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呵护童心

来源 :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教师是警察,因为天天在办案查真相.有人说,教师是演员,因为日日在扮演各种小动物.也有人说,教师是建筑师,因为班级的一砖一瓦一墙都由他们亲自打造.更多的人说教师是:主持人、艺术家、作家及破烂王……rn而我认为,教师更是医生,是比扁鹊、华佗更神乎其神的大夫.他们能把孩子的心病连根拔除,矫正孩子的行为偏差,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三年最重要的幼儿生涯.你瞧,这是不是比华佗更神通广大?
其他文献
患者女,14岁.11年前右下肢内侧出现一线状排列的淡红色扁平丘疹,上覆少许鳞屑,逐渐向两端扩展,未予治疗.5年前原发皮损处开始出现坚实的皮下结节.就诊前10 d局部皮损出现溃破,并有红肿痛,异物排出,一直未予处理.皮肤科检查:右下肢内侧及腹部可见线状排列萎缩性暗红斑,其下可触及深在结节状物质,活动度尚可,有粘连,触之硬,压之疼痛.局部隆起于皮面,溃破处有块状、质硬、白色物质排出.组织病理检查:右大
目的 探讨终板造瘘在前交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的51例前交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术中是否行终板
报告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15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诊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其中脑梗死85例,TIA 3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109例,造影加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术6例.经过对血管内介入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15例患者的术前相关评估、术中配合、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等,115例患者康复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病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T
患者男,35岁,全身出现泛发红斑、斑块、结节伴瘙痒8年.皮肤科检查:头面部及躯干四肢大片丘疹、红斑、浸润性斑块及结节,部分皮损边界清,伴少量鳞屑、结痂、萎缩性瘢痕,双眼睑肿胀,右耳廓已破坏消失,左耳廓变形,头发、眉毛、睫毛稀疏脱落,指(趾)甲甲板均肥厚、变形、断裂.真菌学检查:取皮损处皮屑直接镜检示分枝分隔菌丝阳性,真菌培养鉴定为红色毛癣菌生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真皮浅
目的 探讨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VD)患者的脑血管储备(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变化.方法 纳入表现
近10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免疫学机制和易感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针对关键发病环节的靶向性生物制剂被研发出来用于控制这一顽疾.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银屑病生物制剂主要分为阻断共刺激信号和抑制炎症介质两种.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2及白介素23为其主要的炎症介质靶点.对目前欧美已经批准上市和尚未批准,但较有潜力的多种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阐述。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mMCAI)患者的转归很差,药物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近几年发表的几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偏侧颅骨切除术可
目的 探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的发热与白介素(IL)-1、-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发热组与不发热组患者血清IL-1、IL-6及TNF-α的水平.结果 GPP患者体温与GPP病情严重程度评分(r=0.858),白细胞计数(r=0.429),中性粒细胞计数(r=0.518),血清IL-1(r=0.518)、IL-6(r=0.484)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