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伊始,情已生;课正行,情正浓;课已毕,情犹浓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从在蓄积情感中体现、在扩大视野中展现、在铺垫释疑中呈现这三方面阐述了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多媒体课件 蓄积情感 扩大视野 铺垫释疑
  G623.2
  关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多媒体运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课件的呈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呈现的“度”,讲求分寸性、合理性,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传导信息的桥梁,才能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充盈着美的气息。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会帮助学生用多种表象来补充知觉表象,从而明晰形象,加深感受。基于这一特点,我常常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在《海底世界》一课的导入中,我用多媒体展示大海、海底的画面;背景介绍: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海有70.8%的面积被海水覆盖着,大海是生命的摇篮,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风平浪静。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海底世界。生动形象、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的优美的音乐,老师充满深情的导言,一下吸引住学生,把学生带到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
  二、 在蓄积情感中体现。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课文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理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情感体验。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也应该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能够激发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情境,使学生的原有认知、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充分统一。
  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第五自然段时,学生们理解了内容,基本体会了包含的情感,但感情积蓄还不够充沛,这时播放从影片《狼牙山五壮士》中截取的五壮士跳崖前后的动人场面。此时,孩子们心中涌动着的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马上随着影片中那庄严的音乐、英雄的壮举、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澎湃起来。这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可谓是水到渠成,读得群情激昂,有声有色。
  三、在扩大视野中呈现。
  语文学科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在这样的环节,多媒体的运用,有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如在教学《比尾巴》这一课时,一位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以外的动物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根据所学的课文来编儿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了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在铺垫释疑中呈现。
  例如,唐山市丰南小学的董君梅老师在执教《七步诗》时,首先播放《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曹丕逼曹植七步成诗”的片段,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课件的使用,为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铺垫作用。
  再如,《雪娃娃》最后一句是“太阳公公抱走啦!”设置一个笑嘻嘻的太阳公公形象,并录制播放它亲切的话语,把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可感的画面、可听的声音呈现出来。
  五、多媒体课件演示,拓展延伸
  在阅读教学中,一课教学的结束还应该成为另一个新问题研究的开始。在学完每一篇课文后,我都注意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其中,不乏使用多媒体的例子。
  如《海底世界》这一课,我在总结海底世界的特点后,播放有关海水污染的课件,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大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海底世界遭到了破坏,你有什么想法呢?为了保护美丽的海底世界,你能设计一份环保方案,为我们保护海洋环境出一份力吗?
  在如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后,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了解超声波的广泛运用,通过录像演示给学生看,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病,潜水艇利用超声波在海底安全行驶,还有更多的运用需要同学们去发现创造,这就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总之,我们应抓住最关键的环节,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不断追求、创造“课伊始,情已生;课正行,情正浓;课已毕,情犹浓”的教学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MOOC引领了一场教育教学革命,它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此文章首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MOOC,然后介绍了Java在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MOOC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探讨了MOOC在Java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字:MOOC;在线教学;Java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12.2-4;G712  项目: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名称
期刊
摘要:精品课程是地区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趋势,本文的内容主要涉及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核心实训课程精品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课程的定位、开发与设计及课程内容,建立和践行数控实训精品课程所需的师资队伍及校内外硬件设施。另外,还探索创新了教学组织与评价方法,得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评价考核机制,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及技能水平的提高途径
期刊
摘要:本文从历史与社会课堂活动设计的意义入手,结合七年级下册《秦岭淮河分南北》的教学实践,对历史与社会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加以阐述。  关键词:活动设计、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一、《历史与社会》课堂活动设计的意义  (一)历史与社会教材解析  2012年新版的历史与社会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综合文科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刚升入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比如中考毕业、人生规划、时间紧、学习任务重、适应新的老师等等。在这个特殊的一年里,有很多的后进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丢失了学习的热情,遗失了学习的斗志,更有甚者,迷失在了网络和游戏之中,无法自拔。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唤醒这些“沉睡的狮子”,催其奋进,争取在短短的一年里,取得显著的进步,实现最大化的转化,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数学教材有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需要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这样对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有帮.助;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将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探究一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课程标准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同时它也赋于了教育工作者一个新的使命——学会倾听。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倾听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叶澜教授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弦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日本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 全国各校都积极改革课堂教学,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怎样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演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角色,优化课堂教学,仍然是我们很多一线老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导 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5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全国各校都积极改革课
期刊
摘要:问题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的设定与解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生在问题的设定和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从而使其逐渐形成为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对自主学习方法的不断实践与优化,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质的提高。以下,本文阐述了现初中数学基于问题学习的情境教学模式现状,为改变现状,促进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提出方法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问题学习 初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0  生活是多元化的,生活中没有标准答案,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工作具有特殊性,最大表现就是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我们是非常希望这群孩子能够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成长,可是无论施教者在施教之前进行了多么精心的“预设”,不管多么充分,多么严密,都不可能“预设”学生的全部“生成”。 有时候这群拥有独立思想的孩子表达的观点或作出的行为不是我们老师所预想的,甚至与正面的价值取向相悖,比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学生们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英语学习,越来越来成为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通过任务布置及任务完成来实现教学的教与学,让学习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会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阐述及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例运用的例证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Abstra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