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莫里森的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浓郁的黑人文化底蕴,再现了黑人女性遭受种族、文化、父权等的压迫和歧视,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现状,探讨了奴隶制、文化及父权社会对黑人女性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 莫里森 黑人女性 奴隶制
  美国黑人女性遭受种族、文化、父权等的压迫和歧视,承载着来自历史、奴隶制及文化的压迫,并且这些遭受通过家族成员或族群文化的代代传递和继承,破坏了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造成了她们身份困惑和失语的状态。若要从家庭、文化、历史给她们造成的心理创伤中复原,她们则必须摆脱过去,走出创伤。联系种族问题就会联系到莫里森小说中的精神创伤和种族迫害,并且认为这样的情绪导致缄默无语的效果。莫里森共出版了十部小说,这些小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现状,体现了男权社会、奴隶社会和种族歧视对黑人女性造成的身心的伤害,这些伤害并没有随着奴隶制的废除而消除,在她们心理和精神上留下烙印,同时在成长环境中侵蚀着一代又一代的黑人女性命运。在这种情形下莫里森在作品中再现了黑人女性忘记创伤历史,寻求了解脱、宣泄的途径。莫里森的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浓郁的黑人文化底蕴,在思想上和美学上都达到美国黑人文学的巅峰,因此“莫里森已经不容置疑的成为她自己时代或任何其他时代一位杰出的美国小说家”(Margaret 1987:50)。
  运用诗画语言表达人物情感,分析文本中黑人音乐、意识流、现代主义的写作模式和色彩的运用与创伤主题表达的关系,更多地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可谓是在莫里森研究上独辟蹊径:探讨奴隶制、文化及父权社会对黑人女性造成的伤害,分析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奴隶制导致的母女关系创伤。母爱是人类生活中最崇高最无私的情感,但是一切财产归奴隶主所有的奴隶制下,连最基本的母爱都变得畸形,在母女关系中形成一道鸿沟,导致女儿无法理解无奈的、扭曲的母爱,形成对母亲固执的恨。塞丝为了保护女儿不再沦为奴隶不惜亲手杀害她,但这一事件在母亲和女儿的心理都造成沉痛的创伤。宠儿化做鬼魂不断纠缠塞丝,使塞丝精神崩溃达到报复的目的,在莫里森后期的作品《恩惠》中也体现同样的主题,弗洛伦斯痛恨母亲抛弃的行为,无法释怀,饱受噩梦之苦。创伤治疗学家认为讲述过去是治疗创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塞丝通过向保罗、丹芙讲述,最后在黑人社区的帮助下正视创伤经历,讲述过去使创伤复原,而弗洛伦斯也通过在墙上刻出自己故事的方式讲述,实现心灵上的解脱。
  对于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来说,奴隶制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可复原的创伤,这种创伤在他们的记忆里烙下深深的印记,因此即使在奴隶制被废除之后,这种伤害总是以噩梦和幻觉的方式反复出现。生活在白人主流文化社会中的黑人女性丧失群体身份和民族文化之根,这是文化造成的伤害,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女性成长的伤害。生活在白人主流文化中的黑人女性会因为痴迷或者一味追求白人文化标准而丧失自我,白人文化造成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心灵扭曲和文化价值观的异化。佩科拉因为痴迷白人文化“白即是美”的错误标准,导致心灵扭曲,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肤色,最后在疯狂的幻想中得到解脱。佩科拉的逃避方式恢复创伤,这是创伤治疗中最消极的方式,从反面证明没有他人的帮助,无法宣泄心理创伤会导致受害者精神分裂或出现其他精神疾病症状。父权社会中女性社会关系的创伤。在美国社会中,女性是处于社会最底层也是经受创伤最大的群体,社会上受白人及黑人排斥,家庭中受丈夫虐待、抛弃,如秀拉在经历母亲自杀的亲情打击、奈尔的友情破裂和黑人群体的唾弃之后孤独终老。创伤修复需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人、朋友的帮助。为了摆脱创伤,秀拉和奈尔、克里斯廷和留心是最好的彼此倾诉对象,宣泄内心的痛苦,证明友情对于女性创伤复原的重要性。
  莫里森作品再现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诸多创伤,促使读者反思面对黑人女性面临的种种问题。再现创伤是为了直面创伤和接受创伤,不再把创伤记忆当做现实生活中自我逃避的说辞,实现自我发展的复原途径在于倾诉、倾听,发挥黑人之间亲情、爱情和友情的作用,使黑人女性摆脱奴隶制、文化和社会生活对他们的戕害。莫里森的作品可以看做是美国黑人创伤历史的百年画卷,尤其凸显了黑人女性的创伤。分析美国黑人女性的心理创伤十分恰当,系统地分析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创伤主题,涉及莫里森的小说作品,包含两部最新作品,探讨奴隶制、白人文化和父权社会对黑人女性造成的创伤。小说文本中体现的黑人女性承受的创伤,结合女性特质探讨女性创伤与复原的关系。创伤复原的方式就是通过讲述将创伤记忆转化为叙述记忆,黑人女性依靠爱人、亲人和群体的支持与帮助,讲述创伤经历,去除创伤记忆,从而复原创伤。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黑人女性在种族、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矛盾,立足黑人女性的生活困境,试图重新定义女性创伤,探求女性创伤复原的共同途径。
  书写创伤、恢复记忆、解除压抑及释放悲情是创伤理论与莫里森创作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拓宽了莫里森研究的视野,将奴隶制下的黑人女性与女性特质相结合,力图对莫里森的国内研究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创伤对象既包括个体又涵盖族群:徘徊在传统与现代的知识分子、历经大屠杀劫难的幸存者、在传统和时代压制下的女性,这些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创伤载体。阐释女性创伤与复原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旨在补充和修正逐渐成熟的创伤理论和文学批评实践。
  参考文献:
  [1]Eyerman,Ron.Cultural Trauma:Slavery and the Form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Identity[M].Cambridge:Cambridge UP,2001.
  [2]Neal,Arthur G.Nation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Memory:Extraordinary Events in the American Experience[M].New York:M.E.Sharpe,2005.
  [3]黄丽娟,陶家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的黑人代际间创伤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11(2):100-105.
  [4]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决定了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下面笔者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
本工法采用石灰土对地基表层原状土进行固结处理,可有效的缩短工期、减少成本、保证现浇箱梁的施工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以高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通过对体育生命课堂进行探讨,得出的结论为:构建高校体育生命课堂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自然生命教育
机械制造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行业,要想使机械制造行业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
期刊
摘要:尼采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理论是尼采哲学的起点,由于尼采哲学注重个人感受,且用语晦涩,因而深入理解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对于理解尼采哲学十分必要,对其深入理解也可以用于指导人生。本文从酒神、日神出发,进而研究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并对酒神艺术和日神艺术作了介绍,从而分析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同古希腊文化、人生以及艺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 人生价值 艺术  一、日神与酒神  尼采借用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使学生将阅读的感悟转换成笔触生动的表达,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共同发展。本文对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增强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
在高中素质教育中,建筑艺术欣赏课程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筑艺术欣赏又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欣赏主体通过对建筑形象的直观把握与细心
长期以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脱离学生实际。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要切实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必须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以情促知,情知并茂,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和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从而较易的完成教学目标。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这个特定的范围内,运用情感进
摘要:本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我省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力图为解决辽宁省篮球后备力量培养问题及相关部门决策和青少年篮球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辽宁省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现状    1前言  近几年,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我省篮球运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资金困难,教练员断档,“金牌战略”使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