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对高校会计稽核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会计稽核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从健全会计稽核制度、准确掌握稽核工作重点、更新稽核工作方式方法以及提升稽核队伍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提高高校会计稽核工作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会计稽核;完善措施
一、高校会计稽核重要性及现状
会计稽核是稽查和复核的简称,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会计稽核是高校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规范高校会计行为、提高会计资料质量提供重要保证。然而,目前高校财务制度建设滞后、制度体系不完善,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需要。同时,由于岗位设置不合理,财务人员对会计稽核的错误认识及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等因素,高校会计稽核效果并不理想。
二、高校会计稽核工作的制约因素
1、高校财务稽核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执行的财务稽核制度落后,没有完善具体的内部稽核工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甚至没有设置独立的稽核岗位,使得财务人员在开展稽核工作时很难把握,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稽核人员经手同类业务时处理尺度不一致,进而引起老师的诸多抱怨。
2、会计人员对稽核工作的认识误区
一直以来,高校财务人员对会计稽核的认知片面,稽核内容比较传统,仅停留在狭义的内容层面,对财务稽核制度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财务人员误把会计稽核仅等同于日常的会计审核、复核,或仅等同于内部审计。这一矛盾也致使会计稽核工作收效甚微。
3、财务岗位职责设计不科学
很多高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或岗位职责设计不合理,稽核岗位与其他岗位不能有效对接,特别是没有参与预算编制直接导致对预算项目模糊不了解,致使工作内容不明确,办事效率不高,进而影响会计稽核工作效果。
4、稽核人员业务素质欠佳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会计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家属,普遍的年龄偏大、学历低、职称低,且很多人非财务专业出身,他们的专业素养不高,平时也缺少专业理论培训和交流,知识更新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稽核工作成效。
三、高校会计稽核工作的完善措施
1、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是形成规范、科学、有序的校内经济秩序的前提。高校应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会计稽核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逐步规范稽核工作程序,设计包括稽核准备、稽核实施、稽核报告、稽核处理和稽核档案整理各环节在内的稽核作业流程,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促进稽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稽核管理的范围、权责等进行明确,进一步为组织开展稽核工作提供保证,进而提高稽核效率和质量。
2、准确掌握稽核工作重点
高校会计稽核工作的侧重点是对重点项目的专项稽核。高校应在做好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日常稽核的基础上,扩大专项稽核的范围,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财务收支及其分配、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的收支结余、大额资金的流动以及银行借款、财务预算、计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编制项目依据的可靠性与科学性,计算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预算执行过程的调整、分配等内容。同时对高校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对外投资及其各类借出款项,校内二级核算单位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稽核。
3、更新稽核工作方式方法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无现金报账的逐步推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对高校财务稽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传统的稽核内容外,现代财务稽核还须对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岗位权限设置、财务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核查。而传统的稽核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探索新的稽核手段,逐步实现稽核工作的电子化、现代化。
4、提升稽核队伍综合素质
高校会计稽核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是做好内部稽核与监督的关键。提高会计稽核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学习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进一步巩固强化稽核人员监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新形势下,不断满足稽核工作的需要;二是委派稽核人员到各综合业务部门进行实地学习,不断熟悉业务操作规程,强化自身的业务技能;三是建立稽核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理论研讨和业务培训,积极探索高校稽核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分析判断能力和稽核技巧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海华.浅议稽核工作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
[2] 陶莹.浅谈高校内部控制的会计稽核[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
[3] 张培.浅谈会计稽核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
关键词:高校;会计稽核;完善措施
一、高校会计稽核重要性及现状
会计稽核是稽查和复核的简称,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会计稽核是高校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规范高校会计行为、提高会计资料质量提供重要保证。然而,目前高校财务制度建设滞后、制度体系不完善,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需要。同时,由于岗位设置不合理,财务人员对会计稽核的错误认识及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等因素,高校会计稽核效果并不理想。
二、高校会计稽核工作的制约因素
1、高校财务稽核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执行的财务稽核制度落后,没有完善具体的内部稽核工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甚至没有设置独立的稽核岗位,使得财务人员在开展稽核工作时很难把握,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稽核人员经手同类业务时处理尺度不一致,进而引起老师的诸多抱怨。
2、会计人员对稽核工作的认识误区
一直以来,高校财务人员对会计稽核的认知片面,稽核内容比较传统,仅停留在狭义的内容层面,对财务稽核制度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财务人员误把会计稽核仅等同于日常的会计审核、复核,或仅等同于内部审计。这一矛盾也致使会计稽核工作收效甚微。
3、财务岗位职责设计不科学
很多高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或岗位职责设计不合理,稽核岗位与其他岗位不能有效对接,特别是没有参与预算编制直接导致对预算项目模糊不了解,致使工作内容不明确,办事效率不高,进而影响会计稽核工作效果。
4、稽核人员业务素质欠佳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会计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家属,普遍的年龄偏大、学历低、职称低,且很多人非财务专业出身,他们的专业素养不高,平时也缺少专业理论培训和交流,知识更新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稽核工作成效。
三、高校会计稽核工作的完善措施
1、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是形成规范、科学、有序的校内经济秩序的前提。高校应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会计稽核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逐步规范稽核工作程序,设计包括稽核准备、稽核实施、稽核报告、稽核处理和稽核档案整理各环节在内的稽核作业流程,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促进稽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稽核管理的范围、权责等进行明确,进一步为组织开展稽核工作提供保证,进而提高稽核效率和质量。
2、准确掌握稽核工作重点
高校会计稽核工作的侧重点是对重点项目的专项稽核。高校应在做好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日常稽核的基础上,扩大专项稽核的范围,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财务收支及其分配、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的收支结余、大额资金的流动以及银行借款、财务预算、计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编制项目依据的可靠性与科学性,计算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预算执行过程的调整、分配等内容。同时对高校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对外投资及其各类借出款项,校内二级核算单位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稽核。
3、更新稽核工作方式方法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无现金报账的逐步推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对高校财务稽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传统的稽核内容外,现代财务稽核还须对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岗位权限设置、财务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核查。而传统的稽核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探索新的稽核手段,逐步实现稽核工作的电子化、现代化。
4、提升稽核队伍综合素质
高校会计稽核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是做好内部稽核与监督的关键。提高会计稽核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学习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进一步巩固强化稽核人员监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新形势下,不断满足稽核工作的需要;二是委派稽核人员到各综合业务部门进行实地学习,不断熟悉业务操作规程,强化自身的业务技能;三是建立稽核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理论研讨和业务培训,积极探索高校稽核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分析判断能力和稽核技巧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海华.浅议稽核工作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
[2] 陶莹.浅谈高校内部控制的会计稽核[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
[3] 张培.浅谈会计稽核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