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班级组织既是学校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单位,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体。而高校学生干部则在班级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同时他们也在班级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对进一步强化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班级建设;学生干部;定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10-02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校工作特别是班级自身建设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学生干部地位和作用,是选拔、教育、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的前提。对于教育和培养学生干部明确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各种关系,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对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定位
(一)双重身份定位
1、学生身份
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首先是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其中,学习是学生的主要职责,学习知识技能,学习做人做事。要端正学习态度,尽管大学的环境很宽松,但学习仍是每一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同时,扎实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基本义务和职责。作为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更要加强自我要求,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绝不能以工作为由而放松了自身的学习。
2、学生干部身份
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体现在他们不仅是班级中普通的一名学生,更是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选举产生的班级管理者。大学以其特有的模式和管理制度,保持着对学生能力的高质量要求。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如同是在担任社会工作,主要职责是管理。管理也因此成为了学习与兼职工作的综合体,并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不仅要管理好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也要管理好整个班级的建设。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荣誉,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备奉献精神,尽心尽职地为大家服务是作为学生干部的一般要求,没有为同学为集体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换来同学们的信任与拥护。而作为学生干部可能不一定会获得实质性的回报,但却获得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群众不会给一个无功的人以荣誉,也不会埋没一个勤恳踏实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如同水滴与大海之间的关系,水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发挥作用。集体促进个人发展,个人努力推动集体进步,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的归属感,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
(二)具体角色定位
1、支持者
学生干部首先应该是班级建设的支持者,每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不仅仅是一个班的问题,对每个个体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事关整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时关于班级建设的一些措施一时还得不到全体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但作为学生干部必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并拥护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积极支持班级建设中各项措施的实施。
2、协调者
良好的班级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而学生干部则是架在广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座桥梁。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干部要确实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学校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准确适宜地向大家传达学校及老师的相关精神和意见。另一方面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反映并处理在广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干部要主动协调校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共同促进班级的建设。
3、创新者
学生干部作为班级的管理成员,不仅要积极宣传贯彻学校相关的方针政策,还必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班级建设。在进行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干部要充分结合本班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本班的现实情况,在不违背基本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特色有创意的班级建设,更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特长和优势,更贴心地为大家服务。此外,我校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能够给我校的学生干部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
4、领跑者
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需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而每一个人的行为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氛围。学生干部作为班级的一份子,更要充分担当起领跑者的身份。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要以自己优良的品行,优秀的成绩,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生活方式等作好表率,积极引导周围的学生共同进步,从小处着手,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影响。
5、实干者
班级建设的工作是一项比较繁琐、比较辛苦的工作,学生干部作为辅助班级建设的主要成员,必须要确实履行好自己实干者的身份,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地为大家服务。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确实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辅助老师进行一些行政工作,在各项班级活动中踏实认真地做好相关工作。
二、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一)桥梁纽带作用
所谓桥梁纽带作用是指学生干部利用他们的双重身份,通过自身的工作把学校领导及老师和普通学生联系起来。这种作用表现在思想教育和日常班级事务两个方面。首先,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干部是老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学生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由于学生干部与同学朝夕相处,了解较多,能够及时有效地向老师提供比较准确详实的情况。老师则可以通过学生干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加以疏导和矫正不良的思想,避免意外的发生。
(二)榜样示范作用
为人表率,以身作则,是学生干部的必备修养,要能够对普通同学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具体来讲是指学生干部客观上应成为同学们效仿的楷模。学生干部是与普通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他们和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并且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因此,学生干部是学生最现实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也最直接,最有效。他们的成功经验给学生以启迪,他们模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的同学,并且更容易被同学们服信。 (三)骨干带头作用
骨干带头作用是指学生干部在各项活动中充当排头兵,发挥模范带头或先锋队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学生干部虽有分工,但当其他学生干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所有的学生干部都要自觉的给予支持和配合,在工作中争当排头兵,起到带头作用,这是学生干部做好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二是在校、系开展的大型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干部要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另一方面,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学,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是搞好任何一项活动的基本保障和大力支持。三是在遵章守纪方面,学生干部要自觉带头,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的公平性与权威性。四是当上级或学校发起某项号召时,学生干部要自觉带头响应,以促进这一号召的实现,这也是学生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组织领导作用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领的组织领导才能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一支军队的胜败。一个班级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地如何,往往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关系到一个班级的兴衰荣辱。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干部要积极协助辅导员或独立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要积极参与上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主题班会、运动会、征文、演讲比赛、教室常规评比、板报评比、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干部在班级的自我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干部要切实担负起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等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理清思路,做好准备,把各项班级建设活动安排好,组织好,并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卓有成效地推进班集体的建设。实践出真知,活动长才干。学生干部的组织作用、领导才能只有在不断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提高和发挥。
三、进一步强化学生干部在在班级建设中作用的对策
(一)健全选拔机制,优化学生干部队伍结构
优秀的学生干部往往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生命力。因此,筛选合格的学生骨干并组建一只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班级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的大学生法制观念,平等思想和民主观念日益增强,传统的完全由老师指定任命学生干部的选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但由于新生刚刚入学时,相互之间还并不了解,可先由辅导员老师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学生填写的各种书面材料指定一至两名学生干部暂时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待进入正常的学习工作后,学生干部队伍的产生,可实行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竞职演说、民主选举并举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由班级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以便更好地符合广大同学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同学的利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增强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在将来的班级建设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此外,定期的换届选举也十分必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发现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全体学生的再次民主选举使每一个岗位上都匹配上最合适的人选。
(二)加强培养指导,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营造一支学习型的学生干部团队是抓好班级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在思想上对其进行培训,高中和大学的班级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干部的工作范围、数量、频率、强度和层次等都有所不同。大学的学生干部需要提升工作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非常有必要接触并吸收最新的管理方法,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加强队伍考核,完善學生干部激励机制
考核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放在工作最后的考核,是对整个工作全过程无形的监督,是工作质量的保障机制。另外考核也是对学生干部的激励和再次筛选,是班级工作不断前进的推动力。因此,辅导员老师一定不要忽视对学生干部工作绩效的考评。考核的内容不应该单一的针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效果或工作能力,而是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对每一位学生干部进行全面了解和考核,将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群众满意程度以及工作绩效综合起来加以评定。
激励是班级管理的催化剂,健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更好推动班级的建设。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要了解一些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做到科学激励,避免无效激励甚至是引起反感的激励。要了解不同学生干部的特性,因材施教。要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培养和帮助。
(四)创新建设载体,搭建学生干部活动平台
班级活动是学生干部展现才华的主要舞台,同时也是对学生干部进行锻炼和激励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学生干部创造更丰富的活动平台,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与教育,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亚丽.培养学生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J].思想理论教育,2007,(6):56-58.
[2]梁绿琦,胡军.中外合作办学德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严实出版社,20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0JDSZ3062)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颖珏(1983-),女,汉族,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陈鹏(1979-),女,汉族,山东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徐仙君(1985-),女,汉族,浙江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班级建设;学生干部;定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10-02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校工作特别是班级自身建设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学生干部地位和作用,是选拔、教育、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的前提。对于教育和培养学生干部明确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各种关系,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对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定位
(一)双重身份定位
1、学生身份
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首先是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其中,学习是学生的主要职责,学习知识技能,学习做人做事。要端正学习态度,尽管大学的环境很宽松,但学习仍是每一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同时,扎实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基本义务和职责。作为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更要加强自我要求,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绝不能以工作为由而放松了自身的学习。
2、学生干部身份
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体现在他们不仅是班级中普通的一名学生,更是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选举产生的班级管理者。大学以其特有的模式和管理制度,保持着对学生能力的高质量要求。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如同是在担任社会工作,主要职责是管理。管理也因此成为了学习与兼职工作的综合体,并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不仅要管理好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也要管理好整个班级的建设。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荣誉,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备奉献精神,尽心尽职地为大家服务是作为学生干部的一般要求,没有为同学为集体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换来同学们的信任与拥护。而作为学生干部可能不一定会获得实质性的回报,但却获得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群众不会给一个无功的人以荣誉,也不会埋没一个勤恳踏实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如同水滴与大海之间的关系,水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发挥作用。集体促进个人发展,个人努力推动集体进步,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的归属感,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
(二)具体角色定位
1、支持者
学生干部首先应该是班级建设的支持者,每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不仅仅是一个班的问题,对每个个体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事关整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时关于班级建设的一些措施一时还得不到全体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但作为学生干部必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并拥护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积极支持班级建设中各项措施的实施。
2、协调者
良好的班级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而学生干部则是架在广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座桥梁。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干部要确实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学校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准确适宜地向大家传达学校及老师的相关精神和意见。另一方面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反映并处理在广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干部要主动协调校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共同促进班级的建设。
3、创新者
学生干部作为班级的管理成员,不仅要积极宣传贯彻学校相关的方针政策,还必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班级建设。在进行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干部要充分结合本班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本班的现实情况,在不违背基本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特色有创意的班级建设,更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特长和优势,更贴心地为大家服务。此外,我校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能够给我校的学生干部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
4、领跑者
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需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而每一个人的行为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氛围。学生干部作为班级的一份子,更要充分担当起领跑者的身份。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要以自己优良的品行,优秀的成绩,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生活方式等作好表率,积极引导周围的学生共同进步,从小处着手,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影响。
5、实干者
班级建设的工作是一项比较繁琐、比较辛苦的工作,学生干部作为辅助班级建设的主要成员,必须要确实履行好自己实干者的身份,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地为大家服务。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确实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辅助老师进行一些行政工作,在各项班级活动中踏实认真地做好相关工作。
二、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一)桥梁纽带作用
所谓桥梁纽带作用是指学生干部利用他们的双重身份,通过自身的工作把学校领导及老师和普通学生联系起来。这种作用表现在思想教育和日常班级事务两个方面。首先,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干部是老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学生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由于学生干部与同学朝夕相处,了解较多,能够及时有效地向老师提供比较准确详实的情况。老师则可以通过学生干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加以疏导和矫正不良的思想,避免意外的发生。
(二)榜样示范作用
为人表率,以身作则,是学生干部的必备修养,要能够对普通同学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具体来讲是指学生干部客观上应成为同学们效仿的楷模。学生干部是与普通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他们和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并且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因此,学生干部是学生最现实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也最直接,最有效。他们的成功经验给学生以启迪,他们模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的同学,并且更容易被同学们服信。 (三)骨干带头作用
骨干带头作用是指学生干部在各项活动中充当排头兵,发挥模范带头或先锋队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学生干部虽有分工,但当其他学生干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所有的学生干部都要自觉的给予支持和配合,在工作中争当排头兵,起到带头作用,这是学生干部做好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二是在校、系开展的大型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干部要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另一方面,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学,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是搞好任何一项活动的基本保障和大力支持。三是在遵章守纪方面,学生干部要自觉带头,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的公平性与权威性。四是当上级或学校发起某项号召时,学生干部要自觉带头响应,以促进这一号召的实现,这也是学生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组织领导作用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领的组织领导才能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一支军队的胜败。一个班级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地如何,往往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关系到一个班级的兴衰荣辱。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干部要积极协助辅导员或独立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要积极参与上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主题班会、运动会、征文、演讲比赛、教室常规评比、板报评比、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干部在班级的自我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干部要切实担负起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等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理清思路,做好准备,把各项班级建设活动安排好,组织好,并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卓有成效地推进班集体的建设。实践出真知,活动长才干。学生干部的组织作用、领导才能只有在不断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提高和发挥。
三、进一步强化学生干部在在班级建设中作用的对策
(一)健全选拔机制,优化学生干部队伍结构
优秀的学生干部往往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生命力。因此,筛选合格的学生骨干并组建一只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班级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的大学生法制观念,平等思想和民主观念日益增强,传统的完全由老师指定任命学生干部的选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但由于新生刚刚入学时,相互之间还并不了解,可先由辅导员老师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学生填写的各种书面材料指定一至两名学生干部暂时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待进入正常的学习工作后,学生干部队伍的产生,可实行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竞职演说、民主选举并举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由班级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以便更好地符合广大同学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同学的利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增强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在将来的班级建设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此外,定期的换届选举也十分必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发现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全体学生的再次民主选举使每一个岗位上都匹配上最合适的人选。
(二)加强培养指导,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营造一支学习型的学生干部团队是抓好班级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在思想上对其进行培训,高中和大学的班级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干部的工作范围、数量、频率、强度和层次等都有所不同。大学的学生干部需要提升工作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非常有必要接触并吸收最新的管理方法,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加强队伍考核,完善學生干部激励机制
考核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放在工作最后的考核,是对整个工作全过程无形的监督,是工作质量的保障机制。另外考核也是对学生干部的激励和再次筛选,是班级工作不断前进的推动力。因此,辅导员老师一定不要忽视对学生干部工作绩效的考评。考核的内容不应该单一的针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效果或工作能力,而是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对每一位学生干部进行全面了解和考核,将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群众满意程度以及工作绩效综合起来加以评定。
激励是班级管理的催化剂,健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更好推动班级的建设。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要了解一些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做到科学激励,避免无效激励甚至是引起反感的激励。要了解不同学生干部的特性,因材施教。要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培养和帮助。
(四)创新建设载体,搭建学生干部活动平台
班级活动是学生干部展现才华的主要舞台,同时也是对学生干部进行锻炼和激励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学生干部创造更丰富的活动平台,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与教育,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亚丽.培养学生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J].思想理论教育,2007,(6):56-58.
[2]梁绿琦,胡军.中外合作办学德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严实出版社,20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0JDSZ3062)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颖珏(1983-),女,汉族,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陈鹏(1979-),女,汉族,山东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徐仙君(1985-),女,汉族,浙江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