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超声波协同提取荞麦壳黄酮工艺研究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面活性剂―超声波协同提取荞麦壳黄酮类化合物,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荞麦壳黄酮工艺;在此基础上,考察表面活性剂SDS、Tween–20和Tween–80对黄酮得率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时间70 min、料液比1∶50、超声功率200 W条件下,黄酮得率为5.176%;添加浓度为1.5 g/L至SDS后,黄酮得率提高至5.445%,表明表面活性剂对超声波提取荞麦壳黄酮具有一定增效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2,2’–盐酸脒基丙烷(AAPH)在有氧条件下热分解产生过氧自由基,代表脂肪氧合酶诱导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脂质自由基,研究过氧自由基氧化对大豆蛋白功
为了适应如今复杂的电磁环境,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合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通信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因为如此,通信信号的参数估计以及非合作通信中直扩信号的
目的:先天性白内障是造成婴幼儿可逆性失明的主要原因。据估计,每10000个活产婴儿的患病率为1-6例,且其中超过一半以上具有遗传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两个来自不同地区的遗传性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甘露醇在静脉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探讨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中静脉应用甘露醇发生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静脉应用甘露醇发生不良反应56例,其中以肾损害最为常见18例(32%),过敏反应2例(35%),引起头痛、头晕、视物模糊8例(14%),静脉血管损害8例(14%),局部组织坏死4例(7%),诱发心律失常6例(107%),体液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