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i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养成创新精神的一大要素,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通过具体例子探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古语云:“學起于思,思其于疑”。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求知欲、创造性往往是从“质疑”,也就是提问题开始。
  学生提问题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会不会提问题体现了学生求知的能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很会提问题,而有的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或者提的问题总是“没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与平时是否会提出问题、提高高质量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特别重视。
  针对学生不会提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
  一、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
  不管是课内还是在课外,只要有对物理现象或作业练习中有问题,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来。例如,我在进行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粗浅的,很“愚蠢”的,我们也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力求建筑答案。
  二、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是在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后,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就是因为他对身边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观察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思考这个现象,提出问题,进而是解决问题的。
  三、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
  在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中,不管是“验证”实验还是“探索”实验,都有许多现象可以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实验现象,里面很可能蕴藏着深远的物理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里面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重大发现的例子。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所以他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伦琴把它起名为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许多科学家,都是象这样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四、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
  逆向思维,即是突破思维定势,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综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许多科学家的逆向思维在科学探索中提出的问题,都有伟大的发现。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他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又如在讲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时,教师可作一个演示:将两只分别标有“220V、100W”和“220V、15W”字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两只灯泡的实际亮度。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似乎应该是“220V、100W”的灯亮一些。演示实验在白天进行,实际观察时是“220V、15W”的灯亮,而“220V、100W”的灯泡几乎看不到发光。此时学生有的目不转睛,有的还小声议论,思维十分活跃。这时教师一改解释实验现象的做法,而是围绕着是“220V、100W”的灯泡灯丝断了,还是“220V、15W”的灯泡实际功率大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抢答”。学生从“看”到“想”,进行抢答,不仅从直观启发中掌握了知识,也使思维的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由于逆向思维改变了人们探索和认识事物的常规思维定势,因而比较容易引发超常的思维和效应,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种“反过来想一想”的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作为他们思维的范例,并且在授课和做习题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从反方向思考问题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探索思考和想象,我们的创造思维就会时时充满活力,我们的创造实践就会硕果累累。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现代基础教育才有蓬勃的生机,才能真正提高质量,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优秀后备人才。
  
  (作者单位: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应大力提倡。”它力求改变的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形成,忽视学生非能力因素的形成、学习品质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教学中自觉遵循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课外实践活动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循环具体的内涵包括四个阶段:P( PLAN)一计划;D(Do)一执行;C(CHECK)一检查;A(Action)一处理。PDCA循环原本是用于商品质量管理,PDCA循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其内在的科学合理性,但是PDCA循环是否可以移花接木到现代家庭教育中呢?如何将PDCA循环与家庭教育有效的衔接融合,发挥其神奇的功效?这是一个值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Through analyzing the near-field hydrophone records of the airgun experiment in the Jiemian reservoir,Fujian,we study the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airgu
期刊
一、前言  作为对传统教育忽视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在教学中丧失发言权的批判,上世纪六十年代,情感教学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如何将情感教学理论在实践上付诸于实现已经成为许多当代教学论专家不断探讨的问题。针对体育学院学生基础差、厌学及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从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理论以期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克服重重障碍已经成为体育院校英语教学工作者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步伐越来越大,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学校和学生对峙公堂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学生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事件更是不胜枚举。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的6月下旬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时间,此时,不仅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都在为了自身和家庭的未来而努力,数以千计的高校更是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源争夺战。在考生及家长看来,能够凭借考生的分数争取读一个好一些的大学,上一个好
主位推进自提出以来,逐渐发展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不仅研究其的模式特点及发展,更为广泛的研究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主位推进对阅读、写作、翻译、语篇分析等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我国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即口语和听力的研究还较少,这需要学界的研究者进一步研究。  一、主位推进相关概念  主位推进概念的首次现世,是由Danes(坦尼斯)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语篇的所有信息的发展中,
项目工程的独立性决定了一个项目管理即为一次性的活动,即从开始立项到最后完工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工程项目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涉及的人、事、物都比较繁杂,因此在长期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