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8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三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对于当前相关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33-02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家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投入较少,国内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跟踪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的阶段。要了解、跟踪和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就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科技英文水平。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说,专业英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目前,很多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很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虽然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但一方面,研究生的外语基础较差,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大,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和提高。考虑到以上问题,有些院校的培养方案取消了专门的专业英语课程,改为专业英语文献精读,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完成。然而,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有限,对学生无法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导师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过于重视实验研究,而有意无意忽视文献阅读。由此可见,改革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该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
  目前,许多高校分别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用于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这两门课程各有侧重,《专业英语》侧重于教授基本的专业术语和英语表达方式,文献精读用于培养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另外,大多数院校均设置有《环境科学进展》等专业提高课程,用于让研究生对于学科当前的最新动态有所把握。在笔者看来,这三门课程应该并存,形成互补。建议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36学时,2学分),待学生掌握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英语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后,于第二学期开设《环境科学(工程)》进展双语课程(36学时,2学分),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于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有所了解,强化其专业知识。第三学期则开设《文献精读》课程(2学分),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贯穿整个学期,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时安排
  (一)《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建议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以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Davis
其他文献
通过对利用"茶园贷"发展生态茶产业的调研,努力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利用"茶园贷"发展生态茶产业的对策,从而使所有利用"茶园贷"发展生态茶产业的项目实施得到有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