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生是来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低。如此教学,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这样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思考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如:在教“商品的含义”时,教师可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①提到商品,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商店的食品、衣服、家电等。那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来的呢?它们又到哪里去呢?②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③医院给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④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⑤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关键看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突出及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导致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阻碍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专家,而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法轮功”的危害,等等;讲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就要联系到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了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了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了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初二法律常识时,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日,有时我还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
  一个民族唯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篮球裁判员是篮球比赛的执法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其职责是为双方球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促使双方严格遵守规则,保证比赛公平、有序、精彩、激烈进行。裁判员的临场执法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比赛的胜负。一名合格的学生裁判员不仅要精通篮球规则和裁判法,通晓篮球技战术知识,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完成各种比赛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关于学生裁判员的
摘 要: C语言由于其简洁紧凑、灵活方便、运算符丰富等优点,现已经成为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等众多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此外,C语言是一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有利于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因此,C语言已成为目前高校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一门基础性语言。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主线,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如何从学习C语言到学好C语言。  关键词: C程序设计 运算符 预算顺序 算法 结构    一、引
摘 要: 作者根据现代篮球技战术的发展特点,结合篮球技术发展趋势,将持球突破动作方法加以改进,以本校三个篮球选修班为实验对象,分段以改进和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对比显示:改进的教学方法突破成功率和运用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方法,改进的技术更易于被学生掌握和运用。  关键词: 跳步急停篮球运动 持球突破 时空优势    1.研究目的  持球突破是篮球运动中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因为运用难度较大,所以只有少数
摘 要: 在篮球比赛中,篮板球是攻守的转折点,也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发动快攻的重要保证。过硬的篮板球技术及能力,已成为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法对徐州市青少年男篮在比赛中篮板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为下一步的篮球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徐州市青少年 篮球比赛 篮板球    江苏省徐州市青少年男篮在近些年参加的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但抢篮板球技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摘 要: 指针是C语言的精髓部分,也是C语言的重要特色。本文从指针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对指针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指针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总结,希望对初学者理解“指针”这一重要概念有所帮助。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指针 数组 函数    指针是C语言中的精髓,它在C语言中被广泛地使用。指针是C语言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C语言的一个重要特色。理解和运用好指针可以灵活方便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