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改善传统电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电气、热学性能,通过对纳米A l2 O3表面接枝改性提高其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强度,进而提高其对纳米环氧树脂复合物电气和热学性能的影响.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将纳米Al2 O3粒子包覆硅烷偶联剂和长链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机械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 l2 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A l2 O3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击穿场强及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的纳米A l2 O
【机 构】
: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710049 ,西安;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510080 ,广州;西安西电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710082 ,西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传统电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电气、热学性能,通过对纳米A l2 O3表面接枝改性提高其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强度,进而提高其对纳米环氧树脂复合物电气和热学性能的影响.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将纳米Al2 O3粒子包覆硅烷偶联剂和长链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机械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 l2 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A l2 O3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击穿场强及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的纳米A l2 O 3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分散均匀;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接枝改性纳米A l2 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与介电常数均有升高,相对于纯环氧树脂,质量分数3% 的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A l2 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提高了5.67%,质量分数5% 的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A l2 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高了8.59%.分析认为:利用苯乙烯对纳米A l2 O3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可极大改善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增强分散性,进而提高击穿强度,为电气领域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提出的利用光固化3D打印制造注塑模具,通过注塑工艺获得个体化聚醚醚酮(PEEK)植入物的方案,采用3种树脂材料光固化制造注塑模芯,评估了树脂模芯在极端注塑条件下的保形能力,测试分析了3D打印及注塑工艺中标准样件的尺寸误差,通过具有典型复杂结构的个体化PEEK下颌骨关节窝植入物对制造过程中的形状误差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光固化3D打印树脂模芯在极端注塑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保形能力,完全可以注塑高熔点PEEK植入物;个体化PEEK植入物的制造误差主要来源于模芯的制造误差和注塑过程中模芯热胀冷缩产生的形
针对汽轮机通流间隙装配精度难以保障,需要反复装配及调整,缺乏事先的仿真、预判及修正,难以适应数字化装配转型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汽轮机通流间隙精度预测与修配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规则推理进行一次修配,确保汽轮机可以满足除通流间隙以外的其他主要装配要求,防止因不能成功装配而引起的零部件返修;其次根据产品装配工艺信息,通过构建装配特征网络,引入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生成通流间隙装配尺寸链,进而实现通流间隙的精度预测;然后考虑尺寸链之间的耦合特性,基于案例推理进行二次修配,通过案例检索获得修配环的修配范围,以及基于
针对宽带无线通信信道的时变性和多径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信道估计的单载波迭代均衡接收机.首先,根据多径时延带来的信号分集可能性,设计反馈滤波器组,尽可能消除不同时延信号间的符号间干扰;然后,设计前馈滤波器,将经过干扰消除后的多路信号进行分集合并,从而获得分集增益;最后,根据导频信息和迭代均衡模块输出的软信息,利用复指数基扩展模型对信道进行迭代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快时变信道下联合信道估计的迭代均衡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时延扩展较大而多普勒频偏较小的情况下,当误比特率为10-5时,迭代3次后的性能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精确分割出金属构件锈蚀区域特征的难题,构建了一种融合双注意力机制和U-Net深度学习网络的锈蚀图像区域分割模型.首先,基于U-Net网络的对称编解码架构搭建骨干网络,采用VGG16网络的预训练权重对模型参数进行初始化;其次,在下采样和上采样之间的跨层连接中融合双注意力机制使网络聚焦于局部锈蚀特征,同时在上采样中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加速模型的运算效率;最后采用锈蚀图像数据集对该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得到锈蚀图像分割模型.通过实采的金属构件锈蚀图像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锈蚀图像分割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