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评估体系及控制机制研究——兼论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机制设计

来源 :区域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高效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评估体系及控制机制,对于提升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事前防范及事后控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及贷款风险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层面选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评估指标,运用Logit多因子模型,并通过建立全面反映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的财务模块、管理模块、抵押担保模块、借款人及担保方信用模块、行业成长性模块等五大模块评分标准,构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评估体系,并进行风险评估算例分析;基于中小企业贷前审核、贷后监控、贷款风险分担等路径,设计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机制,为商业银行科学
其他文献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重点倾斜”是乡村振兴政策资金保障的关键支撑和基础资源。新时期背景下,广西农业农村领域金融供给情况总体得到改善,但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仍然面临有效需求偏弱、有效供给不足、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善等制约因素。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广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主要实践及其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梳理广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并结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呈现的新特征、新趋势,提出提振广西乡村振兴有效金融需求、增加乡村振兴有效金融供给、实现广西强农富
现阶段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各种管理需求,高校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一个研究课题。从财务实践角度来说,高校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通过引入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实现更高的科研及财务工作效率,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提高各种信息质量。本文以高校科研管理的立项、预算、费用报销及经费结余等环节管理现状为对象,通过对其关键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高校科研管理的模式,以期为高校财务管理共享模式的建立和科研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服务地方经济、小微企业、城乡居民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长三角18家城商行为研究样本,采用2014~2019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城商行破产风险、非息收入与资产规模的关系。结果发现,城商行的破产风险与其非息收入占比、投资收益占比、流动性比例、成本收入比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资本充足率呈负相关关系,与资产规模呈倒U型关系。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以期推动城商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加快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