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游戏化思维与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的朝向无疑是美好的,但实施过程却往往枯燥无味,喋喋不休的说教、刻板无趣的形式、陈旧落伍的内容,充斥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教育效果乏善可陈。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之下,如何把新鲜活泼、有趣有益的教育形式引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把我们和孩子们的脉动调到同一频率,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不断地探求与摸索中,我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游戏与游戏化思维,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将游戏化思维引入到了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之中,将德育活动用游戏化思维来重新思考、重新设计,打破惯有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视角来打量这个世界,捕捉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真实需求,顺势而为,从而使德育工作变得更有乐趣,更有想象力,更富有成效。
  一、何谓“游戏化思维”
  游戏是一项快乐而自由的实践活动,它击中了人类幸福的核心,提供了现实世界中匮乏的奖励、挑战和满足感,前所未有的占据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谓的游戏化,就是在不属于游戏内容的范畴之内运用游戏的元素和设计游戏的方法。”换言之,游戏化思維就是利用游戏的技巧来解决非游戏的问题,这是一种全新的应对挑战的思维方式。
  “儿童应有时间休息和游戏”。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从青少年对数码娱乐工具(俗称电脑游戏)的沉迷而引发了这样联想:如果让孩子们像迷恋数码娱乐工具那样迷恋学校生活那该多好。因此,我们将自愿、目的性、清晰的规则、互动性等游戏化思维原则等引入到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在德育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评价创新及活动创新的有益尝试。
  二、游戏化思维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我们结合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想象吧”,开拓思路,以丰富的游戏活动改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思路。通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游戏化思维”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生活、想象、体验、创新”的德育实施形态。“生活”——强调的是与德育内容相贴近的学生生活经历;“想象” ——用想象力打造游戏化德育工作的内核;“体验”——重视的是师生在动态的感性实践中,对生命历程的人生感悟;“创新”—— 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为德育工作带来不竭的活力。这些基于儿童生活的想象和来自于亲身体验的创新,成为了我们设计德育活动的基本思维方式。
  1.德育评价体系创新——“练级”与“想象币”、“闯关”与“拼图总动员”。“拼图总动员”和“想象币”的评价方式是我们进行的大胆尝试,这两个评价分别围绕班级评价和个人评价展开。
  “拼图总动员”是班级德育评价创新,参考的是游戏中的“闯关”这一形式。每个班级每闯过一个关卡,就获得一块拼图。我们把班级评价分为“技能训练、日常管理、课堂常规、活动庆典”四个方面,对应到每周进行总结和评价,奖品是当月主题拼图一块,各班所得拼图的情况会实时反映在班级门口的展示区,从而激发学生赶超的欲望。
  “想象币”是个人德育评价创新,移植了游戏中玩家“练级”这一形式。我们在师生中发行了“金、银、铜”三个币种,它的发放权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手中。为了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相统一,我们将三个币种之间的兑换设置为“十进制”,同时还布置了一间“礼品屋”,孩子们可以用手中的“想象币”兑换礼品。游戏化的设计激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动力”,我们把各种游戏的要素,成就、积分、任务等整合在一起,这样就具备了一个优秀游戏的关键要素,每个孩子当然会乐在其中。
  2.德育活动创新——自由穿梭于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是促使人们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否与游戏化思维完美的结合,核心通道需要“想象力”来连接。
  贴近生活的选材。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教育,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而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游戏的影子,我们找到了两者互通的桥梁后,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更加贴近学生。学校给每个孩子准备的储物空间,开学不久就变成了“百宝箱”,孩子们的物品杂乱无章的堆放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小巧虎小巧手”的游戏,按照游戏闯关的方式,我们设定了整理效果的不同等级,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找到了整理物品的乐趣,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走向生活的目标。教育不在于我们给了学生什么,而在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了什么。为了将我们的德育游戏活动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将德育活动创设为校园和家庭两种游戏模式,不同的环境开启不同的模式。在家中同样能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保障了学校德育活动在“无形”中延伸到了家庭。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今年的春游活动我们打破常规,将其设计为每位学生喜爱的“勇闯植物魔法学院”。活动在植物园中开启了探险模式,孩子们感受到了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友爱;当外出活动结束,学生回到家中开启家庭模式时,我们邀请每位家长给孩子们写下了一首春天的诗歌,配上学生采集的植物标本,传递给孩子们春天的美好和亲情的温暖,活动最后形成了一本班级的“春天微语手册”。
  在角色中扮演。在设计每一个德育活动时,我们首先会营造出一个积极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卡通人物大巡游”的构想就是在这个理念下产生的,每个孩子通过对废旧物品的改造,将自己装扮成最喜爱的卡通人物,在巴黎T台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在全校家长的注视下,绕场一周进行表演。当音乐响起,孩子们迈出第一步时,他们立刻与卡通人物融为一体,甚至有的学生在表情与动作上都与卡通人物十分接近,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使自己在大巡游中得到了成长。
  在实践中体验。将游戏中的角色体验融入到日常的德育工作也是我们的收获。众所周知,孩子们的生活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他们善于模仿成人活动,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总会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点,成功设计了“圣诞·义集”活动。体验买卖物品的过程、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升自信心、感受幸福的味道作为了这次活动的目标。学生在活动中时而买、时而卖,或是大方的推销、或是巧妙的砍价,那些让人难忘的场景都是我们不曾预想到的。可见,只有出自内心需求和兴趣而选择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在活动中创新。创新最重要是在观念上,一个好的选题,一次大胆的尝试,一场成功的体验,都是创新。当我们看到江西武功山帐篷节后的遗憾时,就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成年人没能做好的事情,一年级的孩子们做起来会是怎样的效果。于是首届“亲子帐篷节”应运而生,我们精心设计活动前“致家长的一封信”、周密安排活动当天的人员岗位、巧妙营造出野外露营的氛围,整个“帐篷节”有备、有序、有趣、有益,当活动结束时,偌大的操场上没有一片垃圾,而这些终将成为每个孩子一生最美的记忆。
  实践后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的游戏化思维确实改变了学校德育工作陈旧、重复的面貌,在培育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今后,我们将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希望在这条路上能有更多的收获,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别样的童年记忆。
  参考文献:
  [1]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凯文·韦巴赫.
  [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之规定,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
  [3]杰西·谢尔.全景探秘游戏设计艺术.
  【作者简介】王学荣,石家庄市保利启新小学。
其他文献
提问是每一个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也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武器,是小学英语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最有利的方法。它可以很好地定时检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开拓学生的英语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思路,教师也能在其中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使课堂的氛围更为活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英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提问,好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把握提问的原则  英语课堂上的提问不是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范围不断扩大,通用语言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今教学环节中英语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板块之一,同时,在大多数高职学校中,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英语技能人才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迎合了当今人才市场的广泛需求。但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本文就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解决
【摘要】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新型的英语课堂互动小组教学形式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而又必需的教学策略。但在热烈气氛过分渲染下的课堂互动小组活动,并未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困惑与误区。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和一些专著,在文中列举了一些英语互动小组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供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误区 互动 优化对策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绘本阅读就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让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解知识,还能推动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绘本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王媛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小学。  繪本阅读的特性及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对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教师不仅要从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re programmed by their own distinct cultures (Hofstede, 1984). Negotiators’ national culture is often found to exert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negotiation proc
【摘要】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求要加强各个科目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现代化教育环境下的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也必然是新的趋势。英语课堂结合信息技术不但弥补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缺漏和不足,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做到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整合;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许建霞,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  信息
一、引言  语言是交际最基本的形式和手段,各种语言的语句都有它的语义功能。倒装句倒装的语义功能有两种:一是语法倒装,二是修辞倒装。前者是出于语法上的需要,非用倒装语系不可,有强制性;后者出于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如强调、平衡、衔接、描绘)在高中语法倒装句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1.依据新课标及考纲要求,认识倒装句在英语句型中的重要性。2.从结构上分清全倒装与部分倒装的主谓语系。在现行的新教材和近年来的
I. Introduction  In the past,it was believed that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structure is shared by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however,confusion was aroused when western linguistic theories were direct
1. Introduction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has been put a greater level of importance nowadays than it did in the past, as many examinations in China usually conclude a listening section, acknowledgin
【摘要】在大学英语学习中,非英语专业学生抱怨最多的就是英语单词记不住,记了就忘,忘了再记,陷入一种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导致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并最终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兴趣全无,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笔者基于对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现状的调研,在试点班级和对比班级采用不同的词汇讲授策略,并通过比对词汇测试的结果,得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对词汇的处理应该采用联想、语义联系、词汇加工等策略才能起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