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教会的揭露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oo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伪君子》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经典作品,莫里哀以他醇熟的古典主义创作手法和对社会深刻的思考成功地塑造了伪君子形象——答尔丢夫。戏剧讲述了答尔丢夫和奥尔恭一家人的矛盾冲突,并有各个不同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这部喜剧极度讽刺了教会僧侣,揭露和鞭挞了教会的虚伪与丑恶。成为世界喜剧史上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答尔丢夫;情节发展;古典主义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
  一、坎坷的演出历程
  《伪君子》在演出过程中受到过多重阻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莫里哀创作的矛头指向教会和上流社会的虚伪和丑陋。“十七世纪初期,法国天主教不仅以公开的形式支配着社会生活,同时还以隐蔽的方式进行罪恶活动。以大主教和王太后安纳为首的许多王公贵族、高级僧侣,成帮结伙组了‘圣体会’。它以‘慈善事业’为幌子进行活动。它的许多成员伪装成虔诚的教士,良心教师,渗入居民家里,侦探,监视居民的言行,实际上是担负着政治警察的职能。”[1]P1教会势力披上宗教的外衣宣扬禁欲主义,限制人的个性发展已达到绝对控制的目的。由于《伪君子》戳穿了皇宫和教会的黑暗目的,戳痛了专制统治者的内心,在演出时才会遭到反对,压制和禁演。而这也从侧面展现出莫里哀深入到社会最真实的层面,将现实的丑恶和不堪如实展现,因此剧作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民主倾向。
  二、逐步向前发展的情节
  《伪君子》是按照古典主义原则进行的创作。全剧共分五幕。第一幕介绍主要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为戏剧的矛盾冲突做了铺垫。剧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答丢夫,奥尔恭和他的母亲柏奈尔夫人。另一组是女仆桃丽娜,奥尔恭的妻子欧米尔和他的女儿玛利亚娜,儿子达米斯以及克雷央特和瓦赖尔。以答尔丢夫为首的一组人崇尚禁欲主义,反对人的自由发展。以桃丽娜为首的一组人则热爱自由,具有理性思想。两组人的立场鲜明,形成对立。第二组中的人物认为答尔丢夫是个十足的伪君子。他假扮成善良的人,遵循上帝的旨意生活,他的道貌岸然让人们感到反感和厌恶。而第一组中的人对待答尔丢夫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柏奈尔夫人认为自己的孙子是个“糊涂虫”,孙女“老实”,“不爱多说多道”,媳妇“太好花钱”和太关注“穿着打扮”。她最欣赏的是能够带领自己的孙子“走进天堂的大道”的答尔丢夫,认为他是“心灵的拯救者”,是“一切善的代言人”。奥尔恭对答尔丢夫的崇拜和顺从更是夸张。家里大小事都按照答尔丢夫的要求来做。还决定悔了女儿玛利亚娜和未婚夫瓦赖尔的亲事,把女儿嫁给答尔丢夫。当女仆说答尔丢夫由于吃多了而连上厕所时奥尔恭竟认为答尔丢夫很可怜。莫里哀通过这种夸張的说法将奥尔恭对答尔丢夫的崇拜完全的展现出来。然而奥尔恭对答尔丢夫的极度关心都是由正常语气表达出来的,夸张的崇拜和正常的语气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讽刺意味。第二幕中奥尔恭命令女儿玛利亚娜嫁给答尔丢夫。剧中的第一次冲突出现。第一幕中奥尔恭和柏奈尔处于优势的一方,似乎无法与之对抗,然而女仆的一系列举动则将这种局面打破。她首先用言语刺激玛利亚娜奋起反抗,接着调解玛利亚娜和瓦赖尔之间的矛盾,使整个家庭中反感答尔丢夫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形成抗争体。第三幕情节继续发展,答尔丢夫让女仆用手帕将胸部遮住以防自己有不洁的念头,答尔丢夫的形象在这里高大起来,让人产生一种愿意相信他就是上帝纯洁虔诚的信徒的错觉,之后在角落偷听的达米斯冲了出来,矛盾双方有了正面交锋。戏剧的冲突在这里形成一个高潮,但是答尔丢夫的伪装又一次博取了奥尔恭的信任,奥尔恭赶走儿子,将答尔丢夫确认为自己财产的继承人。
  第四幕中欧米尔通过调情揭露了答尔丢夫的真面目。戏剧的冲突在这里形成另一个高潮,由于“三一律”的创作要求,剧中的情节都发生在奥尔恭的家里,“作者充分利用了这个室内环境来进行巧妙的构思”“奥尔恭躲在桌下,既构成了关键性的戏剧情节,又造成喜剧效果”[2]奥尔恭掀开桌子让答尔丢夫滚蛋。然而答尔丢夫的手里除了有继承的财产外还有在逃政治犯的箱子。这样一来,家庭的个人恩怨瞬间升级为涉及政治法律的矛盾。戏剧的重点便转向奥尔恭的命运上来。第五幕中答尔丢夫和宫廷的侍卫赶来要逮捕奥尔恭。奥尔恭此时正要逃跑。按照情节发展的逻辑阴险狡诈的答尔丢夫势必会向国王告发,以达到霸占奥尔恭的全部家产的目的,“当时法国‘圣体会’利用宗教进行政治诈骗活动,因而许多人因为‘圣体会’分子告密而遭受残酷迫害的事实。”[1]P4剧情发展到这里,奥尔恭的悲剧下场是无疑的,但是按照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作家在政治上必须歌颂“朕即国家”。当奥尔恭一家人陷于水深火热之时,一个“痛恨奸诈,光明照投人们肺腑,不为任何阴谋诡计所蒙蔽的王爷”出现了。“刚一开始他老人家绝顶的圣明就看穿了他心坎各个角落里所藏的种种卑鄙龌龊的坏心思。”于是这位王爷惩罚了真正的犯人。
  《伪君子》第一次演出至今已过去300多年,300多年后的今天《伪君子》仍被奉为经典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莫里哀成功塑造了伪君子——答尔丢夫这一形象。《伪君子》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教会伪善面目的犀利讽刺以及作品中所传达出的进步思想让当时的欧洲乃至当今的戏剧界都受益匪浅。
  注释:
  [1]曹让庭.《伪君子》论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1:1-11.
  [2]朱维之.赵澧,崔宝衡,王立新.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25.
其他文献
摘 要: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显见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又一成功力作。本文从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理论和解释项原理入手,解读了该影片最典型的五个动画形象的符号学意义,籍由揭示影片成功之原因,五个情绪小人的建构与博弈符合大众的情绪共性,故而能在大众中引起共鸣。  关键词:情绪管理;符号学;解释项原理;《头脑特工队》  作者简介:杨亚美(1989-),女,汉,西南财
摘 要:特里·伊格尔顿的新著《文学的事件》以反本质主义的方式探索了文学的本质,比早年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反本质主义观念有了进一步思考与丰富。本文试从本书中几组对立关系——欧陆理论与英美哲学两大阵营的对立,中世纪经院哲学实在论与唯名论争论展开讨论,来梳理伊格尔顿三段式的论证思路,理解他如何从哲学角度的“共相”过渡到文学的“本质”问题。  关键词:文学的事件;伊格尔顿;共相;本质主义;反本质
在苍白无力的纸上,  一根头发丝丢了。  报案人,打着受伤的旗号,  说出了水的秘密。  在许多案件中,列举的习俗  都有深刻的背景。  翻过山的梦,  在山脚下被退回原籍。  為了那根发丝,你穿越时空,  游走于一堆堆夜色之间。  没有更好选择,  你把全部希望寄托于一滴偶然之上。  为此,你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  一个个脚印,并用  必然丈量着它与发丝的距离。  其实,你真的多虑了。  当你忽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回想起,我刚开始拿起《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完全是源于读完《活着》之后对乡土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还想多读些类似那个年代那片乡土的故事,以扩充对那个乡土社会的认识。而真正读完《平凡的世界》则让我对深深扎根在乡土大地上的那群人儿有血有肉的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每个人物性格各色,关系
酷热的盛夏,清凉何处寻?炎炎夏日,避暑旅游日益成为旅游者远足出行的选择。前不久,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联合评选出了“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这将为还在愁于酷暑难耐的你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其中我国的青海省西宁市榜上有名,被专家学者一致推选为“中国夏都”之称号。  形似一叶扁舟的西宁市,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居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属大陆性高
清晨的北京  包围着寒冷  冬天的味道  嗅起来鼻子微微的刺痛  思绪被回忆占据  往昔的甜蜜  讓心灵徜徉在  温暖之中  为自己取暖  想着你的名字  这两个字就像一股热浪  在身体里涌动  沉醉其中,忘了伤痛  只为了冬日里这些许暖意  贪婪的不愿醒  清楚,如饮鸩止渴般恐怖  现实的残酷  让温暖过后感觉更冷  忘却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拉紧衣服埋低头  当北风掠过面颊钻进身体时  心不会被
今天是农历11月20日,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浒井村里,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全村人统一穿上带有喜庆氛围的红色衣裳,列队站于村庄的主干带两旁,夹道欢迎海内外张氏宗亲代表来参加浒井张氏祖祠落成庆典。一座新落成的浒井张氏宗亲祖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一座典型的闽南建筑,站在祖祠的前面,咉入眼帘的是青石红砖燕尾脊,这些传统闽南建筑的标配,构成了整个祖祠的主色调。在屋顶上,两端的燕尾轻盈地腾空翘
摘 要:堪舆术在古代受到王侯将相甚至是一般的普通百姓选择地基也需要请教堪舆师来作为指导。本文就古代堪舆术的作用来谈论。  关键词:堪舆术;方法;作用  作者简介:胡良(1993-),男,江西南昌人,主要从事北方考古研究。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堪舆术和风水学一样,只不过堪舆学名字雅称。所谓堪舆,就需要分开解释。
摘 要:图式理论强调过去知识或经验对当前认识行为的影响,语言图示作为该理论的一部分,着重语言层面的影响。翻译作为一种行为活动,其译者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先前语言即译语知识的影响。本文以林纾的《黑奴吁天录》为例,运用语言图示理论来分析林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从新的视角探析林纾如何解读源语言,如何组织译本语言。  关键词:语言图示;译文语言;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吴舒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