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治疗中,辅以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自愿参与研究的CML患者106例,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综合护理组为观察组,比较护理拮据。结果:护理前两组功能评分未见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对照组、观察组依从率分别为77.36%、98.11%,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7%、1.89%,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生活质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2
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主要原因,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CML在成人白血病中占比高达15%,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1-2]。目前化疗是治疗CML的主要手段,但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易出现问题,若不及时给予其相关护理,会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提出综合护理模式,设置对照组,通过指标对比深入分析此护理模式的优势,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治自愿参与研究的CML患者106例,收治时间:2018年7月~2019年10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26例、27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54岁,平均(60.35±2.35)岁,病程7个月~4年;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5例、2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5岁,平均(61.25±2.40)岁,病程7个月~4年。两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叮嘱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观察组:综合护理,措施如下:(1)预防性护理:①损伤预防。患者卧床休息时间适当延长;牙刷必须选择软毛的,且禁止食用粗糙、硬质食物,禁止用牙签剔牙;排便自然,切勿过度用力,有便秘感及时用缓泻剂或开塞露;沐浴用水温度适中,且禁止大力搓洗;注射剂抽血部位经常更换,止血带松紧适中,抽血拔针后延长按压针刺点时间止血。②感染预防:实时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问变化,发现患者频繁咳嗽、小便等情况时立即处理;房间温度以23℃、湿度50%为宜,定时打扫房间并消毒,每天倾倒垃圾,避免频繁探视;口腔、皮肤等基础性清洁工作做好。③预感性悲哀,这与患者担心治疗无效有关,护士要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烦恼,并细致讲解治疗方法或列举既往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2)对症护理:①活动无耐力。患者取半坐卧位,给予其面罩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症状;卧床休息,减少氧气消耗量,并鼓励患者适当生活自理。②营养失调。进食有营养的事物,包括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且食物易消化。或给患者输血,从而改善其营养失调现状。饮食有规律,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有消化道症状及时就医。③输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患者发生输血性感染。输血速度需严格控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重、耐受性等数据,输血后观察15min,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及时检查并调控输血速度。(3)生活指导:①保持室内清洁,用84消毒液每天拖地、擦洗家具,用紫外线、电子灭菌灯等照射杀菌,定时开窗通风,尽量不往人流量大的地方靠近。②饭前便后洗手,睡前漱口,床单、被罩及贴身衣物需定期更换,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③营造安静的排便环境,用高锰酸钾坐浴,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按时吃药,或家属协助监督患者服药,以保证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④心态良好,保持平和心境,平时适当锻炼如打太极、散步等。
1.3观察指标 (1)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3]: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以其中的功能量表为本次评估量表,共包含3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1-4级评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统计两组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依从性高:清楚知晓自身情况,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较高:基本能按时到院治疗;依从性差:对疾病不了解,且不按时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感染)/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QLQ-C30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功能评分未见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2.2依从性及不良事件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依从率分别为77.36%、98.11%,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7%、1.89%,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综合性护理是集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多种措施为一体的护理模式,在多年临床应用中逐步得到完善。为进一步探究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展本次研究。研究结果数据显示,综合性护理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综合性护理措施优势众多,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对潜在不良反应进行预防,掐断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促使患者身体恢复健康。在预防性护理中,主要包括损伤预防、感染预防和预防悲哀三项内容,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做好卫生防护,使患者远离感染。(2)对于已经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对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非常有帮助。对于活动无耐力型患者,可通过输血、卧床休息等措施进行调剂,营养失调型患者通过高蛋白、高维生素进行营养补充,在输血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进而让患者想健康人群靠拢。(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保持室内清洁、饭前便后洗手、营造安静的排便环境、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等措施,促使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方式,规律作息辅以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4]。鉴于综合护理的诸多优势,临床护理推荐使用此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栾飞飞.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 5(10): 99-101.
[2] 方云, 刘敏杰, 张伟伟, 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15(5):778-783.
[3] 李志强.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头颈癌量表QLICP-HN(V2. 0T)的研制与评价[D]. 2017.
[4] 郭娟. 整体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8): 226-227.
【关键词】综合护理;生活质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2
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主要原因,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CML在成人白血病中占比高达15%,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1-2]。目前化疗是治疗CML的主要手段,但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易出现问题,若不及时给予其相关护理,会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提出综合护理模式,设置对照组,通过指标对比深入分析此护理模式的优势,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治自愿参与研究的CML患者106例,收治时间:2018年7月~2019年10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26例、27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54岁,平均(60.35±2.35)岁,病程7个月~4年;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5例、2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5岁,平均(61.25±2.40)岁,病程7个月~4年。两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叮嘱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观察组:综合护理,措施如下:(1)预防性护理:①损伤预防。患者卧床休息时间适当延长;牙刷必须选择软毛的,且禁止食用粗糙、硬质食物,禁止用牙签剔牙;排便自然,切勿过度用力,有便秘感及时用缓泻剂或开塞露;沐浴用水温度适中,且禁止大力搓洗;注射剂抽血部位经常更换,止血带松紧适中,抽血拔针后延长按压针刺点时间止血。②感染预防:实时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问变化,发现患者频繁咳嗽、小便等情况时立即处理;房间温度以23℃、湿度50%为宜,定时打扫房间并消毒,每天倾倒垃圾,避免频繁探视;口腔、皮肤等基础性清洁工作做好。③预感性悲哀,这与患者担心治疗无效有关,护士要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烦恼,并细致讲解治疗方法或列举既往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2)对症护理:①活动无耐力。患者取半坐卧位,给予其面罩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症状;卧床休息,减少氧气消耗量,并鼓励患者适当生活自理。②营养失调。进食有营养的事物,包括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且食物易消化。或给患者输血,从而改善其营养失调现状。饮食有规律,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有消化道症状及时就医。③输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患者发生输血性感染。输血速度需严格控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重、耐受性等数据,输血后观察15min,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及时检查并调控输血速度。(3)生活指导:①保持室内清洁,用84消毒液每天拖地、擦洗家具,用紫外线、电子灭菌灯等照射杀菌,定时开窗通风,尽量不往人流量大的地方靠近。②饭前便后洗手,睡前漱口,床单、被罩及贴身衣物需定期更换,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③营造安静的排便环境,用高锰酸钾坐浴,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按时吃药,或家属协助监督患者服药,以保证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④心态良好,保持平和心境,平时适当锻炼如打太极、散步等。
1.3观察指标 (1)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3]: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以其中的功能量表为本次评估量表,共包含3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1-4级评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统计两组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依从性高:清楚知晓自身情况,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较高:基本能按时到院治疗;依从性差:对疾病不了解,且不按时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感染)/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QLQ-C30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功能评分未见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2.2依从性及不良事件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依从率分别为77.36%、98.11%,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7%、1.89%,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综合性护理是集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多种措施为一体的护理模式,在多年临床应用中逐步得到完善。为进一步探究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展本次研究。研究结果数据显示,综合性护理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综合性护理措施优势众多,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对潜在不良反应进行预防,掐断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促使患者身体恢复健康。在预防性护理中,主要包括损伤预防、感染预防和预防悲哀三项内容,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做好卫生防护,使患者远离感染。(2)对于已经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对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非常有帮助。对于活动无耐力型患者,可通过输血、卧床休息等措施进行调剂,营养失调型患者通过高蛋白、高维生素进行营养补充,在输血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进而让患者想健康人群靠拢。(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保持室内清洁、饭前便后洗手、营造安静的排便环境、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等措施,促使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方式,规律作息辅以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4]。鉴于综合护理的诸多优势,临床护理推荐使用此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栾飞飞.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 5(10): 99-101.
[2] 方云, 刘敏杰, 张伟伟, 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15(5):778-783.
[3] 李志强.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头颈癌量表QLICP-HN(V2. 0T)的研制与评价[D]. 2017.
[4] 郭娟. 整体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8): 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