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建筑专业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将该方法应用于中职建筑教学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中职建筑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43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任务驱动法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存在的,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知识点。学习与任务的统一并非是将它们杂乱地拼凑在一起,而应该是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构建起一个合理的系统,然后将知识通过任务一一渗透,在这个系统里,没有主次之分。知识、任务是这个系统中主要的组成成分,不管缺少了谁,这个系统都不是完整的。中职建筑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在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能够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能够消除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并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和积极。在任务驱动法的引导下,许多复杂的知识点也会在任务的引领下分成若干个简单的知识点,从而使学习内容变得相对简单。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充当着教学引导者的角色,由于中职建筑教学内容是以理论为主,这就导致教学的生动性不足,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能够使学生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统一继而去学习建筑知识,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任务的引领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职建筑教学内容更倾向于理论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上来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任务驱动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中职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定任务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包括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在实施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设计任务为切入点,即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生活化的学习任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设计任务的实现。同时,第二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其中,学生在分析研究实施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升专业综合技能。
(二)在任务的引领下要求学生自制模型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所学习的建筑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重点对建筑结构教学板块内容进行讲解。由于很多建筑结构十分抽象,层次性以及立体形态较为复杂,因此一味地让学生借助图片或文字来观察、掌握建筑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制模型,从而深化学生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
如在“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组合形体以及基本形体”的建筑结构教学中,我在备课中准备了铁丝、钢尺、硬纸板、木条以及美工刀等一系列制作材料,在建筑结构的授课中引导学生将木条作为析架,梁、柱等线形构件则通过铁丝来制作。与此同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所布置的任务是要求学生自行手动制作建筑模型。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制模型的过程中就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技术以及操作技能,这对中职建筑教学效果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在任务的引领下强化实践训练
中职建筑教学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是作为基础存在的,实践教学旨在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教师要予以同等重视,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对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所布置任务的实用性,在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构建、施工工艺以及分布工程的讲解中可以依据图纸模型来实现,并带领学生参观建筑实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十分高效地完成任务。如在建筑课程的应力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工程设计中,对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施工管理、投招标、施工、设计以及预算等多方面内容,并采取实地讲授、实施任务的方式来进行实践训练。即使条件不允许,无法实地讲授,教师也要借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使任务更加生活化,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建筑专业知识。
(四)在任务的引领下导入多媒体课件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为了使任务驱动法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促使学生完成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文件、声音以及图片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如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我经常给学生布置用CAD软件制作绘图作业的任务,这样,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就能够深入认识建筑结构。不仅如此,CAD制图水平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绘画专业技能,这对其日后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结语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任务引领下的实践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了社会的需求,这对于学生日后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从而使中职建筑教学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徐浩.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258.
[2] 刘欢欢.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简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8):171.
[3] 乔圣国.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壇,2016(28):205-206.
[4] 诸慧君.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5(6):61.
[责任编辑 房晓伟]
关键词:任务驱动;中职建筑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43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任务驱动法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存在的,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知识点。学习与任务的统一并非是将它们杂乱地拼凑在一起,而应该是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构建起一个合理的系统,然后将知识通过任务一一渗透,在这个系统里,没有主次之分。知识、任务是这个系统中主要的组成成分,不管缺少了谁,这个系统都不是完整的。中职建筑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在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能够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能够消除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并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和积极。在任务驱动法的引导下,许多复杂的知识点也会在任务的引领下分成若干个简单的知识点,从而使学习内容变得相对简单。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充当着教学引导者的角色,由于中职建筑教学内容是以理论为主,这就导致教学的生动性不足,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能够使学生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统一继而去学习建筑知识,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任务的引领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职建筑教学内容更倾向于理论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上来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任务驱动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中职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定任务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包括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在实施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设计任务为切入点,即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生活化的学习任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设计任务的实现。同时,第二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其中,学生在分析研究实施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升专业综合技能。
(二)在任务的引领下要求学生自制模型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所学习的建筑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重点对建筑结构教学板块内容进行讲解。由于很多建筑结构十分抽象,层次性以及立体形态较为复杂,因此一味地让学生借助图片或文字来观察、掌握建筑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制模型,从而深化学生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
如在“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组合形体以及基本形体”的建筑结构教学中,我在备课中准备了铁丝、钢尺、硬纸板、木条以及美工刀等一系列制作材料,在建筑结构的授课中引导学生将木条作为析架,梁、柱等线形构件则通过铁丝来制作。与此同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所布置的任务是要求学生自行手动制作建筑模型。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制模型的过程中就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技术以及操作技能,这对中职建筑教学效果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在任务的引领下强化实践训练
中职建筑教学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是作为基础存在的,实践教学旨在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教师要予以同等重视,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对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所布置任务的实用性,在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构建、施工工艺以及分布工程的讲解中可以依据图纸模型来实现,并带领学生参观建筑实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十分高效地完成任务。如在建筑课程的应力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工程设计中,对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施工管理、投招标、施工、设计以及预算等多方面内容,并采取实地讲授、实施任务的方式来进行实践训练。即使条件不允许,无法实地讲授,教师也要借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使任务更加生活化,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建筑专业知识。
(四)在任务的引领下导入多媒体课件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为了使任务驱动法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促使学生完成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文件、声音以及图片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如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我经常给学生布置用CAD软件制作绘图作业的任务,这样,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就能够深入认识建筑结构。不仅如此,CAD制图水平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绘画专业技能,这对其日后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结语
在中职建筑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任务引领下的实践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了社会的需求,这对于学生日后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从而使中职建筑教学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徐浩.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258.
[2] 刘欢欢.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简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8):171.
[3] 乔圣国.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壇,2016(28):205-206.
[4] 诸慧君.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5(6):61.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