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开始出现多媒体技术的身影。而在有了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后,使得音乐呈现形式更为生动直观,同时也帮助学生突破音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加深音乐理解的过程中强化音乐感受力。小学音乐教师要看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主动将其与音乐教育融合起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一个代表,能够将学生的成长进步和科技进步进行有机整合,同时也可以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拥有和科技对话的机会,同时又享受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小学音乐教学和多媒体技术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通过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能够改革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为学生带来更加新奇生动的学习体验。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应用技能,改革音乐教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氛围,调动音乐学习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先要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着手。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天然优势,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产生。学生有着活泼好动以及形象思维较强的天性特征,如果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生动形象的话,自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技术就拥有这样的特征,因为多媒体可以把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直观要素直观呈现出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更容易让学生被教学氛围所吸引。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善于挖掘和利用好多媒体的多种功能,激发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力,促使学生的音乐热情长久保持。例如,在教学《彼得与狼》时,为了活跃音乐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同名电影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被其中的人物吸引,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在播放视频的同时配上这首音乐作品,学生很容易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产生深入学习和细细聆听的兴趣,保证课程教学质量,降低音乐教学的难度。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过去在音乐教学中以课本当中的内容为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的作品和音乐内容十分有限,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可获得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变得非常有限。要优化音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丰富教学内容着手,尤其是要选好拓展教学内容的路径。多媒体技术为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眼界提供了良好条件。学生不用走出教室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获知大量的音乐作品,而且学生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拥有不同的形式,掌握音乐图文声像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将会明显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程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另外,单一的课本知识学习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则能够明显简化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消化吸收难度,进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保证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中接受和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春江花月夜》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具体可以把乐曲划分成三部分,分别为开端、高潮与结尾。开头部分是夕阳西下的夜色朦胧画面,营造安静祥和的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欣赏兴趣。高潮部分是潮水汹涌的画面,让学生感知潮水起伏。结尾部分是水中玩耍戏水的画面,让学生平静心中的情感重新回归现实。这样的鉴赏策略既能够丰富内容,又可以开阔眼界,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来说极为有利。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歌唱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歌唱能力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必备的一项音乐技能,因而得到了教师的重视。但是过去的歌唱教学选用的方法十分枯燥单调,只是通过教师示范演唱,然后学生跟唱的方法,导致学生只会机械性地模仿,不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更不能够在演唱时增强音乐表现力。这样的歌唱教学是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发展的,也違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歌唱课堂上,给学生树立歌唱榜样,也让学生明确歌唱目标,深化对歌曲节奏、曲调等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数鸭子》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演唱技巧,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视频录音,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歌曲节奏韵律,接下来则跟随多媒体进行伴唱,提高对歌曲的熟悉度,进而在独立演唱时得心应手。而且学生也会主动地将自己演唱的作品和视频录音进行对比,找到二者的差距,明确个人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多媒体技术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和海量的信息资源,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科技手段,不仅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变革,促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枯燥单调的课堂充满乐趣。小学音乐教师要挖掘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并将这些功能优势与音乐教学进行整合。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教育集团 江苏】
其他文献
语言表达是借助于语言的形式来表达个人思想和观念的行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求达到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目标。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学习道路上有两种行走方式,一种是独立学习,一种是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主流学习方式的同时,许多科学教师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引入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编程软件Scratch,将大大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教学成果。本文从Scratch软件的特点、信息技术课堂Scratch的用途、学习Scratch的意义等方面对引入Scratch软件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力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设计开发的一款Sc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是重视课程的乐趣化,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快乐学习,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发各种促使学生乐学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以乐学促会学,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一、开发愉悦情境资源——激发乐学  学生乐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