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簪花”在清代翰林院中的认同与书写--以馆课赋《金带围赋》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p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相簪花”是与金带围相关的著名典故,韩琦、陈升之、王安石、王珪四人都先后位至宰相,作为芍药著名品种的金带围因此成为吉祥富贵的征兆。清代馆课赋以“金带围”为题前后持续百余年的时间。由于“四相簪花”的富贵气象与神奇巧合,这批馆课赋往往以金带围为吉祥富贵的征兆,翰林文士以此寄寓了对自身显宦荣通的憧憬和国家富贵太平的愿望。清代馆课赋常有同题不同时的现象,但《金带围赋》时间持续之久为它题之赋所不及。百余年间馆课赋反复以“金带围”为题,既与金带围自身的物象特征及由“四相簪花”赋予的意象意义分不开,也与馆课赋的颂扬本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地改革税收制度,以顺应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税收选择理论以其独特视角对考察税制改革问题具有可借鉴之处,受到我国税收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
在1 698μWcm-2s-1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下,虾夷扇贝雌核单倍体的最佳诱导时间为60s.从早期胚胎存活率可以观察到Hertwig效应的存在.随着照射时间增加,受精率明显下降,而受精卵在
民事虚假诉讼是指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虚构事实、利用诉讼程序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防治虚假诉讼的起点和关键是虚假诉讼的识别,而识别机制的核心是法官的自由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