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深度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x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浅麻醉组(L组,40例,BIS值46~60)、深麻醉组(D组,40例,BIS值35~45)、对照组(C组,40例,无BIS监测),每组患者于诱导前(Tn 0)、拔管后10 min(Tn 3)、术后第1天(Tn 4)、术后第3天(Tn 5)抽取肘静脉血测量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对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统计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n 结果:Tn 0时刻三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3,P=0.920),Tn 3时刻血清S100β蛋白水平D组[(1.08±0.05)μg/L]高于C组[(0.98±0.10)μg/L]和L组[(0.84±0.09)μg/L],且L组低于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三组患者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n 2=2.914,P=0.233),术后第1天和第3天POCD发生率D组(57.1%与37.1%)高于C组(41.7%与38.9%)和L组(20.0%与14.3%),且L组低于C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n 2=10.187,P=0.006;χn 2=6.296,P=0.043)。n 结论: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行BIS监测维持浅麻醉状态可有效减少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脑损伤有关。
其他文献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就餐,餐饮企业蓬勃发展。但由于餐饮行业自身的种种原因,其行业标准体系却迟迟未建立。建立、健全餐饮行业体系刻不容缓。
目的: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Spectrum-CT对3种不同方式建立的人肺肿瘤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和生物学特性比较,为肺癌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构建稳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37(IL-37)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生长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IL-37作为新型放疗增敏剂的可能性。方法:选择人NSCLC细胞株A549,将A549细
目的:观察髂骨周围(Ⅰ区、Ⅰ+Ⅱ区、Ⅰ+Ⅳ区)恶性肿瘤的切除、不同重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3例髂骨周围恶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