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85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k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泵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且血糖控制显著优于常规皮下治疗。我科自 2009年05月 至12月为 86 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在治疗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86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美国糖尿病协会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 )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男 45例,女 41例,年龄 20~64岁,病程1个月~10年,1型糖尿病 28例、2型糖尿病 58例,入院时空腹血糖在 9.0~12.0 mmol/L,餐后血糖在12.0~21.0 mmol/L。
  
  2 護理
  
  2.1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 患者大多情绪不稳定,表现出紧张焦虑,治疗期间护士需要配合医生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随时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2 置泵前的护理
  2.2.1 皮肤护理
  装泵前嘱患者沐浴,更换衣服,有皮肤病者治愈后才能装泵。
  2.2.2 胰岛素的准备
  护士操作前提前半小时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置于室温(约 25℃)下,并核对有效期。
  2.2.3 胰岛素泵的准备
  检查胰岛素泵电池电量,若电量不足及时更换,调整正确时间。计算并设定胰岛素基础率。
  2.2.4 置管部位的选择
  取腹部为安置部位,安装前保持局部清洁,距脐4~5cm 区域内,男性选择上腹部,女性选择下腹部,避开腰部束皮带处;消瘦患者皮下脂肪较少可埋置在上外臀部皮下。
  2.4.5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注射部位感染
  将皮肤用75%乙醇消毒,用手捏起皮肤,用助针器将针头垂直注入皮下后拔出针芯,然后用透明敷贴固定针头,用胶布固定导管。
  2.3 置泵后的护理
  2.3.1严密监测血糖
  每天测 4~8次快速血糖,即3餐前后2 h、睡前及凌晨3时血糖水平,根据血糖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2.3.1 胰岛素泵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每天查看导管、泵是否固定妥善 ,熟悉各种常见故障的警报。
  2.3.2 低血糖的观察与处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冷汗、肌饿感等低血糖反应。当快速血糖 ≤3.5 mmol/L时,无论有无症状,均定为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时,能进食者应立即给予碳水化合物如糖块、果汁、甜点心等。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 20~40 ml,20 min后再测血糖。
  2.3.4 局部皮肤护理
  置泵后应每天 2次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水疱、硬结、渗液、出血及贴膜过敏现象,注射部位有无疼痛、痒、发热等不适,如出现上述情况或导管内有回血,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2.3.5 胰岛素泵的携带
  胰岛素泵的携带原则上要求安全、方便、牢固。洗澡时要防止胰岛素泵进水,沐浴后要及时检查泵及皮肤局部情况。胰岛素泵要置于1℃~45℃的环境中,避免泵失效。
  2.4 运动及饮食护理
  治疗初期为便于调整胰岛素剂量,需减少患者活动量,以后适当增加,但应限制剧烈运动。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使用胰岛素泵并不能根治糖尿病,仍要严格控制饮食,选择比较稳定的食谱,尽可能使日常膳食满足患者营养需要,并且与定时定量的餐前量胰岛素应用相配合,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主编. 实用内分泌学[M]. 第2 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282.
  [2] 彭新华.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的作用.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1.21:22.
其他文献
我科于2010年4月收治了1例“4.14”青海玉树地震后转来的左侧髋臼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科室全体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9岁,藏族,主诉房屋倒塌致伤左髋关节肿、痛、畸形,活动受限2天,患者于4月14日因地震房屋倒塌致伤左侧髋关节,当即感全身疼痛,尤以左髋关节疼痛为著,无法站立,活动完全受限,继而左髋部轻微肿胀,伤后意
期刊
肺炎指各种不同病原(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及其它因素(如吸入羊水、胎粪或动、植物和矿物油类,以及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小儿的常见多发病。  1 肺炎的临床表现  一般为发热、咳嗽、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呕吐或腹泻以及烦躁不安。如出现气促、青紫、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160~180次/分及肝脏增大,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2 治疗  根据病原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是细菌性肺炎应选用抗生
期刊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尤其医学界更为广泛地使用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来满足广大患者的服务需求,其中暖箱的使用在儿科更为常见,而在我院于2005年才开始使用,产品是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YP-100B,其特点是:①箱体为有机玻璃,容易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②蓝光与暖箱集于一体,便于操作和治疗;③箱体配有输液架、输氧孔,易于安装各种监护装
期刊
摘 要目的:为患者选择理想的治疗压力,提高持续气道正压通气(MinniMaxn-CPAP)治疗的依从性。方法:使用北京倍德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澳大利亚Compumedics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进行监测,治疗仪采用德国MAP(迈普)持续正压呼吸机,观察各项指标的同时结合人工滴定,设定治疗仪压力范围6~18cmH2O,监测时间不少于7小时。结果:通过睡眠监测压力滴定的护理均选择了较理想的压力。结论:通过
期刊
咽扁桃体即腺样体,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时,称腺样体肥大,该病是儿童期疾病,可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鼻咽等局部症状,重者可发生增殖体面容,我院耳鼻喉科每年收住腺样体肥大病人60多例,均行腺样体切除术,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术前用药  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朵贝尔氏液漱口。  2 术后用药  抗生素、止血等药物静脉点滴,朵贝尔氏液漱口。  3 术前注意事项  ①注意保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心脏大动脉手术后亚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方法:2006至2009年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大动脉手术45例,均行深低温停循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治疗;同时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抗生素、激素及脑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降温时间持续3~7d。结果:死亡6例,其中死于不可逆缺血缺氧性脑损害4例、弥漫性缺血缺氧性脑损害2例。3例留有后遗症,其中1例为语言障碍
期刊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对化疗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1 心理护理  在护理中我们应 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耐心向病人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反应,优化病区环境,关心体贴病人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其严格服从并坚持全程治疗。  2 保护静脉   化疗前应为患者长期治疗考
期刊
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大。为此,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     1 术前准备    1.1 心理护理  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与其他疾病术前的心态并不完全相同,除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之外,由于瘤体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患者的情绪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轻微刺激即可导致血压升高。  在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阿托品抢救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觀察,是为提高有机磷中毒治愈率。方法:40例中度患者急诊后,经有效洗胃,根据病情给予阿托品静推,及早达阿托品化,抢救过程中护士认真监测生命体征﹑瞳孔﹑神志变化,调整阿托品用量和时间,结果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成功39例,死亡1例,有效率97.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应用阿托品抢救必须认真护理观察,掌握好用药剂量和时间,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
期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髋关节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的髋关节,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的手术方法[1]。由于患者中老年居多,加之手术较大,术前术后护理较为关键,其中尤以术后预防并发症为主,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有利伤口恢复,促进康复。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09年1至12月于我全科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共143例,其中男83例,女60例,年龄38~87岁,平均年龄为64岁,股骨颈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