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文学欣赏能力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学生的语言以及语法水平有很大提高,也有了初步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然而,却不能有效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 1中的reading appreciat literature为例,按照:文章简介——提出问题——发挥想象——深入对话——风格探究——深化立意的程序逐步开展对英语语言技术的审识。
  一、 文章简介
  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古典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古典文学的精华所在,作者以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作品“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为例,引入了比较经典的原著章节来展示经典文学的语言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这部经典之作的阅读研究和探索,而且在后面又针对引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学生在引文与问题的引导下,带着一种好奇心必将进入阅读状态。
  二、 提出问题
  要想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就要针对文章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根据以下方面提出:文章主题、背景知识、名作修辞格等,要注意设置问题的深浅程度,既要照顾到基础一般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要适度地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要开发基础好的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对于这篇阅读材料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What does classic literature refer to? (基础性问题)
  What is the theme in Great expectations? (深度性问题)
  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文章,展开分析,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
  三、 发挥想象
  学生通过对文章节选的阅读,了解大概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但是并未对整个故事进行深入了解,这时,教师要抓住机会,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来达到对文学作品深入审美的目的。例如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Did the hero live with the girl in his heart?
  这时可以把原著中结尾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也就是:皮普在外面漂泊了一些年后,回到埃斯特拉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去回忆过去,怀念这个他梦中的女孩。
  在这样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可以继续提出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will take place next?
  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的引导下,会进一步投入到这篇名作的阅读中,学生不断深入阅读,教师不断深化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想象力以及文学欣赏能力,学生在一种跃跃欲试的情绪状态下,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四、 深入对话
  一个人的文学理解与赏析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原作的语言运用来实现的,趁着学生依旧沉浸在想象状态中,不妨让学生通过还原原著的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切身感受到故事的情节,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我节选出:皮普与埃斯特拉对话,让两名学生进行表演:
  “Estella,” I cried.
  “You recognize me? I have changed a lot,” she answered.
  “It??s strange, Estella!After so many years, we meet by chance, here, where we first met!”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要把对话中带有知识性的句子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突破语言障碍,深入感受人物的心理,对话的状态,以及主人公情感的上的变化,学生在体会这些时,感受到了阅读的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
  五、 风格探究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有它的创作风格,要培养文学欣赏能力,需要分析其中的文学创作风格,狄更斯被称为浪漫的现实主义者,它的文学作品主要以揭露现实为主,但是却以浪漫主义方式表现出来,分析《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为回归自然,赞美自然,歌颂普通人们的淳朴、善良,对大自然的浪漫追求。在这篇作品中,主人公皮普离开美丽的乡村前往大城市伦敦,作者描述伦敦的场景:
  At that time everybody in England agreed that London was a wonderful city. So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it rather ugly, with narrow dirty streets, and people crowded into tiny houses.
  皮普对眼前肮脏、嘈杂的伦敦很是惊讶与失望,与优美宁静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美丽的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善良的乡村人民的真诚的歌颂,以及对城市人们虚伪、险恶的品质的抨击,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创作方式。通过对作品的浪漫主义分析展现了文学的华丽,学生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风格美、含蓄美以及形象美。
  六、 深化立意
  名篇名作一般都是生活的深刻反映,作者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将其以作品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常常运用美丽的、充满悬念和探究性的语言来深化作品主题。学生在全面阅读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主题提出总结性的问题: What is the theme of this work o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ero? 学生在对文章主题深入理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物的强烈情感变化,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到名作深刻又意义非凡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立意。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读好书笔记,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语言,对于一些广泛应用的词汇,要给予深入讲解,重点讲解其中的写作风格、文学背景、作者简介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欣赏能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