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将有一件美好的事情发生,就像2008年的3月一样。
那个枝条悄然探出新叶的时节,在《中学生天地》杂志的封二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寻人启事”——寻找青春文学新势力!
之后的三个多月里,上千名中学生纷纷在《中学生天地》的BBS上登场亮相,共发布了数千篇风格各异的作品。7月,“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脱颖而出。
现在,第二届“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评选活动又将启幕。赶在又一股“青春文学新势力”呼啸而来之前,让我们循着来路,去回访那10位在2008年获此殊荣的文学少年,倾听他们的回忆、感触以及想对“后来人”——也许就是你——说的话。
张秋萍:参赛时为嘉兴一中高二学生,目前是上海金融学院大一学生。
慈琪:参赛时为温州中学高二学生,目前是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大一学生,忙着复习、写作业、对付约稿……(“谁说大学很悠闲的?”慈琪说。)
庞鸿:参赛时网名为“跳小姐”,嘉兴一中高三学生,目前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戏剧文学。
周阳:参赛时网名为“小豚”,杭州高级中学高一学生,目前正在准备高考。
潘瑶菁:参赛时为德清一中高二学生,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现在有大量的时间可用于阅读、写作和出行。”潘瑶菁说。)
李范绥:参赛时网名为“空白”,上虞春晖中学高三学生,目前就读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这里是个有天有海有云的地方,抬头看苍白的天空总有种灵魂的自在自由。我很努力地学着我的英、德双语。现在总感觉没有什么闲暇与心情去写些什么了,但还是做着我斑斓的梦。”李范绥说。)
张健:参赛时为富阳永兴中学初二学生,目前就读于富阳中学。
厉嘉威:参赛时为上虞实验中学初二学生,目前是上虞春晖中学高一学生。
庄涵:参赛时为苍南县新星学校初一学生,目前就读于苍南县灵溪一中。
楼畅:参赛时为富阳永兴中学初二学生,目前就读于富阳中学。(“在实验班里混日子,成绩不能和前几名的‘神兽’们相提并论,逆水行舟还是绰绰有余的。”楼畅说。)
一起走过的时光
——难忘的点滴
李范绥:记得那时候是学校通知有这样一个比赛,然后我就在亲爱的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最难忘的就是每天去二楼老师的办公室发帖、回帖,看其他选手的文章。那样悠闲的片刻,自在的时光,以及和老师、朋友们一起为一个目标努力的场景至今仍让我怀念。
庞鸿:为了写《月河》,而与故事的女主人公原型——我的小姨促膝长谈。谈到往事与人生,她一直从容平静。那是一次美好而让人感动的经历。
周阳:入围决赛之后,我一直都没怎么上网。在决赛截稿前的两小时才看到通知,于是迅速写成了《CUTE GIRL》,绝对一气呵成。如果能多点时间修改,我觉得可以完成得更好,但这篇快速写就的文章里有着我最直接的情绪表达。
张秋萍:还记得闷在冷气房里,桌上堆满稿纸,写决赛命题文章《七月》的情景,彼时那种激情快要喷涌出来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30摄氏度的天气里手脚因兴奋而冰冰凉的。那种心情也只能在比赛中才能感受到吧。
潘瑶菁:其实回想起来,有一件颇不愉快的事。在决赛时,我的参赛文章超过了规定字数100多字,论坛里一名网友提出,不应授予我大奖。我马上重新编辑了,当然如果按照他的说法,这也是无效的。这个时候saizhangxt、小豚、诺、bluebird等选手都站出来替我说话,这些朋友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只是初赛时互相看了文章,他们只是单纯因为喜欢我的文字,而为我这个本是他们对手的人辩护。评委老师说的“会善待每一位选手”,也让我动容。所有的人,都那么真诚、善良。
她说,囡囡,你要把我告诉你的故事写成剧本,让那些漂亮的小姑娘去演,让她们也剪那种很短的头发,好看地走在月河边上。
——摘自庞鸿参赛作品《月河》
女子的生命,有时就像一场花的绽放。
其实每朵花的绽放,何尝不是最绝色的伤口。
盛开的那一日,就已经注定是凋谢的宿命。但只是为了在最美丽的时刻,等待一个人。
——摘自潘瑶菁参赛作品《花事了》
我们的温柔一刀
——得奖的奥秘
楼畅:之所以能得奖……应该是运气使然吧!我刚刚卡在第十名,倘若当时组委会临时起意改成“八大少年文豪大奖赛”或是“文学新星九人行”,我岂不是……多亏老师们英明伟大啊,呵呵。
李范绥:也许因为自己的风格和很多人不一样吧。不谦虚地说,也许自己还是有点文字功底,写的文章也还算有一定深度吧。
张秋萍:写了大家都能接受又比较特别的魔幻现实小说,对于人物情感拿捏比较细致。
厉嘉威:我想是因为我写作文体的独特性。在参赛选手里,我是唯一写科幻的,“物以稀为贵”吧。其实,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湖”,喜欢科幻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周阳:我总是近乎病态地希望品味到、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对于所经历的一切都绝对珍惜并且心存感激。
潘瑶菁:语言方面可能有点特色,对这个世界观察得比较细致,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所有人的善意是支持我一直走下去的力量。
“你认为我们地质学家会相信吗?地壳竟然就是一层蛋壳!”一个明显专注于地质学的人对生物学家怒目而视。
——摘自厉嘉威参赛作品《地心意识》
在快落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百货大楼里看电梯,数着里面上去的和下来的人群,猛地发现相差无几,就好像是每个人心头升起的快乐和落下的忧伤,总保持在约等于。
——摘自“空白”参赛作品《大时代》
迷恋上你的文字
——对手亦朋友
周阳:我对一个网名叫“空白”的选手印象很深,很神奇到今天我还记得这个名字(“空白”即李范绥——编者注)。总之当时把所有选手的文章都看了,最喜欢他的,那种LOMO照片的感觉,照片有些泛黄,但仍透着清新。如果我是评委就一定把大奖颁给他啦,哈哈。
李范绥:潘瑶菁同学有很强大的文学功底,满身的诗情画意。后来,我们还常常联系,谈着各自的梦想,北方的森林,西班牙,莫文蔚。而此刻各自在各自的海边,一南一北,各得其所地生活。希望我们都能快乐。
潘瑶菁:我印象最深的是庞鸿。她的作品很有场景感,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实在精到,语言也是我喜欢的,清新自然,就像汩汩流着的泉水。还有“空白”,诗化的语言和思想,对身边的世界有细腻的感触。
庞鸿:很喜欢潘瑶菁的文字,颁奖的时候看到她,是个文弱女生,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而又惺惺相惜。
张健: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厉嘉威,因为他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而且畅销。
厉嘉威: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健。我们曾一同代表浙江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海总决赛,最后我只得了一等奖,而他获得了特等奖。“十大写手”评选时,网上看到他参赛了,这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要“报仇”。我们双双进入决赛,结果最后我还是比他少了0.55分,到现在还有点不服气……
刚刚从母亲肚子中探出头的我第一个接触的不是护士温柔的双手,而是七月野蛮的热浪。但我无能为力,只能借号啕来抒发自己的郁闷和愤慨。
——摘自张健参赛作品《七月》
有句话一生不忘
——评委几多感人言
厉嘉威:评委王旭烽老师对我的两段评语让我受宠若惊。爸爸对我说,一个省作协副主席对你有这么高的评价,而且给出全场最高的95分,实在难得,你要好好努力!这一直激励着我不放弃科幻小说的创作,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庞鸿:王旭烽老师的表扬与鼓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而她的那句“希望在底层写作中看到庄严博大雄伟的场景和心灵”,我一直铭记在心,也是我在大学期间写下《刘大凡和她的同学们》《豆腐店三日》这两篇体现底层或小人物生活的文章的最深层动因。
周阳:步非烟!步非烟!步非烟!没想到她会出现在评委名单里,更没想到她把她的最高分给了我的《七月》,并且还在评语中引用了我文中的一句话表示认同,让我很感动啊!
潘瑶菁:王旭烽老师夸奖我“语感不错”,但也要我切记,“叙事者往往也会因为沉溺于语言的美感而消解了内容的”。我一直记得,并且在现在的创作中改正过来了。吴志翔老师提醒我,“仅有灵性是不够的,应该让自己感官和思想的触须向更深沉广大的人文和社会的土壤延伸”。这句评语对我影响很大,我渐渐明白,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是远远不够的,我已经在尝试把文字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
张秋萍:记不清原话了,但意思是不能脱离现实。以前总爱写一些虚的东西,太宠自己的小心思了,忘记了如果把它们全都扔回现实社会这个背景之中的话,很多情节是并不成立的。所以写作要体验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我以为墙壁里有只老鼠,我走近墙壁,拍了拍墙,声音一下子消失了。我很满意那只老鼠的识相,要知道,如果它继续发出那样令我生气的声音,我可能会马上砸开那面墙,并把一只猫放进去。
——摘自张秋萍参赛作品《网》
种豆南山荷锄归
——关于“收获”
慈琪:参加过很多比赛,但那是第一次通过网络参赛,第一次全程观摩自己文章被评审的过程,也看到很多同龄人是怎么写东西的。感觉……灰(非)常好,灰(非)常强大!
庄涵: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得到评委们的指点,他们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非常感谢他们能够用心地去点评我这些粗糙的文字。
李范绥: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自己的文字有了一个小小的美好的肯定,让我更有激情地在文学的路上骄傲地走下去。不对,是“文字”。
庞鸿: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与那么多人分享;认识了不少优秀的朋友;接触到了可爱而辛劳的编辑,成了好朋友;抱回了大奖,可以写进履历表的荣誉。总之,是人生一次难忘的经历。
厉嘉威:比赛是残酷的。看网友在网络上跟帖和评委们的评语,肯定自己的,心中飘飘然;说得不好听的,脸上挂不住也得看,你又没法删掉它。这也让我学会了忍受和坚持。
周阳:这个比赛让我开始相信“没有不可能”!因为我根本没想过会获奖,结果竟奇迹般地一步步走到最后成为“十佳”。这次经历之后,我开始勇于尝试一些自己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希望再渺茫的事,只要行动了,就会有成功的可能。
潘瑶菁: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现在还保持着联系,真心欣赏着对方的文字。也结识了《中学生天地》可爱的编辑,一直难以忘记金主编热情的拥抱……通过评委老师的评语,对比其他优秀的选手,我也知道了自己文字方面的缺陷。人和文章一样,都是需要慢慢成长的。我现在文风有所转变,跟那次比赛也有关联。我认为这个奖是我获得过的所有奖项里最有价值的。
当绿色的叶笛/吹奏原野的期待/鸟翅呼吸天空/莫笑啊,三月
——摘自庄涵参赛作品《三月的构思》
她所在的班级被我们称作“绝望5班”,因为帅哥榜TOP10前3位都是女生,男生都在5名开外,四五名分别是他们的历史老师和给他们班打扫卫生的大叔。
——摘自周阳参赛作品《CUTE GIRL》
没有一朵花完美
——关于“遗憾”
厉嘉威:最大的遗憾,说出来不怕让人笑话,就是没有战胜张健。
庄涵:比较遗憾的是参赛的两篇文章都是诗,很希望能够写写其他题材的文字。今年我还可以参赛吗?
潘瑶菁:与各位选手之间实际接触不多,有些甚至在颁奖典礼上也没能见面。有点遗憾。
李范绥:特别遗憾的,就是后来渐渐地与很多人没有了联系。或者,生活里很多人很多事就是这样,单单是经历过就足够美好。
周阳:没有遗憾!从进入“月度十佳”开始,一切就都是惊喜了,参加之前我并没有什么企图,因而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棒、很好、很完美的体验!
楼畅:听说奥运会得铜牌的比银牌更幸福,I Can’t agree with it more!我这个幸运的第十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吧,哈哈。
也许大家是太不喜欢他了,在电脑方面也不承认他,经常在他对着电脑焦头烂额时嘘他。后来有一天,当我帮老师打开电影时,也怎么打都打不开,台下却一片寂静。一片悲哀的对比油然而生。
——摘自楼畅参赛作品《怀念阿旺》
下一个谁的江湖
——给“后来人”的话
慈琪:第一,想参加就来参加,不要不敢喏!第二,不要故弄玄虚,坦率、真诚地写最适合自己的题材,如果为了流行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一味模仿他人或无病呻吟,那么胜出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庞鸿:加油!当你沉浸到这件事当中来的时候,你会觉得难以自拔。有时候,为了拿奖,倒不如让自己觉得是为了写作——一样的诚恳与迫切的心态。这才是比赛的意义。
张秋萍:一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即便在许许多多的作品之中也能被一眼看到。
潘瑶菁:视野要广阔,不要太狭隘和局限于自己的小情小调。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
楼畅:祝你们好运!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准备,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要学某些“过来人”临阵磨枪的劣迹,晚上赶稿赶到11点……还有就是,初中时多参加这些活动是非常有益的,以后要是上了一个“地狱”般的高中,恐怕就不太有机会了……
庄涵:希望我们一起爱生活,爱阅读,爱写作,爱自己所爱的事物。
阿拉丁神灯中的精灵拥有最强大的魔力,可以满足主人的一切愿望,但有的小精灵却只能给森林中的蘑菇松松土,十分辛苦地将大树上应该掉落的枯叶提前摇下来,乘着风飘荡。
——摘自慈琪参赛作品《糊涂精灵糊涂愿》
下一个谁的江湖?第二届“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评选,邀你“论剑”钱塘江畔……
不,这不是“论剑”,这是一个盛大的派对,这是一场青春的约会,舞台已经搭好,灯光已经亮起,音乐开始飘扬……
现在,该你上场了!
那个枝条悄然探出新叶的时节,在《中学生天地》杂志的封二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寻人启事”——寻找青春文学新势力!
之后的三个多月里,上千名中学生纷纷在《中学生天地》的BBS上登场亮相,共发布了数千篇风格各异的作品。7月,“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脱颖而出。
现在,第二届“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评选活动又将启幕。赶在又一股“青春文学新势力”呼啸而来之前,让我们循着来路,去回访那10位在2008年获此殊荣的文学少年,倾听他们的回忆、感触以及想对“后来人”——也许就是你——说的话。
张秋萍:参赛时为嘉兴一中高二学生,目前是上海金融学院大一学生。
慈琪:参赛时为温州中学高二学生,目前是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大一学生,忙着复习、写作业、对付约稿……(“谁说大学很悠闲的?”慈琪说。)
庞鸿:参赛时网名为“跳小姐”,嘉兴一中高三学生,目前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戏剧文学。
周阳:参赛时网名为“小豚”,杭州高级中学高一学生,目前正在准备高考。
潘瑶菁:参赛时为德清一中高二学生,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现在有大量的时间可用于阅读、写作和出行。”潘瑶菁说。)
李范绥:参赛时网名为“空白”,上虞春晖中学高三学生,目前就读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这里是个有天有海有云的地方,抬头看苍白的天空总有种灵魂的自在自由。我很努力地学着我的英、德双语。现在总感觉没有什么闲暇与心情去写些什么了,但还是做着我斑斓的梦。”李范绥说。)
张健:参赛时为富阳永兴中学初二学生,目前就读于富阳中学。
厉嘉威:参赛时为上虞实验中学初二学生,目前是上虞春晖中学高一学生。
庄涵:参赛时为苍南县新星学校初一学生,目前就读于苍南县灵溪一中。
楼畅:参赛时为富阳永兴中学初二学生,目前就读于富阳中学。(“在实验班里混日子,成绩不能和前几名的‘神兽’们相提并论,逆水行舟还是绰绰有余的。”楼畅说。)
一起走过的时光
——难忘的点滴
李范绥:记得那时候是学校通知有这样一个比赛,然后我就在亲爱的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最难忘的就是每天去二楼老师的办公室发帖、回帖,看其他选手的文章。那样悠闲的片刻,自在的时光,以及和老师、朋友们一起为一个目标努力的场景至今仍让我怀念。
庞鸿:为了写《月河》,而与故事的女主人公原型——我的小姨促膝长谈。谈到往事与人生,她一直从容平静。那是一次美好而让人感动的经历。
周阳:入围决赛之后,我一直都没怎么上网。在决赛截稿前的两小时才看到通知,于是迅速写成了《CUTE GIRL》,绝对一气呵成。如果能多点时间修改,我觉得可以完成得更好,但这篇快速写就的文章里有着我最直接的情绪表达。
张秋萍:还记得闷在冷气房里,桌上堆满稿纸,写决赛命题文章《七月》的情景,彼时那种激情快要喷涌出来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30摄氏度的天气里手脚因兴奋而冰冰凉的。那种心情也只能在比赛中才能感受到吧。
潘瑶菁:其实回想起来,有一件颇不愉快的事。在决赛时,我的参赛文章超过了规定字数100多字,论坛里一名网友提出,不应授予我大奖。我马上重新编辑了,当然如果按照他的说法,这也是无效的。这个时候saizhangxt、小豚、诺、bluebird等选手都站出来替我说话,这些朋友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只是初赛时互相看了文章,他们只是单纯因为喜欢我的文字,而为我这个本是他们对手的人辩护。评委老师说的“会善待每一位选手”,也让我动容。所有的人,都那么真诚、善良。
她说,囡囡,你要把我告诉你的故事写成剧本,让那些漂亮的小姑娘去演,让她们也剪那种很短的头发,好看地走在月河边上。
——摘自庞鸿参赛作品《月河》
女子的生命,有时就像一场花的绽放。
其实每朵花的绽放,何尝不是最绝色的伤口。
盛开的那一日,就已经注定是凋谢的宿命。但只是为了在最美丽的时刻,等待一个人。
——摘自潘瑶菁参赛作品《花事了》
我们的温柔一刀
——得奖的奥秘
楼畅:之所以能得奖……应该是运气使然吧!我刚刚卡在第十名,倘若当时组委会临时起意改成“八大少年文豪大奖赛”或是“文学新星九人行”,我岂不是……多亏老师们英明伟大啊,呵呵。
李范绥:也许因为自己的风格和很多人不一样吧。不谦虚地说,也许自己还是有点文字功底,写的文章也还算有一定深度吧。
张秋萍:写了大家都能接受又比较特别的魔幻现实小说,对于人物情感拿捏比较细致。
厉嘉威:我想是因为我写作文体的独特性。在参赛选手里,我是唯一写科幻的,“物以稀为贵”吧。其实,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湖”,喜欢科幻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周阳:我总是近乎病态地希望品味到、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对于所经历的一切都绝对珍惜并且心存感激。
潘瑶菁:语言方面可能有点特色,对这个世界观察得比较细致,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所有人的善意是支持我一直走下去的力量。
“你认为我们地质学家会相信吗?地壳竟然就是一层蛋壳!”一个明显专注于地质学的人对生物学家怒目而视。
——摘自厉嘉威参赛作品《地心意识》
在快落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百货大楼里看电梯,数着里面上去的和下来的人群,猛地发现相差无几,就好像是每个人心头升起的快乐和落下的忧伤,总保持在约等于。
——摘自“空白”参赛作品《大时代》
迷恋上你的文字
——对手亦朋友
周阳:我对一个网名叫“空白”的选手印象很深,很神奇到今天我还记得这个名字(“空白”即李范绥——编者注)。总之当时把所有选手的文章都看了,最喜欢他的,那种LOMO照片的感觉,照片有些泛黄,但仍透着清新。如果我是评委就一定把大奖颁给他啦,哈哈。
李范绥:潘瑶菁同学有很强大的文学功底,满身的诗情画意。后来,我们还常常联系,谈着各自的梦想,北方的森林,西班牙,莫文蔚。而此刻各自在各自的海边,一南一北,各得其所地生活。希望我们都能快乐。
潘瑶菁:我印象最深的是庞鸿。她的作品很有场景感,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实在精到,语言也是我喜欢的,清新自然,就像汩汩流着的泉水。还有“空白”,诗化的语言和思想,对身边的世界有细腻的感触。
庞鸿:很喜欢潘瑶菁的文字,颁奖的时候看到她,是个文弱女生,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而又惺惺相惜。
张健: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厉嘉威,因为他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而且畅销。
厉嘉威: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健。我们曾一同代表浙江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海总决赛,最后我只得了一等奖,而他获得了特等奖。“十大写手”评选时,网上看到他参赛了,这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要“报仇”。我们双双进入决赛,结果最后我还是比他少了0.55分,到现在还有点不服气……
刚刚从母亲肚子中探出头的我第一个接触的不是护士温柔的双手,而是七月野蛮的热浪。但我无能为力,只能借号啕来抒发自己的郁闷和愤慨。
——摘自张健参赛作品《七月》
有句话一生不忘
——评委几多感人言
厉嘉威:评委王旭烽老师对我的两段评语让我受宠若惊。爸爸对我说,一个省作协副主席对你有这么高的评价,而且给出全场最高的95分,实在难得,你要好好努力!这一直激励着我不放弃科幻小说的创作,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庞鸿:王旭烽老师的表扬与鼓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而她的那句“希望在底层写作中看到庄严博大雄伟的场景和心灵”,我一直铭记在心,也是我在大学期间写下《刘大凡和她的同学们》《豆腐店三日》这两篇体现底层或小人物生活的文章的最深层动因。
周阳:步非烟!步非烟!步非烟!没想到她会出现在评委名单里,更没想到她把她的最高分给了我的《七月》,并且还在评语中引用了我文中的一句话表示认同,让我很感动啊!
潘瑶菁:王旭烽老师夸奖我“语感不错”,但也要我切记,“叙事者往往也会因为沉溺于语言的美感而消解了内容的”。我一直记得,并且在现在的创作中改正过来了。吴志翔老师提醒我,“仅有灵性是不够的,应该让自己感官和思想的触须向更深沉广大的人文和社会的土壤延伸”。这句评语对我影响很大,我渐渐明白,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是远远不够的,我已经在尝试把文字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
张秋萍:记不清原话了,但意思是不能脱离现实。以前总爱写一些虚的东西,太宠自己的小心思了,忘记了如果把它们全都扔回现实社会这个背景之中的话,很多情节是并不成立的。所以写作要体验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我以为墙壁里有只老鼠,我走近墙壁,拍了拍墙,声音一下子消失了。我很满意那只老鼠的识相,要知道,如果它继续发出那样令我生气的声音,我可能会马上砸开那面墙,并把一只猫放进去。
——摘自张秋萍参赛作品《网》
种豆南山荷锄归
——关于“收获”
慈琪:参加过很多比赛,但那是第一次通过网络参赛,第一次全程观摩自己文章被评审的过程,也看到很多同龄人是怎么写东西的。感觉……灰(非)常好,灰(非)常强大!
庄涵: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得到评委们的指点,他们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非常感谢他们能够用心地去点评我这些粗糙的文字。
李范绥: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自己的文字有了一个小小的美好的肯定,让我更有激情地在文学的路上骄傲地走下去。不对,是“文字”。
庞鸿: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与那么多人分享;认识了不少优秀的朋友;接触到了可爱而辛劳的编辑,成了好朋友;抱回了大奖,可以写进履历表的荣誉。总之,是人生一次难忘的经历。
厉嘉威:比赛是残酷的。看网友在网络上跟帖和评委们的评语,肯定自己的,心中飘飘然;说得不好听的,脸上挂不住也得看,你又没法删掉它。这也让我学会了忍受和坚持。
周阳:这个比赛让我开始相信“没有不可能”!因为我根本没想过会获奖,结果竟奇迹般地一步步走到最后成为“十佳”。这次经历之后,我开始勇于尝试一些自己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希望再渺茫的事,只要行动了,就会有成功的可能。
潘瑶菁: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现在还保持着联系,真心欣赏着对方的文字。也结识了《中学生天地》可爱的编辑,一直难以忘记金主编热情的拥抱……通过评委老师的评语,对比其他优秀的选手,我也知道了自己文字方面的缺陷。人和文章一样,都是需要慢慢成长的。我现在文风有所转变,跟那次比赛也有关联。我认为这个奖是我获得过的所有奖项里最有价值的。
当绿色的叶笛/吹奏原野的期待/鸟翅呼吸天空/莫笑啊,三月
——摘自庄涵参赛作品《三月的构思》
她所在的班级被我们称作“绝望5班”,因为帅哥榜TOP10前3位都是女生,男生都在5名开外,四五名分别是他们的历史老师和给他们班打扫卫生的大叔。
——摘自周阳参赛作品《CUTE GIRL》
没有一朵花完美
——关于“遗憾”
厉嘉威:最大的遗憾,说出来不怕让人笑话,就是没有战胜张健。
庄涵:比较遗憾的是参赛的两篇文章都是诗,很希望能够写写其他题材的文字。今年我还可以参赛吗?
潘瑶菁:与各位选手之间实际接触不多,有些甚至在颁奖典礼上也没能见面。有点遗憾。
李范绥:特别遗憾的,就是后来渐渐地与很多人没有了联系。或者,生活里很多人很多事就是这样,单单是经历过就足够美好。
周阳:没有遗憾!从进入“月度十佳”开始,一切就都是惊喜了,参加之前我并没有什么企图,因而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棒、很好、很完美的体验!
楼畅:听说奥运会得铜牌的比银牌更幸福,I Can’t agree with it more!我这个幸运的第十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吧,哈哈。
也许大家是太不喜欢他了,在电脑方面也不承认他,经常在他对着电脑焦头烂额时嘘他。后来有一天,当我帮老师打开电影时,也怎么打都打不开,台下却一片寂静。一片悲哀的对比油然而生。
——摘自楼畅参赛作品《怀念阿旺》
下一个谁的江湖
——给“后来人”的话
慈琪:第一,想参加就来参加,不要不敢喏!第二,不要故弄玄虚,坦率、真诚地写最适合自己的题材,如果为了流行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一味模仿他人或无病呻吟,那么胜出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庞鸿:加油!当你沉浸到这件事当中来的时候,你会觉得难以自拔。有时候,为了拿奖,倒不如让自己觉得是为了写作——一样的诚恳与迫切的心态。这才是比赛的意义。
张秋萍:一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即便在许许多多的作品之中也能被一眼看到。
潘瑶菁:视野要广阔,不要太狭隘和局限于自己的小情小调。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
楼畅:祝你们好运!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准备,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要学某些“过来人”临阵磨枪的劣迹,晚上赶稿赶到11点……还有就是,初中时多参加这些活动是非常有益的,以后要是上了一个“地狱”般的高中,恐怕就不太有机会了……
庄涵:希望我们一起爱生活,爱阅读,爱写作,爱自己所爱的事物。
阿拉丁神灯中的精灵拥有最强大的魔力,可以满足主人的一切愿望,但有的小精灵却只能给森林中的蘑菇松松土,十分辛苦地将大树上应该掉落的枯叶提前摇下来,乘着风飘荡。
——摘自慈琪参赛作品《糊涂精灵糊涂愿》
下一个谁的江湖?第二届“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评选,邀你“论剑”钱塘江畔……
不,这不是“论剑”,这是一个盛大的派对,这是一场青春的约会,舞台已经搭好,灯光已经亮起,音乐开始飘扬……
现在,该你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