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
“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方法。它是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指南》创新性学习校本教材为载体,利用“校本课程”实施教学的一种要课型。每周一节,且排进课表。它既不同于学科课程,又不同于活动课程,而是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可读性、系统性、实践性等特点。
教材呈现是显性的。将原本“隐性”的创新学习方法通过教材呈现方式将它“显性”出来,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创新学习方法的重视,更有利于学生对创新学习方法的尽快获得。
我校自主开发的《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本教材分高、中、低三个版本,涉及的创新学习方法二十余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真实鲜活的故事、充满智慧的点拨,趣味与知识共存,学习与实践相融。每一种方法分四个版块。其中:“导航”版块——如芝麻开门,或生动故事或典型案例,让你和这位“新朋友”初次见面,便心生喜欢;“交流”空间——回眸课本知识,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让学生对这位“新朋友”了解更深,进而掌握“方法秘诀”;“实践”平台——携手亲身体验,感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享受这位亲密“朋友”给学生带来的成功喜悦;“知识小链接”——拓宽视野,延伸知识,让这位“知心好友”从此与学生如影随行。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十分注重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即对低、中、高段的学生我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低年级版突出趣味性、新颖性,高年级版更强调可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例:善问才能获得——问题学习法(高年级版)
案例1: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和扇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同学对老师的结论提出疑问:“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呀,但它也是平行四边形呀?”
案例2:在习作指导课上,老师出示了一个题目《我是一个小“书迷”》,老师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
让孩子问问题,这可是新鲜事!于是,他们兴趣盎然,,自然小手如林!
随后提示一些问“问题”的方法。
⑴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问题内容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
⑵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问“为什么”。
⑶假设提问法:即假设出某种情况来同课文中的情况进行对比性提问。比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后,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假如你就是“表兄弟”,那么你会怎样劝列宁?假如列宁给姑妈回信时不承认自己说了谎,那么后果会是怎样?
⑷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⑸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容易变形,三角形的性质——稳定性”后,可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
紧接着,进一步要学生实践:
①选择近几天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通读一遍后,结合上面的方法,看看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②选择本学期数学中所学过的一个内容,回忆一下,并结合上面的方法,看看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的实施,一开始我们面临着“两有两无”的困境:学习方法是无底洞,可挖掘的空间极大,决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有深度”;此教材涉及的方法多、学段宽、学科泛,决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有广度”;而以此为题材的校本课,“无章可循”,没有现成的可依赖的任何参考资料;“无形可模”,没有典型的课例可供参照、学习,全靠教师独创发挥,极具挑战性。
实践中,我们通过推出示范课、确定实验班和全面推广(个性化)的“三步走”的实施策略,初步确立了培养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即:
⑴趣味性原则。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⑵主体性原则。不是教师单一地讲解,也不是教师机械地传授,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实践运用和自信展示。
⑶实践性原则。充分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
⑷科学性原则。应遵循教学教程中儿童认知的规律,要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作为依据,以科学的规律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⑸因材施教原则。注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学习心态和水平,因材施教。
同时,我们还探索出了“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的一般实施策略。即:
⑴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通过创设趣味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这种内部动力。
⑵方法导航、掌握钥匙。教师既要熟悉数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指导技艺。
⑶实践运用、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运用教师所教会的学习方法,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运用中加深对学习方法的理解,提高使用的熟练程度。
⑷总结提炼、拓展创新。学生在理解且达到熟练程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们来欣赏和评析一节实录。
案例:《让你拥有好记性——科学记忆法》(低年级)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科学记忆的多种方法;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掌握记忆方法,在互助合作中共同进步;培养敢于表现、乐于思考、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习激情。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记忆小神童王仙妮》
师:小女孩王仙妮,才五岁,就能将504个百家姓,倒背如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记忆小神童的精彩表现吧!看完后,说说你的心情和感受。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兴许会收获多多哦!(板书课题)
二、方法导航 (一)情景创设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瞧!“科学记忆王国”的大门打开了!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记忆王国!我们的王国里藏有许许多多能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呢!只要你用心,一定能成功找到它,让你拥有一个好记性!
(二)第一片金钥匙:谜语记忆(讲述谜语记忆的定义)
1.猜一猜:课件出示“字谜猜猜猜——(1)三人一日游;(2)兔子尾巴不见了
2.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平常同学们容易将“春”错写成什么样?“兔”
和“免”差别大吗?你能说说用谜语记忆有什么妙处呢?(有趣又易记)
3.编一编:给下列字编个小谜语:碧、羞
(三)第二片金钥匙:比较记忆
1.师:中国的汉字奇妙无穷,有像双胞胎的,长得非常像,有的甚至还是多胞胎呢!这可让我们小朋友迷了眼,长得那么像,怎么分得清呢!
你瞧!真来了一群多胞胎,看看谁有好办法,分清它们,你就能找到科学记忆王国的第二片金钥匙啦!
2.出示:跑、抱、袍、炮
想一想:这一些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填一填:将下列顺口溜创编完整,并在横线上组词。
有( )就是跑,_______
有( ) 就是抱, _______
有( ) 就是袍, _______
有( ) 就是炮, _______
小结:比较记忆:根据字的结构相近或字音相同、相近来归类、比较,从而有效记忆的科学小方法。
三、合作探究
记忆的方法除了谜语和比较外,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8页,认真读一读,看看你从中还能找到哪些好方法,还有许多金钥匙等你来拿哦!
⒈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交流了解的记忆方法——从学习实践中举例说明
⒉个别汇报——肯定奖励
四、快乐练兵
1.你编我猜(均为二年级下册生字)
请出本学期的生字宝宝代表,从中任取一个编谜语或编故事。同桌比赛,看谁编得好、谁猜得准!如:卡、碧等
2.聪识巧记(均为二年级下册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识别这些双胞胎和多胞胎吗?⑴蜜——密⑵ 末——未 ⑶慌——谎⑷喝——渴
五、真诚相约
“科学记忆王国”除了有谜语记忆、比较记忆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记忆部落”,记忆方法可多了,例如歌诀记忆、游戏记忆、分类记忆、形象记忆、多感官记忆、故事记忆、卡片记忆、重复记忆等等,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还会与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如果你在学习中运用到了哪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别忘了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向老师汇报哦!
评析: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数量多、进度快、易学易忘,那么我们又怎样帮助他们找到快乐又实用的记忆方法呢?执教老师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力强、想象力丰富等年龄特点,引导学生以参观“科学记忆王国”为线索,以想、说、编、练、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科学记忆方法,为以后的识字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基础。
《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本教材,正如前言所说:“本书给你的是关于学习、创造新方法的知识。根据本书给你提供的学习方法,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灵活运用,形成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这也是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凭借教材,但绝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有处理教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随时补充一些前沿性的课外知识和生动形象的例子,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典型和经验,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方法。
由于网络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能按人的意愿组织信息材料等特点,学校还创建了“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园网站。网站内容分两大块:第一大块是“学习方法指导”,其中包括学会观察、学会搜集信息、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记忆、学会表述、学会讨论、学会争辩、学会质疑、学会求异、学会创新等十一个子项目;第二大块是“解题方法指导”,其中每一种方法既有具体的案例,又有大量的习题供学生尝试练习。
“从隐性到显性”这是培养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举措。当然,创新学习方法最终要回归“隐性”,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渗透,或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主、灵活地选择或创造合适的学习方法,以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醴陵市姜弯小学)
“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方法。它是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指南》创新性学习校本教材为载体,利用“校本课程”实施教学的一种要课型。每周一节,且排进课表。它既不同于学科课程,又不同于活动课程,而是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可读性、系统性、实践性等特点。
教材呈现是显性的。将原本“隐性”的创新学习方法通过教材呈现方式将它“显性”出来,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创新学习方法的重视,更有利于学生对创新学习方法的尽快获得。
我校自主开发的《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本教材分高、中、低三个版本,涉及的创新学习方法二十余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真实鲜活的故事、充满智慧的点拨,趣味与知识共存,学习与实践相融。每一种方法分四个版块。其中:“导航”版块——如芝麻开门,或生动故事或典型案例,让你和这位“新朋友”初次见面,便心生喜欢;“交流”空间——回眸课本知识,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让学生对这位“新朋友”了解更深,进而掌握“方法秘诀”;“实践”平台——携手亲身体验,感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享受这位亲密“朋友”给学生带来的成功喜悦;“知识小链接”——拓宽视野,延伸知识,让这位“知心好友”从此与学生如影随行。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十分注重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即对低、中、高段的学生我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低年级版突出趣味性、新颖性,高年级版更强调可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例:善问才能获得——问题学习法(高年级版)
案例1: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和扇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同学对老师的结论提出疑问:“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呀,但它也是平行四边形呀?”
案例2:在习作指导课上,老师出示了一个题目《我是一个小“书迷”》,老师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
让孩子问问题,这可是新鲜事!于是,他们兴趣盎然,,自然小手如林!
随后提示一些问“问题”的方法。
⑴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问题内容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
⑵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问“为什么”。
⑶假设提问法:即假设出某种情况来同课文中的情况进行对比性提问。比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后,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假如你就是“表兄弟”,那么你会怎样劝列宁?假如列宁给姑妈回信时不承认自己说了谎,那么后果会是怎样?
⑷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⑸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容易变形,三角形的性质——稳定性”后,可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
紧接着,进一步要学生实践:
①选择近几天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通读一遍后,结合上面的方法,看看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②选择本学期数学中所学过的一个内容,回忆一下,并结合上面的方法,看看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的实施,一开始我们面临着“两有两无”的困境:学习方法是无底洞,可挖掘的空间极大,决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有深度”;此教材涉及的方法多、学段宽、学科泛,决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有广度”;而以此为题材的校本课,“无章可循”,没有现成的可依赖的任何参考资料;“无形可模”,没有典型的课例可供参照、学习,全靠教师独创发挥,极具挑战性。
实践中,我们通过推出示范课、确定实验班和全面推广(个性化)的“三步走”的实施策略,初步确立了培养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即:
⑴趣味性原则。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⑵主体性原则。不是教师单一地讲解,也不是教师机械地传授,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实践运用和自信展示。
⑶实践性原则。充分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
⑷科学性原则。应遵循教学教程中儿童认知的规律,要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作为依据,以科学的规律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⑸因材施教原则。注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学习心态和水平,因材施教。
同时,我们还探索出了“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的一般实施策略。即:
⑴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通过创设趣味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这种内部动力。
⑵方法导航、掌握钥匙。教师既要熟悉数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指导技艺。
⑶实践运用、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运用教师所教会的学习方法,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运用中加深对学习方法的理解,提高使用的熟练程度。
⑷总结提炼、拓展创新。学生在理解且达到熟练程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们来欣赏和评析一节实录。
案例:《让你拥有好记性——科学记忆法》(低年级)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科学记忆的多种方法;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掌握记忆方法,在互助合作中共同进步;培养敢于表现、乐于思考、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习激情。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记忆小神童王仙妮》
师:小女孩王仙妮,才五岁,就能将504个百家姓,倒背如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记忆小神童的精彩表现吧!看完后,说说你的心情和感受。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兴许会收获多多哦!(板书课题)
二、方法导航 (一)情景创设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瞧!“科学记忆王国”的大门打开了!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记忆王国!我们的王国里藏有许许多多能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呢!只要你用心,一定能成功找到它,让你拥有一个好记性!
(二)第一片金钥匙:谜语记忆(讲述谜语记忆的定义)
1.猜一猜:课件出示“字谜猜猜猜——(1)三人一日游;(2)兔子尾巴不见了
2.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平常同学们容易将“春”错写成什么样?“兔”
和“免”差别大吗?你能说说用谜语记忆有什么妙处呢?(有趣又易记)
3.编一编:给下列字编个小谜语:碧、羞
(三)第二片金钥匙:比较记忆
1.师:中国的汉字奇妙无穷,有像双胞胎的,长得非常像,有的甚至还是多胞胎呢!这可让我们小朋友迷了眼,长得那么像,怎么分得清呢!
你瞧!真来了一群多胞胎,看看谁有好办法,分清它们,你就能找到科学记忆王国的第二片金钥匙啦!
2.出示:跑、抱、袍、炮
想一想:这一些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填一填:将下列顺口溜创编完整,并在横线上组词。
有( )就是跑,_______
有( ) 就是抱, _______
有( ) 就是袍, _______
有( ) 就是炮, _______
小结:比较记忆:根据字的结构相近或字音相同、相近来归类、比较,从而有效记忆的科学小方法。
三、合作探究
记忆的方法除了谜语和比较外,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8页,认真读一读,看看你从中还能找到哪些好方法,还有许多金钥匙等你来拿哦!
⒈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交流了解的记忆方法——从学习实践中举例说明
⒉个别汇报——肯定奖励
四、快乐练兵
1.你编我猜(均为二年级下册生字)
请出本学期的生字宝宝代表,从中任取一个编谜语或编故事。同桌比赛,看谁编得好、谁猜得准!如:卡、碧等
2.聪识巧记(均为二年级下册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识别这些双胞胎和多胞胎吗?⑴蜜——密⑵ 末——未 ⑶慌——谎⑷喝——渴
五、真诚相约
“科学记忆王国”除了有谜语记忆、比较记忆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记忆部落”,记忆方法可多了,例如歌诀记忆、游戏记忆、分类记忆、形象记忆、多感官记忆、故事记忆、卡片记忆、重复记忆等等,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还会与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如果你在学习中运用到了哪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别忘了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向老师汇报哦!
评析: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数量多、进度快、易学易忘,那么我们又怎样帮助他们找到快乐又实用的记忆方法呢?执教老师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力强、想象力丰富等年龄特点,引导学生以参观“科学记忆王国”为线索,以想、说、编、练、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科学记忆方法,为以后的识字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基础。
《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本教材,正如前言所说:“本书给你的是关于学习、创造新方法的知识。根据本书给你提供的学习方法,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灵活运用,形成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这也是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凭借教材,但绝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有处理教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随时补充一些前沿性的课外知识和生动形象的例子,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典型和经验,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方法。
由于网络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能按人的意愿组织信息材料等特点,学校还创建了“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园网站。网站内容分两大块:第一大块是“学习方法指导”,其中包括学会观察、学会搜集信息、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记忆、学会表述、学会讨论、学会争辩、学会质疑、学会求异、学会创新等十一个子项目;第二大块是“解题方法指导”,其中每一种方法既有具体的案例,又有大量的习题供学生尝试练习。
“从隐性到显性”这是培养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举措。当然,创新学习方法最终要回归“隐性”,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渗透,或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主、灵活地选择或创造合适的学习方法,以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醴陵市姜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