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滤泡型肿瘤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主要是根据B超、放射性核素扫描以及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FNAB),FNA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那些包括增生性结节、滤泡型腺瘤、滤泡癌以及乳头状癌滤泡性变等在内的所谓“滤泡型新生物”或“可疑性滤泡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低.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蛋白质分子如DNA损伤诱导转录物(DDIT3)、精氨酸酶2(ARG2)、积分膜蛋白1(TTMI)、染色体1开放阅读框24(Clorf24)、Ras、孤儿核受体4( NR4A1)、NESH-SH3结构结合蛋白(TARSH)、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核心蛋白聚糖(DCN)、人第16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PTEN)等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表达不同,可以作为区分良、恶性病变的分子标记物。

其他文献
打破传统的吸入给药途径,将吸入麻醉药乳化后静脉给予,国外尚无系统研究.而国内主要集中于对异氟烷脂肪乳剂的研究.现将吸入麻醉药经呼吸道给予的局限性,静脉应用吸入麻醉药可能具有的新特点,直接静脉注射液态吸入麻醉药的危害性及国内乳化异氟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脂联素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新生血管、抗氧化应激及调节能量代谢等心血管保护作用.流行病学调查亦显示:在一些肥胖相关疾病的患者体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脂联素的作用机制复杂,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有关.脂联素有望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血管内皮细胞是衬覆于血管内壁的单层扁平细胞,在保持血管内膜的完整性和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内皮细胞微粒(EMPs)是内皮细胞激活或凋亡时从其表面释放的直径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封管技术不够完善而导致留置针使用时间过短,未达到预期效果,增加病人的费用和不满[1].我科自2011年6月份开始用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封管,并进行了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传感器,由生物分子识别元件和各类物理化学换能器组成,其中蛋白、组织、细胞、酶、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识别元件,换能器可分为光学型、电化学型、温
多种肾上腺疾病存在骨骼肌胰岛素抵抗(IR)现象.醛固酮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功能和信号转导,或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导致骨骼肌IR;糖皮质激素干扰胰岛素信号和糖原合成,或促进脂肪分解,减少骨骼肌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儿茶酚胺诱导或加重骨骼肌IR,可能与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有关;肾上腺偶发瘤患者骨骼肌IR发生率增加,这可能与亚临床前炎性反应因子作用有关。
微小 RNA(miRNA)是一类进化保守的非编码单链 RNA,长约20~22个核苷酸,主要通过降解靶 mRNA 或者抑制其翻译[1],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2],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在众多 miRNA 家族中
脂蛋白脂酶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主要水解甘油三酯,在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酶的缺乏或活力异常,将导致糖、脂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MS)是以腹型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越来越多的动物及临床证据表明,脂蛋白脂酶参与了 MS的发生、发展,故脂蛋白脂酶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MS治疗的新方向。
疫苗是感染性疾病防治中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已有超过70种疫苗批准用于防治30余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的高频变异和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