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提出地理问题的方法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地理问题的内涵出发,结合地理学家最基本的思维逻辑、地理学科常见的思维方法和高中阶段应树立的基本地理观点,详细的讨论了提出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地理问题 地理思维 地理观点 方法
  这里探讨的地理问题不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或障碍,而是指学生像地理学家那样,用地理“算子”(地理学思维的视角、规则和程序),对某一个客观情形进行观察、分析,进而创造性的提出地理问题。
  一、地理“算子”与地理问题
  本文认为地理“算子”主要包括地理学家最基本的思维逻辑、地理学科常见的思维方法和高中阶段应树立的基本地理观点。
  1、地理学家的基本思维逻辑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学家研究地球表面事物的六个方面: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么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从这六大问题上看,地理学家的逻辑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及其分布、发生的过程、与其他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对人类的影响及其如何更好的利于人类。基于此,袁孝亭教授据此将地理问题分为六大类:有关地理位置的问题;有关空间有序性的问题;有关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与区域差异的问题;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问题;有关地理因果联系的问题;有关空间联系的问题。
  2、地理学科常见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个体处理外界信息时的心理活动策略。地理学科最常见的思维方法有:地理索因,如“它缘何如此?”;地理比较,如“它在A地和B地有何异同?”;地理推理,如“它应当如何”;地理想象,如“假如……它会如何?”等。这四种思维方法为我们提出地理问题提供了思路:一是用地理索因的方法探究地理事物、现象发生、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二是用地理比较的方法寻求各种地理差异,即使是极小空间内更深层次的微小差异,当然也包括追寻差异背后统一的地理规律;三是用推理的方法断言未知空间或将来时间的发生的事情;四是用地理想象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策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更好的行动。
  3、地理学科的基本观点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指出:地理观点是解释经验、事件、地方、人物、文化和自然环境意义的许多方式中的一种见解。它为人们提出、回答、识别和解决地理问题以及评价可能产生的后果,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 。袁孝亭教授认为:高中地理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建立的地理观点有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因地制宜观点 。这些基本观点及其蕴含的基本原则都能为我们提出地理问题提供若干视角,比如在可持续发展观点和公平补偿性原则的指导下就能提出“如何实现人地和谐相处?”、“人口应该如何健康发展?”、“破坏的自然环境如何得到补偿”等方面的问题。
  二、地理现象到地理问题
  提出地理问题的实质其实是用地理“算子”对地理现象中蕴含的“地理矛盾”进行整合的结果。
  1、蕴含于地理现象中的“地理矛盾”
  用地理“算子”去观察地理现象,就会发现地理现象中包含很多实质地理矛盾,它是地理事物本身的客观差异、变化以及个体思维对它的真实反映。具体而言:一是空间或时间尺度上的地理差异,以气候为例,不同区域的气候会不同,同一区域的气候也会随时间而变化;二是地理演化过程中的矛盾,是指地理过程千变万化,一个地理事物可能随时打破它原有的发展规律,它以前如何发展并不代表将来也会完全如此的发展,人们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准确判断事物未来的状态,正如人们不能精确预测天气现象或地震的发生一样;三是地理特征、地理观点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矛盾,是指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会在同一个地理事物身上表现出来,如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会同时在降水这个地理要素身上体现出来。
  2、例举地理问题的生成
  以上文列举的三类地理实质矛盾为例,运用地理索因、地理比较、地理推理、地理想象等思维方式来提出地理问题。
  首先,关于地理差异,还以气候差异为例,若发现了A地和B地存在气候差异之后,运用索因方式,提出为什么A地的气候不同于B地;运用比较的方式提出A地和B地的气候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运用推理方式,提出A地和B地气候差异是否存在于它和C地之间;运用想象的方法,提出假如A地变成了B地一样的气候,情况会如何。假使想进一步寻求地域气候的差异性则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其次,关于地理演化过程,运用索因方式,提出为什么A事物如此发展;运用比较的方式,提出A事物和B事物的发生、发展有何不同;运用推理方式,提出A事物将如何发展;运用想象的方法,提出A条件下B事物将如何发展。假使想进一步寻求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则也会产生更多的地理问题。
  最后,当矛盾的地理观点在某个地理现象上体现的时候,运用索因方式,提出它为什么如此;运用比较的方式,提出同样的状况会不会出现在其它相似的地理事物身上;运用推理方式,提出该事物将来会怎样;运用想象的方法,提出假若地理事物只在矛盾体一个方面的影响下会怎样。
  其实,矛盾体总在向平衡点发展,若追求这个平衡点,也可以产生一些地理问题。例如中国人口问题,一方面环境保护要求降低人口出生率以减轻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求提高人口出生率,寻找人口发展的平衡点就可提出“人口出生率保持在什么水平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另外,还有许多地理观点或地理原则可供提出问题,它们遵循同样的方法。比如把地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当作问题的目标,联系地理事物,使用特定的思维方法就可提出:如何使人口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 2003(10).
  [2]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作者单位:顺德区均安中学)
其他文献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指出,“渝东南地区既面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也承担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武隆县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期刊
多年以后,有人跟我提起,“你还留在我大学时代的记忆里,是那段时间的一部分,我记得你写下的文字,记得在宿舍里读过你编的小报,记得你在活动中发言的样子”,如此这般,等等,等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都觉得无所适从、无处下笔。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源于学生对于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认为作文是一项高难度的思维创造,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该怎样写。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这似乎很简单,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深恶
期刊
本文主要就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措施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然而长兴县虹星桥镇刘井村村委会原主任叶先成却动起了歪脑筋,以代为保管村民陈某低保补助银行卡和代办取款业务为由,将陈某多年累计的1.3万
期刊
【摘 要】当前,高中生每写一次作文就像“文化苦旅”。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大多数的学生怕写作文;师生认为作文不用教。破解决高中作文教学困境,让生活走进写作,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增加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批改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自觉修改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师;学生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
痛风,在医学上被定义为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出现单一关节的急性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尿酸盐形成痛风石沉积,以及痛
亲爱的爸爸:rn给您写信,是因为这段时间遇到了令我左右为难的事.班上我最好的两个明友A君和佳琪闹别扭了,而且闹得很凶.A君那天对我说,不让我和佳琪玩了,否则就和我绝交.如果
期刊
新时期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现如今已经是整个供电企业务必加强重视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