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s88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违法事件屡有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探讨在政治课中如何通过对政治课教材教学来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使法律伴随着学生成长,让法律成为他们权利的守护者和履行义务的指导者。
  【关键词】政治课 中职生 法律意识 权利 义务
  
  从2005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来,全国各地职业技术学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由于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的增多,给职业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打架事件屡有报道,职业学校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拿不到工资的事情屡有发生。学生一方面侵犯他人权利而违法,另一方面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也不知道保护,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学生不懂法更不知道守法护法,因此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中开设有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和德育等课程,在政治课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外,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的原因:
  (一)中职生不懂法现象突出。绝大部分中职生虽然经过了初中教育,初中也有法律课,但是初中的法律知识多数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于是许多学生就认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没有意识到未成年人同样也要遵纪守法,违法了同样要负责任。另外他们不了解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与法律责任,在他们的知识库里缺乏法律这方面的知识,根本没有法律理念。有些学生自己都年满18周岁了,以为是在校生就是未成年人,于是就为所欲为。像这种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懂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中职生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许多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还有一部分的社会青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重新回到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因此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首先,年龄不一,大的有20多岁,小的只有15岁;其次,文化基础与普通高中生比较,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再次,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尤其是法律意识淡薄。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表现在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对职业学校的调查与了解,职业学校发生校园打架事件比普通高中多了一倍,并且后果往往相对严重。比如,2006年9月,发生在广西南宁的某职业学校学生打群架事件,造成一死一伤,涉案学生有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分别被判处2年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不懂得用法律来为自己维权。一部分学生受到侵权后忍气吞声,一部分学生却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反抗,导致事情的进一步恶化。如2007年7月在广东惠州一电子厂来参加半工半读学习的三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保安工作方式简单、粗、屡次殴打学生,激起共愤。因厂方未能妥善处置,发生了数百人持械寻找打人保安、讨要说法的群体性事件,在寻找打人保安未果的情况下,打砸员工宿舍楼门窗、楼梯扶手等。还有某一职业学校学生在假期参加教育实践,做了三个月却没有拿到一分工资,最后老板跑路的现象。像这些就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更是缺乏法律维权意识。如果第一个月老板不发工资,学生能及时上报劳动部门,就不会出现三个月没拿到一分工资而老板却跑路的现象了。
  由于上述这两方面原因,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那么什么途径能最有效的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呢?在现行的中职教材中,政治课开设有《法律基础知识》这一门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一门课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现行的中职教材中,政治课包括《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在《哲学基础知识》这一门课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学会观察问题与思考问题,辨明是非;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认识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学会用经济和政治理论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在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对《法律基础知识》这一门课的学习。在《法律基础知识》这一门课中,教师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懂法、守法。如何在教学中讲授《法律基础知识》这一门课使其达到提高中职生法律意识的目的呢?
  首先,不能照本宣科,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和分析。尤其是针对中职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现行的《法律基础知识》的版本是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一共有六个章,囊括了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六大内容。这本教材内容比较多,而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是重视技能训练,因此不可能在政治课教学中腾出更多的课时的,因此,在《法律基础知识》这一本教材的使用中,教师可以删繁就简。在教学中,针对中职生易于冲动、反抗性强、好斗等特点,重点讲述民法、经济法、刑法。民法中要特别强调民事权利和义务,告诉学生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时要承担民事责任;经济法中要重点讲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让学生明白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刑法中要重点讲解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要受到何种惩罚。
  其次,要以案说法,力求让学生在一个个案例中吸收法的内涵与精神。案例可以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来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会有更深的印象。比如,有一次,某校一学生在周末持刀到街道一户人家进行抢劫。后来这学生被派出所带走,并且被判了刑。在讲解这个案例时,我们要告诉学生,抢劫是重罪,即使是在校学生,只要年满14,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还有学生在校外或者校内打群架致人伤亡的,都要负法律责任。而讲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要教会学生如何写劳动合同,以及在写劳动合同中要注意哪些要素等等。教材中虽然没有要求教学生写劳动合同,但是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适当增加这一点内容,否则学生毕业后到了用人单位那里,劳动合同都不会写。除此之外,重点讲解在遇到劳动纠纷时,该如何寻求法律的帮助。因为在现实中,劳动者往往是弱势群体,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的劳动权益很有必要。
  再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社会调查。某职业学校政治组教师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法院旁听法官判案,通过一个个现实生动的案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除了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法官判案外,还组织学生到劳动仲裁部门调查,让劳动仲裁部门的负责同志给学生现场讲解当出现劳动纠纷时,如何选择最佳的最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另外,还邀请附近派出所的资深民警来学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每一次社会实践,教师都要让学生设计好实践的目的及步骤,明确实践的意义。学生参加这样的教育实践印象深刻,并且能从中学到很多法律知识。
  最后,开设法律讲堂和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政治课教师可以联合政教处共同组织法律讲堂,让学生在身边找一些与法律有关的案件,利用所学理论,共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案件,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这些案件的发生。法律知识竞赛可以每个学期或者每个学年举行一次,知识竞赛既可以用现场问答的形式,也可以用考试的形式。题型可以多样,既可以有选择题,也可以有案例分析。知识竞赛最适宜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在政治课教学中,除了要利用《法律基础知识》这本教材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教材和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因为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高了,那么他就会自觉地遵守法律。政治课中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都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使法律伴随着学生成长,让法律成为他们权利的守护者和履行义务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卢振林,伍国樑. 职业教育研究,2009(09).
  [2]陈文韬,刘月华. 了解中职生特点准确定位班主任角色. 广东教育职教版,2010(5).
其他文献
后浇带是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变形缝,保留一段时间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填充补齐,临时变形缝即行消失,建筑物即成为连续为整体的无变形缝结构。在住宅设计中,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的影响,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然而从使用的角度看又不希望设置缝,因为设缝可能会出现双墙、双柱、双梁等,影响住宅建筑的外观和平面布置。通过高层住宅建筑或其它构筑物的工程实践表明,如果要总体布置上或构造上采取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环境下,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已强调“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新学期的语文教师应遵循“习惯是保证”的基本教育原则,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我们所追求的富有语文味和创新型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乐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学习习惯 书写 诵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毕业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原因是就业能力低下所致。对高职生就业能力进行研究,建立完善的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有利于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和完善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转变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  【关键词】就业能力 能力调查分析 就业评价体系    随着
【摘 要】逆反心理是一种与常态对立的反常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它存在于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群中,不过在初中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探讨初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消除逆反心理的科学方法,对促进初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逆反心理 成因 疏导策略    一、初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理论界尤其是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已有的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实验教学改革对理工科院校的实验教学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本文分析并提出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观点,使实验室管理、达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