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聊斋志异》与坡的小说中,两位大师均在环境、动作、语言、心理分析和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其绘心方法有所差异。蒲氏以作者视角对人物心理进行描写,坡则以人物的主观视角展现内心;蒲氏通过环境反射人物心境,坡则通过人物感受直接表现心境;蒲氏把心理描写放在情节结构的框架中,坡则以心灵轨迹结构作品,将心理因素提高到结构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