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经来潮是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此期生理、心理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围经期心身综合征就是一种在少女中经常发生的心身疾病。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乏力、抑郁、头痛、乳房肿痛、腰腹酸痛。为了解女中专生月经期间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生活质量,我们于2004年10月对南召县卫生职业中专304名女中专生进行了调查。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2004年南召县卫生职业中专在校女生。在一、二、三3个年级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样本304例。调查采用不计名问卷式多种选择答卷,要求被调查者实事求是地填写。试题应答率为100%。
结 果
首次月经的年龄分布及其心理反应:本次调查的304名学生全部月经来潮。月经初期年龄11~17岁,平均11.80~15.80岁。
对首次月经的反应:52.30%的学生表现为惊惶;39.81%的学生表现为不惊惶;7.89%的学生表现为无所谓。出现首次月经后,有54.28%的学生求教于母亲;7.57%的学生求教于同学;4.28%的学生求教于其他年长同性;0.03%的学生求教于老师;33.20%的学生不向任何人求教。
在月经出血前的反应:有47%的学生感到下腹痛;有48%的学生感到腰酸痛;有39%的学生感到乳房胀痛;有70%的学生感到困倦情绪不佳;有5%的学生感到头痛。3个年级的构成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在月经期的反应:有61%的学生感到下腹痛;有16%的学生感到恶心、呕吐无食欲;有67%的学生感到烦躁、困倦、记忆力下降;有38%的学生感到怕冷;3个年级出现反应的构成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月经周期与情绪变化的时间关系:有40.46%的学生感到月经期情绪波动最大;有35.33%的学生是在经前1~3天;有16.78%的学生是在经前1周;有5.59%的学生是在经后1~3天;有1.64%的学生是在经后1周。
月经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有87%的学生认为应该注意保暖、防感冒;有88%的学生认为应该勤换内裤;有80%的学生认为月经期应适量运动;有88%的学生认为应忌吃生冷刺激食品。
讨 论
应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本次调查304名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为11.80~15.80岁,较1989年杭州大中专975名学生月经来潮初潮平均年龄12.13~16.77%岁提前[1]。与国内外有关调查表明青春期性成熟的年龄均有提前的趋势相一致。
本次调查显示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发展不平衡。有许多学生在月经初潮前并不了解有关的生理卫生知识,以致月经初潮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对此感到惊惶。因此,应对青少年进行适量的性生理及性心理教育,以便他们在性成熟发育到来时不致于产生困惑。应发挥家庭的作用,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性教育,可受到良好的效果。
加强月经期心理、生理保健,预防围经期心身综合征:本次调查女中专生月经出血前的反应、月经期间的反应和月经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在围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月经心理与生理卫生教育是必要的[2]。使女青年了解围经期的正常身心反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消除恐惧和无助感,打消負性反应的循环链,以预防围经期心身综合征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利平.杭州975名女学生月经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1993.
2 刘涛,主编.实用心身医学.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269.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2004年南召县卫生职业中专在校女生。在一、二、三3个年级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样本304例。调查采用不计名问卷式多种选择答卷,要求被调查者实事求是地填写。试题应答率为100%。
结 果
首次月经的年龄分布及其心理反应:本次调查的304名学生全部月经来潮。月经初期年龄11~17岁,平均11.80~15.80岁。
对首次月经的反应:52.30%的学生表现为惊惶;39.81%的学生表现为不惊惶;7.89%的学生表现为无所谓。出现首次月经后,有54.28%的学生求教于母亲;7.57%的学生求教于同学;4.28%的学生求教于其他年长同性;0.03%的学生求教于老师;33.20%的学生不向任何人求教。
在月经出血前的反应:有47%的学生感到下腹痛;有48%的学生感到腰酸痛;有39%的学生感到乳房胀痛;有70%的学生感到困倦情绪不佳;有5%的学生感到头痛。3个年级的构成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在月经期的反应:有61%的学生感到下腹痛;有16%的学生感到恶心、呕吐无食欲;有67%的学生感到烦躁、困倦、记忆力下降;有38%的学生感到怕冷;3个年级出现反应的构成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月经周期与情绪变化的时间关系:有40.46%的学生感到月经期情绪波动最大;有35.33%的学生是在经前1~3天;有16.78%的学生是在经前1周;有5.59%的学生是在经后1~3天;有1.64%的学生是在经后1周。
月经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有87%的学生认为应该注意保暖、防感冒;有88%的学生认为应该勤换内裤;有80%的学生认为月经期应适量运动;有88%的学生认为应忌吃生冷刺激食品。
讨 论
应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本次调查304名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为11.80~15.80岁,较1989年杭州大中专975名学生月经来潮初潮平均年龄12.13~16.77%岁提前[1]。与国内外有关调查表明青春期性成熟的年龄均有提前的趋势相一致。
本次调查显示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发展不平衡。有许多学生在月经初潮前并不了解有关的生理卫生知识,以致月经初潮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对此感到惊惶。因此,应对青少年进行适量的性生理及性心理教育,以便他们在性成熟发育到来时不致于产生困惑。应发挥家庭的作用,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性教育,可受到良好的效果。
加强月经期心理、生理保健,预防围经期心身综合征:本次调查女中专生月经出血前的反应、月经期间的反应和月经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在围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月经心理与生理卫生教育是必要的[2]。使女青年了解围经期的正常身心反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消除恐惧和无助感,打消負性反应的循环链,以预防围经期心身综合征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利平.杭州975名女学生月经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1993.
2 刘涛,主编.实用心身医学.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