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各种考试中,学生最怕的就是作文和阅读,不少学生面对试卷,看不懂文本,更看不懂问题,问题就出在平时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性不强,阅读训练不够,学生阅读面窄、阅读低效等方面。
  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通篇明晓”。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读书时圈点批注的习惯,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等。
  二、培养学生阅读中的问题意识。在阅读课上,很多学生不能提出问题,主要存在两种心理:一是自卑心理,二是惰性心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求知氛围,帮助学生消除这两种不良的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习一篇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三、对阅读要有布置有落实。我们课上要求学生阅读,课下又布置学生阅读,但对于阅读效果如何,我们又检查了多少呢?阅读教学不能只读不查,若跟不上检查,结果就可能是“有播种无收获,播种多收获少,个别根本不播种”,只有常抓不懈,学生的阅读本领才能大有提高。
  四、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字词教学。进入初中段,教师对生字新词的教学出现了弱化现象,有些教师认为,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字词学习可以放在课外让学生进行自学,从而曲解了字词教学的“放”。于是让学生在课外预习中自学字词,课内也跟不上检查,一开课便直奔主题,直接进行讲读,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有些字词学生会读不会写,作文中错别字太多。语言的基础是字词,初中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字词储备,但他们还处于打基础的时候,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加强字词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从若干教学专家、学者曾提出的“淡化篇章、强化词句”的观点中,也不难看出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五、注重文言文的阅读指导。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的筛选,能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精品,它们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华。这些作品布局严谨,行文简洁,多读这样的文言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提高现代文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但目前我们指导课外阅读,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现代文上,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对文言文的阅读只放在了课堂上,现代的和传统的不能齐头并进,出现了文化传承上的偏颇。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还要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其他文献
【教学分析】  《紫藤萝瀑布》一文以生动细腻的笔触,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从色、形、态多方面描写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人感受到它的繁茂与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乐观、奋发、进取的,对学生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而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又要求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
期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百年来,学子们“寒窗苦读”,其中不乏学有所成者,但真正能有多少人能读得心情愉快、乐趣无穷?传统教学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单调,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乐趣,效果很不理想。因此,现代教学理念呼唤快乐教学法,教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快乐。笔者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运用快乐教学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希望与各位教育界同仁切磋共同提高语文教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纲要和课程尺度总结了几十年来语文教育更始的经验教训,明晰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基特征,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经过语文课程的进修,受到思维教育,激情陶冶,并进而懂得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为他们的终身成长打下精彩的基础。在执教《爱莲说》这一课时,我始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注重优异古诗文的朗读练习,培育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期刊
茨威格一九二八年拜谒了列夫·托尔斯泰墓,写了情文并茂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给读者以至深的审美享受。是什么妙笔让文章生发如此美感呢?  一、以小见大,构思新巧。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语),他一生的创作达九十三卷之多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列宁)。给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写纪念文章,极易写成作家评传,会让一般读者感觉繁冗乏味。茨威格打破了这种纪念文章的常式,独辟
期刊
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12年4月12日至4月15日在长沙长铁一中(高中会场)和长郡芙蓉中学(初中会场)举行。本次活动内容有上课展评、说课展评。其中上课教师45名(高中22名,初中23名),说课教师18名(高初中各9名)。这些教师来自全国各地。  我参加了初中会场的基本功展评和教学研讨会。观摩后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苦练基本功,要勤思教学法。  一、苦练基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师既要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鼓励学生运用语文去学习和思考,这些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多媒体教学集文字、视频、音频、动画为一体,通过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要求。
期刊
实话实说,最初当班主任我是为了晋职称加分,没有什么特别愿意之说,可渐渐的在和这帮积极上进的孩子的相处中,他们的那份执着感染了我,时间久了就有了感情。我所做的就是用作为一位母亲的心,来做好我的工作。所以,今天我不是谈什么经验,只是愿意把工作中的点滴做法来和大家分享。  一、用智慧去管理班级  1.树立班级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班风。  (1)优中选优,挑班委。  无数经验告诉
期刊
读着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为之震撼,不禁赞叹而又赞叹。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演奏使我沉浸在一种生命的强盛中。捶,捶,捶,一声声“隆隆”响彻云霄。喧闹声后,文末一声“渺远的鸡啼”更使人彷徨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使片刻间那雄浑的鼓声久久地萦绕在耳畔——这也许就是“余音绕梁”了?  文章通过描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气势恢宏,语调明朗。节奏明快的
期刊
“教育崛起,教师为本”。传承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发展的必须,是教育振兴的根源,是祖国发展的根本。不同的时代对师德师风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人类的文化素养对师德师风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经济大发展的年代,教师应加强学习、高度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以发展的目光教育学生,是加强新时期师德师风修养的重要因素。相反,教师素质低下,对工作不
期刊
每次考试,有不少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古诗歌的鉴赏分析题有畏难情绪,感觉不知何意,更不知从何处下手去分析诗歌寓意。每次开成绩分析会时,也有部分老师针对此类现象痛惜地说:“古诗歌鉴赏丢分现象严重,甚至尖子也不例外。”的确,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师生确实遭遇了不少诗词鉴赏过程中老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鉴的难题和尴尬。然而,古诗鉴赏这一题型在中考或高考时是不缺席的,面对此种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