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贯穿班级,百花 齐放异彩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德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引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具有特色的文化展示,还包括班级长期形成的文化品位、精神面貌。作为一种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环境因素,班级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班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应立足当前教育改革要求,探索如何优化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从而给学生们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时期班主任管理工作,必须从文化建设出发,以文化贯穿班级,让百花齐放异彩。
  以“爱”的文化贯穿班级建设
  “爱”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行动,是班主任对学生博大胸怀和细腻情思的集中体现。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对学生“爱”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将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化作涓涓细流,才能滋润学生心田,以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博得学生的爱戴。譬如,多数小学生都十分在乎作业本上的教师评语,每次收到老师发下来的作业本,第一时间就会把自己的作业翻开:“小书法家,你的书写太棒了!”“你真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一个标点都没有错误。”班主任激励性的评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会感受到来自班级的温暖。另一方面,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小学生大都顽皮好动,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其他同学闹矛盾。面对学生之间的纠纷,教师要公平对待,不可以厚此薄彼。比如,王亮与张晓因值日时因争夺清扫工具吵了起来,班主任知道后,将这两位同学叫到办公室。面对老师严肃的目光,他们露出了惭愧的神色。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表扬他们争抢值日是具有班级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表现。两人听后感觉更加惭愧,并主动向对方道歉,此后,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
  学生对于世界的观察和发现,都有独特的视角。班主任应当以“爱”的文化贯穿班级建设中,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们就会用纯净的目光发现,以纯洁的心灵感悟,进而将这种爱接纳并传达,让整个班级绽放出温馨之花。
  特色文化“扮靓”教室
  学生在学校一日生活,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它对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教室文化内涵的打造和品位的提升。
  首先,要打造班级“墙壁文化”。即充分利用教室墙壁,塑造文化长廊。比如:将班级墙壁划分为“四角”“一报”“一栏”。具体来说,“四角”分给班级的四个合作小组,由小组成员自主填充,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管理能力是惊人的,在属于自己的“地盘”内,或做一些创意拼贴,或展示一周优秀美术作品,或开辟出一块“光荣榜”,每一次内容的更新都传达出学生们特有的心声;而“一报”和“一栏”则是根据不同主题进行相应的宣传活动。其次,要打造班级“物件文化”。即教室内的桌椅、水壶、扫把都如诗如画地呈现出来。比如:成立班级桌椅修理小组,定期对同学桌椅进行检修;每组同学轮流带垃圾袋,避免纸屑满地的情形;每学期鼓励学生从家中带花卉盆景来美化教室,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绿意葱茏。最后,要打造班级“书香文化”。读书启智养性,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化素养。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创建“班级图书角”,倡导同学们将自己家中的书带到班里来,与其他同学共享,并配备一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书籍的借阅、登记和整理工作;还可以制定读书卡,每周选择优秀的读书卡,展示在主題墙上,让学生享受读书的愉悦与交流的乐趣。
  教室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建特色班级文化,突出班级文化的生本性和文化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参与,最终实现知识、情感的双向发展,以“特色”文化,为学生绽放一道靓丽的风景。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建设新型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固然不可或缺,而精神文化建设更为重要。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附力,凝聚无穷的力量,指引整个班级积极健康发展。
  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具备明确的班级目标。班主任可以“袖手旁观”,让学生民主参与意见,设立班级共同的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参与、民主决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积极投入到班级目标的实现中来。二是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纪。班级舆论导向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规范学生言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譬如,学校规定学生不许染发、烫发,然而班里有两个男生居然“飘染”了刘海儿。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如不及时表明态度进行禁止,势必会有更多的同学出现染发现象;然而,如若直接批评他们,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为此,班主任组织班干部开展了一次以“染发是否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为主体的辩论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旁征博引、唇枪舌战,最后对染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就在辩论活动的第二天,那两个同学将头发染回了原来的颜色。三是培养强烈的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团结友爱是促进班级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比如:在一次拔河比赛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班主任可抓住这一契机,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失利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了下次活动目标。这样,学生们干劲十足,没有因比赛失利而出现互相埋怨、指责的现象。可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班级一旦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感染每一个学生,从而为学生绽放一股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
  个性管理,给孩子自由空间
  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自然也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必须正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的管理,这部分学生虽然某学科或多学科的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在其他方面往往有过人之处。教师切忌“一棍子打死”,而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取长补短,因势利导,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例如:六年级小梁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他的关注很少,他时常纠结一帮同学打架,虽头脑聪明,但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对于这样的学生,严厉的说教往往只能激发出叛逆心理;于是,班主任从他的“特长”入手——小梁体育较好,弹跳能力极强。每天下午放学,班主任都组织和鼓励几个类似的男生到操场上打球,让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挥洒在运动场上。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这群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每次都挥汗如雨,不畅不归,打架、恶意滋事等行为几乎没有了。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强健和心灵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权利,针对于学生的不同性格和不同喜好,班主任应该因材施教,在班级管理中注入“个性文化”,如此才能引领学生扬长避短,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一片自由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凸显班级环境的育人功能,班主任必须以爱为出发点,挖掘班级环境的育人潜力,文化贯穿班级,让学生与环境互相促进,在约束与开放中竞相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钢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个性[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8(5).
  [2]李明娟,李勤霞.于细微处辟新径 文化内涵促发展——浅议班级文化建设[J].黑河教育,2010(5).
  [3]胡珍珍.让精神之花在班内飘香——建设班级文化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显示,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的儿童校外生活里,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居前三名。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在鄉镇农村更为突出。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108.18分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88.40分钟)。(2019年8月26日《中国青年报》)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
邓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远见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学说的继承,更是对这一理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从高中《经济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现实印证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谈谈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所谓科学,是指关于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本身是
国际象棋是一项集文化性、教育性、科学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世界经典体育活动。歌德曾把国际象棋称作“人类智慧的试金石”。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门》一书中写道:“国际象棋——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的最好学校。”国际象棋可以促进孩子逻辑思维的形成。而幼儿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萌芽时期,也是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笔者所在的青岛市宜阳路幼儿园近几年来以国际象棋为特色,为中、大班幼儿免费开
读完特级教师王君的《班主任,青春万岁》一书,我为王君老师激扬的文字和对生命的尊重所打动。可以说,我校为班主任推荐的书,是一本带着体温的好书,是班主任工作的良师益友。2015年9月,带着学校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鼓励,我接手了三(3)班,并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开始了与这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之前,我刚刚带完六年级毕业班,与大孩子们相处习惯了;此时接手这些小孩子,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
【本期话题】  校长情怀  求真求实,凝气聚神,播撒教育的智慧与心灵的阳光  【话题背景】  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应该具有教育家的头脑,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应该具有思想家的眼光,正确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科学规划学校的办学目标,精心设计学校的美好愿景,做学校教育改革的领路人。现代校长,还应该具有演讲家的技巧,做到出口成章,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还
边玉芳在2019年8月17日《中国妇女报》撰文指出:目前,人们已认识到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科学育儿,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提倡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但“零起点教学”并不意味“零准备”,入学准备需重视。入学准备状态,即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
孔子是中国教育的圣祖,孔子开创了中国最早学校的雏形,所演绎的中国传统教育光辉灿烂至今。深圳“子路教育”中的“子路”取自孔子得意门生仲由之字,旨在追溯中华教育之根本,重拾孔子的教育理念,化解当代社会变革带来的教育困局。深圳“子路教育”导师彭勇说:“近年来,子路教育着眼于提升孩子的品质与能力,‘子路’本身亦有谐音成为指点迷津,和孩子一起优秀,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之意。”为此,“子路教育”做出了卓
何鹏飞在2019年7月2日光明网撰文指出:某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平板电脑为载体,“通过智慧课堂软件系统,将教师端、学生端和教学资源平台连接在一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有利于老师和学生课堂互动,有利于提高學生学习成绩”。这样的举措在本地区,会不会造成“水土不服”?教育系统积极宣传推介的同时,尽管已经表明态度“坚守自愿
前不久,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教师尹丽杰在“广东省名师课堂”上了一节示范课。一个班素未谋面、底子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她的调动下,迅速进入状态,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始终活跃。经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度令人相当满意。课后,观摩的同行纷纷询问她:“你们平时就是这么上课的吗?”尹丽杰说:“是的,这就是我们学校教学的常态!”翠园中学初中部一直坚持开发“415”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收获了丰硕成果。校长
在深圳,玉龙学校是紧邻深圳北站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靠近深圳市梅林关口,紧邻高速铁路枢纽深圳北站,交通便利,学校建筑充满现代气息,与日日人流熙攘的深圳北高铁站形成一静一动的景观。学校于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校园围绕“玉龙风,中国味”,打造具有“国际范”的现代育人环境。步入校园,聆听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校长黄美芳说:每一名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一根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