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霸主西班牙: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ge1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580年兼并葡萄牙后,西班牙的领土囊括了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还有整个中、南美洲,以及亚洲的菲律宾群岛,说是“日不落”帝国毫不夸张。16世纪的西班牙,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
  哥伦布狮子大开口
  1492年,对于西班牙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西班牙军队攻下了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个重镇格拉纳达,结束了阿拉伯人在西欧的统治,伊莎贝拉女王和她的丈夫斐迪南终于完成了历代君主梦寐以求的西班牙统一大业。要知道,这场收复失地运动,已经持续了七百多年。
  收复失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基督教徒赶走了穆斯林,西班牙也完成了宗教意义上的统一。事实上,这场驱逐异教徒的战争,就是由基督教会资助并且主导的。而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也乐见皇家利益与宗教使命紧密捆绑在一起,他们反复宣称,发动战争并不只是为了获得他们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并荣耀上帝的光辉,这是一项光荣的事业。
  显然,完成统一大业的西班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路向东了。但他们要面对的,正是处于鼎盛期、称霸地中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那么,不如换个方向试试?但向南的航线早已被他们强大的邻居葡萄牙占据了。
  这时,伊莎贝拉女王就想到了来自热那亚的航海家哥伦布。早在几年前,哥伦布异想天开的“向西航行”计划被葡萄牙拒绝后,他便给伊莎贝拉女王写信,要求女王赞助他向西航行,前往富庶的东方。哥伦布说,那里不仅有黄金和香料,还有异教徒和尚未开化的人民。而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他唯一的心愿。
  当时哥伦布的话就打动了女王,但奈何那时西班牙对摩尔人的战争正在紧要关头,国库的钱都充了军费,女王甚至典当了祖传的珠宝和金银首饰来购买粮草大炮,根本没钱赞助哥伦布的航海计划。
  到了1492年,女王终于有精力也有点闲钱了,便召来哥伦布,商讨合作细节。哥伦布终于等来了机会,立马狮子大开口。最终他们达成的协议是:如果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将是发现地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对以后驶往该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
  伊莎贝拉女王一向精明,她能答应这么夸张的条件,无非是對哥伦布不抱太大希望,完全是“试试看没准会成功”的心态。
  于是,哥伦布扬帆出海了,只是舰队有点寒酸,只有3艘小船和90名船员。但即便是这个配置,伊莎贝拉女王还是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为远航筹款,可见当年的西班牙积贫积弱到什么程度。
  后来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美洲,大型金银矿接二连三地被发现,大量低成本的美洲贵金属如潮水般涌入西班牙。
  当上皇帝,就摊上事了
  坐落于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也成为世界最繁华的商城和海港。经塞维利亚流入大西洋的瓜达基维尔河,也被诗人誉为金色的河流——河称为金色并不是因为河中的沙子,而是因为驶进塞维利亚的大量载满了新世界金银的舰队。
  西班牙王室首先就被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冲昏了头脑。1516年,斐迪南去世,他的外孙查理成为西班牙的国王,史称卡洛斯一世(也称查理五世)。但国王的称号,已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他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其实就是德意志皇帝,当时的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和意大利一样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不是世袭,而是由其中的7个最大的领主,投票选举产生。
  在当时,最有资格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除了卡洛斯一世,还有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那么,剩下来的就是比谁钱多了。法国国王的背后有热那亚银行家的支持,西班牙国王则有大名鼎鼎的富格尔家族撑腰,贿选大战打得不亦乐乎。最终卡洛斯一世花费了85万弗罗林,登上了皇位,把德意志各邦、尼德兰和勃艮第(如今的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纳入帝国领土,面积大得惊人。
  但这个庞大的帝国,也就是看起来比较大而已。这是一个靠称号和联姻而结合成的松散的国家,摊上就得多花钱。钱花在哪里呢?只能是战争。
  处于神圣罗马帝国三面包围之中的法国,他们是 西班牙的头号敌人。弗朗索瓦一世变着花样跟西班牙过不去。先是跟卡洛斯一世争夺意大利的领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来甚至兵败被俘,被迫签订《马德里条约》,放弃对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米兰的要求。但他回国后,马上推翻了条约,准备再战。
  但对于当时的西班牙而言,更要命的敌人其实是土耳其。那时统治土耳其的,正是奥斯曼帝国史上最伟大的皇帝苏莱曼一世。他在位期间,土耳其保持着相当猛烈的扩张态势,一股脑就撞向神圣罗马帝国,先是匈牙利,后来打到奥地利,围攻维也纳。卡洛斯一世显然不能放任不管,只能千里迢迢跑去支援,花费金钱无数,终于将土耳其军队逼了回去。
  但万万没想到,法国这时又跳了出来。为了打击西班牙,他们不惜与“异教徒”联合,土耳其军舰直接停进了法国的马赛港。这样,西班牙就被拖入了两线作战。虽然西班牙最终获胜,但他们损失了近十万军队。
  打仗打到国家破产
  但土耳其还没打完,尼德兰又闹独立了。尼德兰自中世纪以来就以工商业发达而著称,到了16世纪,尼德兰成为了西班牙的领地,西班牙从美洲搜刮的金银,一大部分也流向这里,尼德兰更加富庶了。为了保障无休止的军事行动,西班牙支出了巨额的军费,尼德兰的税负也越来越重,因为西班牙国库收入的一半来自尼德兰。
  收重税也许能忍,更要命的是,西班牙一贯的理想是统一天主教世界,但尼德兰却成为了“异教徒的温床”,新教中的加尔文派在这里迅速发展。为了防止尼德兰的“新教化”,卡洛斯一世残酷迫害新教徒,甚至公开烧死新教徒教士,并设法强迫新教徒回归天主教。
  到了腓力二世继承王位, 他的态度更加强硬。他直接派出西班牙军队驻守尼德兰, 实行军事占领, 并且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尼德兰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但国王的强硬政策并不能压制群众性的反抗运动,为期八十年的尼德兰独立战争爆发了。   当时的腓力二世显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尼德兰陷入泥潭。要知道,在16世纪的欧洲,西班牙军队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存在。尤其是拥有西班牙大方阵的陆军,在野战中所向披靡,英国人有句话说:“在海洋上,我们可以拿下西班牙人,但在陆地上,愿上帝保佑我们。”
  但到了尼德兰,由火枪手和长矛兵组成的大方阵就没这么好用了,完全无法攻克当地的堡垒网,战争陷入僵局,这时就要考验西班牙的后勤能力了。为了将西班牙军队及供给和金银运送到千里之外的尼德兰,西班牙人开辟了作为军事走廊的“西班牙道路”。这条路始于热那亚,经陆路跨越阿尔卑斯山,穿越众多国家,通过沿途西班牙的代理人确保物资供应。为了保证道路通畅,西班牙必须采取诱惑、欺诈、威压等各种外交手段。
  这么打仗,军费就是天文数字了。1572年,西班牙花在尼德兰的军费高达1440万弗罗林,但1572年和1573两年,西班牙只有720万弗罗林进账。到1576年6月,腓力二世已经欠军饷1750万弗罗林,部队不断出现哗变。
  没钱了怎么办?卡洛斯一世的办法是找富格尔家族借高利贷,然后赖账。腓力二世的办法则要更直接些,他直接宣布国家破产,干脆不还钱了。法国学去了这招,很快也宣布破产。紧接着,西班牙再次宣布破产。这就把富格尔家族坑惨了。他们借给欧洲王室的巨额贷款,瞬间化为一张废纸。盛极一时的富格尔家族彻底走向灭亡。
  但谁坑谁,还真难说清楚。富格尔家族借款的对象,还包括罗马教廷。罗马教廷以他们所经办的宗教收入为抵押。这个收入,就是卖“赎罪券”了,最终搞得丑闻百出,才激起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新教与天主教的斗争,后来又把西班牙拖入了规模空前的三十年战争。
  无敌舰队是支小舰队
  因为没钱,所以1588年那支驶往英国的无敌舰队,其实是由征召的美洲运金船改装而来。作战人员呢,也都是陆军。这是因为西班牙精锐的海军士兵,都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消耗殆尽。
  那么为什么要叫无敌舰队呢?其实西班牙人从来都没有宣称自己是无敌的。无敌舰队之所以叫无敌舰队,就是因为这只舰队的名字就是叫“幸运的无敌舰队”,取个好彩头而已。英国人作为胜利的一方,自然乐意宣称他们战胜了无敌舰队,不仅鼓舞士气,还恶心了对手。
  那时的英国,国力远不及西班牙,但实在是个难缠的对手。英国鼓励本国海盗去劫掠西班牙的运金船,又把尼德兰视为自己本土安全防御的保证,尼德兰一闹独立,英国女王立马公开资助。于是,早就看英国不爽的腓力二世就组建了无敌舰队,远征英国。但运气真的不在西班牙这边,这支舰队先是被火攻,又遭遇不列颠外海的风暴,损失惨重。
  但无敌舰队的覆灭,对于家底丰厚的西班牙,还真算不了什么,西班牙很快又组建了新的无敌舰队。第二年,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英国人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远征,反攻西班牙,结果被反杀,遭遇惨败。在后来的海战中,西班牙也是胜多败少。最终英国撑不住了,与西班牙签订了伦敦条约。西班牙依旧是海洋和欧陆的霸主。
  标志着西班牙丧失欧陆霸权的,则是三十年战争的失败。这场主战场在德国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最终演变成全歐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不过,那时的西班牙皇帝腓力三世和腓力四世,已经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了。那么,西班牙这个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为什么要去管德国的事呢?
  表面上,西班牙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和奥地利大公(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宗亲,所以关系到哈布斯堡王朝的荣耀,西班牙不得不参战。
  但更深层的原因就是,面对新教的崛起,一贯致力于宗教统一的西班牙,必须挺身而出,维护天主教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西班牙的立国之本,宗教像一面旗帜,把国内各封建邦国、各民族紧密地集合在一起。
  放到今天可能难以想象,“黄金时代”的西班牙所取得的很多成就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这种宗教统一下的征服热忱:柯尔提斯率领着几百名士兵, 就踏上前往墨西哥的征途;皮萨罗只带了一船人就敢去征服秘鲁。而维系西班牙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也是这种宗教狂热。
  这其实是一个悖论。为了维系殖民帝国的统一,西班牙必须坚持宗教统一。而为了坚持宗教统一,西班牙惹上了太多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将来自新大陆的财富,拱手送人。
其他文献
最近,“穿山甲公子”的爆红,让今已不多用的“公子”尊称从历史和辞典中,重新在当代社会语境中鲜活而生动起来。这可能是继“小姐”由深闺称呼之雅而至娼门称呼之俗之后,又一个可能沦陷的古雅称谓。  考证源流,“公子”一称始现于周。周天子分封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爵的儿子被尊称为“公子”,孙子则尊称为“公孙”。《通志》:“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姓)氏者。”《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这个
期刊
赵雷一曲《成都》刷爆了朋友圈,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民谣歌手都爱写城市?还爱得那么深沉?  这还真不是特例——古往今来,那些诗人、作家、文艺分子都是这样干的。  扬州是个好地方  中国的城市,像西安、南京这样的几朝古都,时人往往评价为有帝王气,却不是温柔乡的所在,可以出将入相,没法偎红倚翠,不是个享受生活的地方。  要说古代文人心中首选的安居城市,多半就是扬州了。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
期刊
南朝《世说新语》记载了个历史小故事:晋代的顾荣在洛阳当小京官时,曾到某人家中做客。酒席上,细心的他察觉到,那个负责送烤肉的仆人对于香喷喷的烤肉,暗咽口水,煞是羡慕。于是,他就把自己的那一份烤肉讓给了仆人吃,“同座嗤之”,大家都笑话顾荣犯傻。顾荣说了一句很具同情心的话:“对于那些负责送烤肉的人,哪能只终日叫他们干活送烤肉而不给品尝肉味的机会呢?”  顾荣一句不经意之言,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流传千古,而
期刊
袁江、袁耀父子将他们笔下的界画主体。置于山水之中进行描绘,界画与山水有机融合.这种画法改变了宋元时代界画中界画主体过分突出的绘画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中国界画小史  界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一个异常特殊的画科,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现存的界画作品主要以建筑画为主,这些作品可能描绘了城市生活的某个场景,也可能是将
期刊
陈子庄自号“石壶”,石壶可以盛水.但石壶也许本来就是实心的.油盐不进。因而在虚与实之间,石壶举重若轻,就像一个轻功高手.舍舟登岸,羚羊挂角,只在雪地留下浅浅的印痕。  1960年代晚期,陈子庄经济陷入了极度困苦之中,夫人精神病发作,小儿子溺水身亡,另外几个子女渐渐长大,吃饭看涨,且均无分文收入,他就像陷入了一个泥潭;而泥潭之下,似乎还有陷阱。他常常在锦江望江楼畔散步、散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期刊
中国14年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力量不可忽视,这就是南洋华侨。他们不仅为祖国的抗战捐钱捐物,回国出力,还在当地组建武装队伍,共同抗击日军,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毛泽东称赞其“对抗日有所尽力”。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屡次称赞侨胞“自抗战以来,输财出力,贡献特多”。捐资输财  在经济和物资方面援助祖国抗战,是南洋各界侨胞对祖国抗战所作贡献最突出的表现,其贡献方式主要分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是捐款。“九一八”事变
期刊
口述者:魏玲汶川地震公开报道截肢次数最多的伤员  整理者:成豫  口述时间:2018年4月10日  对我来说,工作、结婚、生子,即使没有地震,生活也不外乎是这样的顺序。可能是我接受能力比较强吧,一直以来,对身体失去的部分。我能够清楚地接受.接受人生有这样的缺失。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那是个改变了我人生的时刻。当时我在汉旺东汽中学读高二,我还记得是上化学课,我正低着头去翻手机看几点
期刊
希特勒上台执政后,信奉所谓的“雅利安种族优越论”,在德国掀起反犹浪潮, 对犹太人实施财产掠夺和种族灭绝政策。1938 年 3 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奥当时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约有 19万犹太人。纳粹欲将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于是,在奥的犹太人想方设法要离开奥地利。  要离开奥地利,需要有目的地国家的签证。但不少国家慑于纳粹德国的武力,都强调“自身困难”,对犹太人签证亮起了红灯。求生的渴望使成
期刊
二戰期间,在蔚蓝的天空中活跃着一批英姿飒爽的女子飞行员,前苏联、美国、英国都组建了各自的空中玫瑰部队。这些女子飞行员们向世人证明:为了捍卫自由,女人也可以飞翔。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虽然航空事业非常弱小,但已经有中国女性勇敢地尝试飞行。当红电影女星李霞卿便于1929年左右到瑞士日内瓦康塔纳飞行学校学习飞行,1935年转到美国奥克兰波音航空学校深造。她很快掌握各种复杂的飞行技术,后加入卡特皮勒
期刊
白鹜是长寿、幸福的象征。端丽洁白谓之贞静,振翅于飞谓之奋厉,株守忘机谓之了禅,相栖相偕谓之笃情,淡泊节制谓之知足。自《诗经》开始,两干多年来,无数诗人怀着爱意,乐此不疲的描写白鹭、赞美白鹭。  于是.白鹭从一首诗里飞出来,又飞入另一首诗。衣冠禽兽  传说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残害忠良。周文王姬昌被其囚禁羑里七年,不得归国。他手下的大夫散宜生为救主,遍行天下,收集各种珍禽异兽,以进献纣王。其中,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