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肺病化痰之法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land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痰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起非常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肺脏的生理病理及肺系病的辨治规律,认为除了辩证应用清热化痰药、温化寒痰药等来化痰外,还可采用调气化痰、活血化痰、温阳化痰、滋阴化痰、调理脏腑化痰等方法。
  关键词:肺病;化痰;治法
  痰是体内津液非正常停聚而成的致病物质,是肺系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肺系病的临床症状多伴有咳嗽、咳痰等,可以说痰几乎贯穿于肺系病的始终,《素问·评热病论》中记载有“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面振寒……,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明·李中梓《 证治汇补·痰证》提出“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在临床治疗肺系病中化痰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化痰方法多样,效果良莠不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辨证应用化痰药
  根据《黄帝内经》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客者除之”等治则,结合临床症状辩证应用清热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止咳平喘药等。如有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质稀、苔腻等症可用半夏、天南星、旋复花等;出现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苔黄厚等症可用浙贝母、瓜蒌、桔梗、竹茹等。
  2、调气化痰
  2.1理气化痰
  肺主气,《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之病必然出现气的异常,而痰与气存在重要的内在联系:津液的输布失常,痰浊内聚,使气机运行失畅,气的功能异常又可引起津液的代谢障碍,使正常流动的津液停聚成痰。《丹溪心法·痰》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由痰与气的关系可知,津液因代谢障碍聚而成痰,痰若久蕴可进而阻碍气机的升降运行,调畅气机,行气祛痰可使津液得以流通,如肺失宣降,痰浊内阻,可用宣通降逆之法,使气机顺畅,津液得以在体内正常运输,正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所以在组方用药时,应配伍辛温行气之品,使气顺痰消。
  2.2补气化痰
  肺气虚证为肺系病的常见证候,是中医肺系证候研究的主要基础证型,是以肺的功能減退为主的全身性病变。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嗽气短,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言,声低,怕冷,自汗,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或弱等[1]。《灵枢本神》中记载:“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肺为华盖,主行水,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汪昂《医方集解》称“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则水液输布异常,水饮蕴积肺中,聚而为痰。因而必须采用补气化痰的方法,恢复肺脏正常生理功能,以助津液输布,使痰得以化。
  3.活血化痰
  肺朝百脉,主治节。《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说明肺主气,亦可行血脉。另外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与水谷之精相结合生成的宗气,可贯心脉以行血气。所以肺与血脉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肺系病的发生发展中也经常有瘀血证候的出现。如肺胀、肺痿、肺痹等病。而血瘀亦可生痰,《伤寒杂病论》就提出“血不利为水”的水血同病观点;《诸病源候论》则倡导“因瘀致痰”观点;朱丹溪亦提出“痰夹瘀血,遂成巢囊”的理论。因此治痰要活血,血行则痰化,因为气血流畅则津液并行,无痰以生。正如朱丹溪所说“善治痰者,必先治气,同时也要治血。”
  4.温阳化痰
  肺系病在发生发展中可出现阳虚之证,可由肺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多表现为咳喘无力,少气懒言,动则气喘,咳嗽痰白或质稀如泡沫状,声音低怯,自汗,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弱等[2]。《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如面色惨白,二便清利,气怯神离,肺之真阳虚也。”痰为阴邪,有形而易伤阳气,遇寒则凝,得阳始运始散。张仲景则提出“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张锡纯认为,“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饮也” “遂为制其汤,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因此在治疗肺系病化痰时,若有阳虚之候可用温阳化痰之法,使阳气宣通,则痰无以生。
  5.滋阴化痰
  肺阴虚多由温病后期或慢性肺疾病长期发展导致,以干咳、痰少而粘、潮热、盗汗等症为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痰饮门》 指出“痰乃津液所化”。可见津液输布异常可致痰,相反,若存在痰饮也暗示了津液的耗损,长期可导致肺阴虚。阴虚有痰堪称难治,当权衡痰与阴虚孰轻孰重,寓补于消或寓消于补。可仿王孟英之法,药用沙参、天花粉、芦根、以及甘蔗、梨、藕、荸芥等诸汁,此多为甘淡之品以清痰热生津液[3]。陈士铎常以六味汤化裁以滋阴祛痰。方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大剂煎饮,则痰气自清,不化痰而化精[4]。由于理气和燥湿化痰药多性偏温燥,故运用时切勿伤阴,注意养阴、化痰、生津三法合用。
  6.调理脏腑化痰
  肺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容易传变,导致其他脏腑的病变。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变过程中,初起病位在肺,逐步转变为肺脾肾、肺脾心同病,后期肺脾心肝肾五脏俱损,且中焦脾土是其传变的关键[5]。因此在治肺痰时不应局限于肺,从脏腑的功能特点看,痰的产生主要与脾、肺、肾、肝、心、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在治肺的同时要兼顾其他脏腑,以整体论治。张景岳主张“见痰休治痰,而治生痰之源”、“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以五脏为核心,针对病证的寒热虚实而辨证立法、组方用药。因此治疗肺痰时不可简单地祛痰,而应重视调整脏腑的功能,使脏腑和,则痰涎不生。根据各脏腑的偏衰,配合宣肺、健脾、补肾、疏肝、清心、畅通三焦等治法。
  在肺系病应用化痰法时,需根据肺脏的病理生理及不同肺病的轻重缓急、病变规律和脏腑盛衰选用合适化痰方法,标本兼顾,使痰得以化而无以再生,以助疾病的痊愈和正气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彭波,李泽庚,孙志广. 肺气虚证的认识及内涵[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36-38.
  [2] 王剑锋,李洁冰.肺阳虚探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40)11-13
  [3] 张炳立.论痰对温病发展传变的影响及其治疗[J].天津中医药.2004,21(2):139-140
  [4] 孙佳,潘桂娟.对陈士铎痰证诊疗思想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75-377
  [5] 唐仕欢,吕冬梅,王永炎等.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五脏关系及其病变规律的研究[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2(3):38-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泡沫敷料联合赛肤润在预防无创呼吸机使用导致患者鼻面部压疮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1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61例。对照组患者带机前采用常规的皮肤护理,实验组患者带机前在鼻面部周围贴泡沫敷料联合赛肤润,观察两组患者鼻面部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6.67%;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3.28%。结论:泡沫敷料联合赛肤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鼻面部压疮的发生
期刊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目前已成为治疗膝关节严重疾患、解除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TKA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良好的镇痛有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重建关节功能,达到预期手术效果。本文将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治疗与连续静脉镇痛治疗用于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择期ASAⅠ~Ⅲ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9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只采取传统取石术处理和护理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腔内碎石取石术治疗。分析对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尿失禁是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病率为42.2%,临床上尿失禁患者常采用留置导尿来测量尿量,然而尿袋上刻度所示尿量与实际尿量存在不相符合的现象,同时留置导尿后,不同程度的存在尿路粘膜损伤和尿路感染的情况,自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对52例尿失禁患者采用纸尿裤称重法测量尿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脑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资料和病历,比较不同时期患者治疗和诊断的不同变化。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可以发现,诊断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日益规范化。对患者的诊断更为准确。结论: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明显具有进步性。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性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纤维鼻咽喉镜在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总结临床配合经验、技巧,提高异物取出效率。方法:经过对153例咽喉部异物患者在电子纤维喉镜下行异物取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153例患者中除1例因为环后区食管入口处,异物因较大,钳夹易滑脱未能取出转手术室在全麻下手术外,其余152例均在电子纤维喉镜下成功取出,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不适,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结论:电子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对产妇和新生儿体内NK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自然分娩组、择期剖宫产组以及临产后剖宫产组,每组30例患者,取分娩时新生儿脐血和产妇外周血检测NK细胞的百分数。结果:三组产妇NK细胞百分比数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组新生儿血肿NK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与自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减少手术室巡回护士寻找物品次数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急诊手术巡回护士寻找物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活动后急诊手术巡回护士寻找物品的次数由28.12次/天降低到8.11次/天。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减少急诊手术巡回护士寻找物品次数中,可取得显著地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手术;巡回护士;寻找物品  品管圈是由同一个
期刊
摘要:目前荔波县乡村医生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待遇偏低、学历低,工作能力不强、偏重医疗工作等问题;提出了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明确乡村医生身份,改善乡村医生待遇、改进农村医疗设备现状、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强监督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乡村医生;问题;对策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队伍的重要力量。乡村医生用简单、实用、廉价的医疗服务为广大群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一期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5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行ERCP联合LC一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手术平均时间为96.7 min。2 例发生轻型胰腺炎;1例发生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内镜下取石。LC无中转病例,术后未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