏额头上被打出一个大肿块。好在教练及时为姜春鹏调整战术。最后两局,姜春鹏控制距离,采用散打的防守反击,低鞭腿集中攻击伶达干右腿内侧,并加强了贴身摔的意识。伶达干的肘没有那么自如了,失去了惟一的利器,伶达干无奈地迎接最后的锣声。
其他文献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拳论曰:“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其可以调解上下肢的灵活性,是行气主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又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    一、胯与其它关节    研究胯关节不能孤立的分析,应当弄明白它与腰、腿、裆、臀、膝之间的关系。所谓胯骨,也称髋骨,它的上端
期刊
一、技击入手法    (一)地盆  南派曰地盆,又曰地盘,北派曰马步,河南派及蜀黔楚等处曰站桩,名异而实同也。  地盆之法,为初入门时所必需,藉此练气下行,不独增长足力,且可免血气上浮,致身体上重下轻,稍一动作,即觉喘呼足颤,有不打自跌之患,故地盆宜于初时痛下站立之功。  地盆有三,随学者取便习之:  1.八字地盆:足如八字形,两腿蹬下,与骑马无异。  2.一字地盆:此式如“一”字形,只须如八字式
期刊
弟子小薛拿来《精武》2006年第7期所载李瑞林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二)》一文让我看,文中讲李老能的八大弟子,涉及到刘晓兰、刘维山、郭云深、刘轮山、杨扶山、刘奇兰等几位形意门中的名家,其师承关系和学拳过程先后次序多有舛误。我想把我掌握的有关情况粗略地谈一下,与李瑞林先生商榷,也算是给形意拳史以及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充实一点内容,如果有什么错处,请先生批评指正。  《形意拳名家谱》中提到的刘晓兰和
期刊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明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中华苗刀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技击性强,具有很高的科
期刊
步法为习练拳术功夫的机要,亦是胜战之道的关键。武当洪拳金锁连环步法是通过进步连环锁扣对方前脚或后脚,施以相合的劲,拧、别对方,令其倒地的动作。练习时先以基础的锁扣步为主,来回一条线单操。扣脚时以前肩及膝关节向下扣压,形成螺旋的拧合劲,做到身法与步法协调一致。待步法熟练后,再施以特殊的手法综合练习,形成精、神、气力、功;手、眼、身法、步,八法合一。应用时随实战之变化可连环锁扣对方,令对方顾上不顾下,
期刊
演示:谢守忠 摄影:张永学 谢征东 谢征革 谢 军    (接上期)    第二十八式 右蹬脚  第一动 两掌上掤高举  右拳循左肘外侧向左前上方舒伸,身随臂起至极度时提右膝,右脚尖悬垂,两腕交叉,两拳上举过头顶时变掌,右掌在外,左掌在内,两掌心均朝外。目从两腕交叉之下方中间处平远视,意在左掌(图128)。  [技击用法]对方用右脚踩踏我有腿时,我将两拳高举过头,右腿自然轻灵提起,呈待发之势。  
期刊
编者按:这是一个太极拳人自己的组织,为了“注重健康,鼓励长寿,体现亲情”,提出了搞“谁到80岁,大家一起给她庆祝生日”的活动。这次宴会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拳友同唱生日歌 张 才  2006年8月21日下午4时,在哈尔滨的一个酒店里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参加的没有达官显贵,只有50余名习练太极拳的拳友;当日的寿星也不是什么奇人异士,而是一位普普通通、常年坚持习练太极拳、八十高龄的老人
期刊
单一的体位不是瑜伽,而只是入门的前奏。一些教练们是“按瑜伽的动作来做体操”,被印度瑜伽人士戏称为名副其实的“瑜伽体操”!  瑜伽是什么?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转变的方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  如瑜伽体位法不仅仅是一种伸展运动。而伸展运动只是身体的运动。修习瑜伽体位法的要领是,在做伸展运动的同时,以心意察知,完全专注于心意和身体,好让我们感受身体想告诉我们什么,让经常被分离的身体和心意连接起来。心灵
期刊
直破打剃大剪    法:习者与引者对角立,二人所持之棍,大小长短轻重如一,引者专攻不守,习者专守不攻,故此中无一进杀之棍,因习久手眼敏活,于实地临敌时,有隙自能急进,对演时,出手尚无分寸,若进杀必至伤人,将无人愿居引者之任矣。须记清,对演时,习者只有半步进退,引者则或左或右,按此中有所列棍目之路,棍棍引之,例如直破、打、剃、大剪四棍,二人对角相距伸手一棍远近,习者平步起,张胸对引者,左手握兜置右乳
期刊
(接上期)      第二十六式左右分脚    第五动 右探马  两掌虚合,左膝松力松腰,屈膝下蹲,右脚跟着地成隅步坐式;同时,两腕松力,右掌以大指引导向下反采,至手背接近右膝上方为止,掌心朝上指尖朝左。左掌以食指引导,向右前方虚按到右掌上为止,掌心朝下,指尖朝右。两掌上下相对,两掌移动的同时,逐渐弓右膝成隅步弓式。先目视右食指尖,左掌与右掌虚合时,再视左掌食指尖,意念右脚心(图120)。  【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