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化症的显微外科修复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髌骨软化症系髌骨软骨软化症(choncdromalacia patella)的简称,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青年或中年前期患者,这有别于一般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年龄。

其他文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是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床位198张.设置4个病区,分脊柱、关节、骨病和创伤(包括显微外科)等亚专业,共有在职教授、主任医师9名,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中级职称以下医师均具有硕士学位。
期刊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改选会议于2010年3月27日在南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裴国献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刘小林教授、秘书长杨润功教授和来自全国各地新当选的40名青年委员,8名青年委员因故未能参加本次会议。
期刊
目的 分析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以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为皮瓣的中心轴,蒂的旋转点定在外踝上方6 cm处,修复足跟部皮肤、骨缺损及复杂的复合缺损22例.结果 22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3例伴跟骨部分缺损经植骨后,术后5周已有骨痂形成.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手术操作简便,是一种治疗足跟部缺损的较好方法。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别采用皮肤黏膜预植法、横向旋转皮瓣覆盖法对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形成的复杂性尿瘘进行修复56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修复56例,一次手术成功48例(成功率85.7%),5例延期愈合,1例因感染再次出现尿瘘并再次手术治愈,2例因旋转皮瓣坏死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治疗尿瘘,对组织损伤小,
上肢神经原发性环形缩窄是一种少见的、不明原因的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明显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征,其基本的病理形态变化为病变神经的不明原因狭窄,轻者外膜皱褶,或呈环状凹陷,重者犹如沙漏样或线扎样,神经轴索断裂,仅靠外膜相连,远侧段常有旋前扭转.其中无明显致压物是其最具共性的特征.
期刊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作用,以及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表面特异标志物表达.取第3代细胞,设立2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基础培养基,实验组加入淫羊藿苷诱导.用倒置光学显微镜、碱性磷酸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细胞.进行对比,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规律.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uC
期刊
目的 研究内镜下经筛蝶入路视神经减压术的相关解剖以及在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15例(30侧),观察视神经管的解剖特点和毗邻关系,并根据鼻内镜入路测定相关参数.结果 ①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optic carotid triangle,OCT)与视神经、眼动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关系恒定,OCT出现率为66.7%.②鼻小柱基底前缘到视神经管眶口、管中部和颅
急性锐器伤所致尺神经手背支缺损常见,造成腕背及手背尺侧重要区域感觉障碍。手和前臂是人类最重要的劳动器官,又是人类仅次于面部的美容器官。所以,此类缺损在彻底清创、认真解决合并伤基础上,应早期合理修复损伤的神经。自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我们对16例尺神经手背支缺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I期修复,取得了满意疗效。
期刊
近年来,随着手外伤的增多,引起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也时有发生,对于清创缝合造成拇手指Ⅰ°~Ⅱ°缺损,采用邻指皮瓣及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因缺少指(足母)及感觉而影响外形及功能.显微外科的发展采用部分(足母)甲瓣游离修复拇手指半侧缺损相继有获得成功的报道[1-2].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我们对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10例采用游离部分(足母)甲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后经2个月~1年随访,手指外观较好,出
期刊
2005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们应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11例,术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4~50岁;受伤原因:热压伤3例,电击伤3例,热水烫伤3例,火焰烧伤2例.创面面积最大6.0 cm×4.0 cm,最小3.0 cm×3.0 cm.手术时机选择在伤后2~4 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