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明城市的创建,不仅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及人们精神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而高校教育在我国当前的文明城市创建中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益阳市的文明城市创建为具体实例,着重探讨了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当代社会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益阳市;高校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功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大众社会、促进市民素养提高以及实现科研转化等社会功能正越来越凸显。高校通过对人才的不断教育与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高校毕业生又作为优质文化素养的传播者与继承者,继续为城市文明的发展作进一步服务,为文明城市的创建、为城市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文明城市创建内涵
文明城市是指在社会经济、社会文明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广阔,其涵盖了区域市民素质、科技文化、治安秩序、城市形象、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的建设内容。文明城市实质上也是我国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是中国政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等等许多概念的衍射,建立科学高效的文明城市创建机制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达到城市居民素质高、社会幸福指数高,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等等各种城市指标而建立的一套高水平管理机制,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反映出了政府的管理、治理水平。文明城市创建机制在我国许多较为先进的城市是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基本落脚点的,其中的措施、经验甚至是教训都成为我国探索建立文明城市创建的实践成果。比如较为有名的有《长沙市文明创建工作创新集》和《深圳创建城市文集》等等。
在这多方面的建设内容中,尤其应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其中,文化素质是文明素质的基础,主要是指市民的文化层次;道德素质是指市民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素养;政治素质是指市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以及相关的法纪意识;生态环境素质则是指市民爱护植物、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素养。
二、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社会功能
教育是科技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会议中也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就要求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必须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湖南省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教育事業的发展放在首位,对于教育投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2010年被评为100所国家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在2015年被批准成为全国学徒制首批试点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在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了全日制本科层次的院校,建设成为了以土木建筑、医学为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2017年又被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院校等等,这都可以被视为是湖南省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体而言,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城市学院作为我国地方高校体系中的一员,其担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这两项主要的社会职能,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贡献,而且对益阳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也意义重大。
(一)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人才培养功能
市民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内容。若想实现市民这几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通过高校这一教育阵地来加以实现最为关键。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已经从精英教育时期附属地位的少数派,变成了大众化时期渐成体系的多数派。有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2179所普通高校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
由此可看出,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高等教育面向的正是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正是益阳市各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75年,是全国4所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之一、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在学院的第一次党代会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战略目标。在近年来该院校的发展历程中,其始终以独到的办学思想为灵魂,以准确的自身定位为基础,以适应与满足益阳市地方发展及对高等人才的需要为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出了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水平出众的美术设计研发人才。目前,益阳市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这更是迫切需要通过地方高校的教育培养,从知识技能的传授、素质培养、氛围熏陶等方面为益阳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社会服务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益阳经济社会的转型速度加快,文明城市的建设也更为迫切。在益阳市的“十三五”市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充分利用高校这一教育阵地的社会服务及社会导向功能,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文明环境,有力推动市民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
目前,益阳市当地各地方高校,在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中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导向功能正日趋凸显。地方高校不仅是各地区知识与技能积累、创新与传播的主体,更是科学精神、道德文明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从文明城市创建的角度来看,市内各高等院校在益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塑造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湖南城市学院的社会导向功能为例,该院校创立于1978年,最初只是城市建设类的专科学校,随着与益阳师范专科学校、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合并,已逐步成为了以建筑、医学、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本科大学,近十年以来为市内输送了大量莘莘学子,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到益阳市城建、教师、医护、卫生、交通等多个岗位中,为益阳市的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在以湖南城市学院为典型代表的高校教育推动下,近年来益阳市市民的文化素质大幅提高,科技教育体系也位于湖南省同类城市的领先水平,并逐步形成了以学习型、创新型为主的城市文化现象。由此可见,高校教育在当前的益阳市文明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及社会导向功能。 三、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
(一)高校教育有利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市民的文明素质主要包括了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多个方面,而这几方面素质提升的主要阵地都来自于高校教育。
以益阳市为例,目前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中,除面向广大青少年开设本专科课程以外,还提供了函授课程、夜校课程、在职硕士学位课程等,给社会上的在职员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大龄人士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同时,各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始终以文明城市建设和区域市场经济发展为培养导向,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紧密融入到高校的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及各种实践活动当中,这样不仅实现了各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而且也极大的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促进了学生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校教育有利于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
科技文化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科技研发水平和创新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整个湖南省为例,近年来,湖南省以高校教育作为科技研发的源头,重点支持各高校、企业的科研院所的研发创新,使省内的科技文化事业处于蓬勃的发展态势。
而在益阳市的科技文化发展方面,由于市内拥有城市学院、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大批高等院校,依托于各院校研发机构的发展,以及自扩招以来人才培养规模迅速增大,市内各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并形成了漢森制药、沅江纸业、艾华科技、科力远电池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自主研发产品在省内乃至全国市场中,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由此可看出,益阳市高校教育的发展,对近年来城市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大众社会、促进市民素质提高以及实现科研转化等社会功能及作用上正越发重要。本文以益阳市的文明城市创建为具体实例,以城市学院和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典型研究代表,探讨了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当代社会功能和作用。其中,在当代社会功能上,高校教育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在文明城市创建作用上,则主要体现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进步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关晓光.论高等教育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6(2).
课题名称:
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
关键词:益阳市;高校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功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大众社会、促进市民素养提高以及实现科研转化等社会功能正越来越凸显。高校通过对人才的不断教育与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高校毕业生又作为优质文化素养的传播者与继承者,继续为城市文明的发展作进一步服务,为文明城市的创建、为城市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文明城市创建内涵
文明城市是指在社会经济、社会文明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广阔,其涵盖了区域市民素质、科技文化、治安秩序、城市形象、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的建设内容。文明城市实质上也是我国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是中国政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等等许多概念的衍射,建立科学高效的文明城市创建机制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达到城市居民素质高、社会幸福指数高,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等等各种城市指标而建立的一套高水平管理机制,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反映出了政府的管理、治理水平。文明城市创建机制在我国许多较为先进的城市是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基本落脚点的,其中的措施、经验甚至是教训都成为我国探索建立文明城市创建的实践成果。比如较为有名的有《长沙市文明创建工作创新集》和《深圳创建城市文集》等等。
在这多方面的建设内容中,尤其应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其中,文化素质是文明素质的基础,主要是指市民的文化层次;道德素质是指市民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素养;政治素质是指市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以及相关的法纪意识;生态环境素质则是指市民爱护植物、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素养。
二、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社会功能
教育是科技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会议中也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就要求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必须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湖南省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教育事業的发展放在首位,对于教育投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2010年被评为100所国家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在2015年被批准成为全国学徒制首批试点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在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了全日制本科层次的院校,建设成为了以土木建筑、医学为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2017年又被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院校等等,这都可以被视为是湖南省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体而言,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城市学院作为我国地方高校体系中的一员,其担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这两项主要的社会职能,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贡献,而且对益阳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也意义重大。
(一)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人才培养功能
市民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内容。若想实现市民这几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通过高校这一教育阵地来加以实现最为关键。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已经从精英教育时期附属地位的少数派,变成了大众化时期渐成体系的多数派。有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2179所普通高校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
由此可看出,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高等教育面向的正是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正是益阳市各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75年,是全国4所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之一、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在学院的第一次党代会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战略目标。在近年来该院校的发展历程中,其始终以独到的办学思想为灵魂,以准确的自身定位为基础,以适应与满足益阳市地方发展及对高等人才的需要为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出了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水平出众的美术设计研发人才。目前,益阳市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这更是迫切需要通过地方高校的教育培养,从知识技能的传授、素质培养、氛围熏陶等方面为益阳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社会服务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益阳经济社会的转型速度加快,文明城市的建设也更为迫切。在益阳市的“十三五”市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充分利用高校这一教育阵地的社会服务及社会导向功能,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文明环境,有力推动市民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
目前,益阳市当地各地方高校,在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中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导向功能正日趋凸显。地方高校不仅是各地区知识与技能积累、创新与传播的主体,更是科学精神、道德文明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从文明城市创建的角度来看,市内各高等院校在益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塑造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湖南城市学院的社会导向功能为例,该院校创立于1978年,最初只是城市建设类的专科学校,随着与益阳师范专科学校、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合并,已逐步成为了以建筑、医学、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本科大学,近十年以来为市内输送了大量莘莘学子,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到益阳市城建、教师、医护、卫生、交通等多个岗位中,为益阳市的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在以湖南城市学院为典型代表的高校教育推动下,近年来益阳市市民的文化素质大幅提高,科技教育体系也位于湖南省同类城市的领先水平,并逐步形成了以学习型、创新型为主的城市文化现象。由此可见,高校教育在当前的益阳市文明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及社会导向功能。 三、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
(一)高校教育有利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市民的文明素质主要包括了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多个方面,而这几方面素质提升的主要阵地都来自于高校教育。
以益阳市为例,目前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中,除面向广大青少年开设本专科课程以外,还提供了函授课程、夜校课程、在职硕士学位课程等,给社会上的在职员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大龄人士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同时,各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始终以文明城市建设和区域市场经济发展为培养导向,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紧密融入到高校的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及各种实践活动当中,这样不仅实现了各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而且也极大的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促进了学生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校教育有利于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
科技文化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科技研发水平和创新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整个湖南省为例,近年来,湖南省以高校教育作为科技研发的源头,重点支持各高校、企业的科研院所的研发创新,使省内的科技文化事业处于蓬勃的发展态势。
而在益阳市的科技文化发展方面,由于市内拥有城市学院、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大批高等院校,依托于各院校研发机构的发展,以及自扩招以来人才培养规模迅速增大,市内各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并形成了漢森制药、沅江纸业、艾华科技、科力远电池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自主研发产品在省内乃至全国市场中,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由此可看出,益阳市高校教育的发展,对近年来城市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大众社会、促进市民素质提高以及实现科研转化等社会功能及作用上正越发重要。本文以益阳市的文明城市创建为具体实例,以城市学院和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典型研究代表,探讨了高校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当代社会功能和作用。其中,在当代社会功能上,高校教育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在文明城市创建作用上,则主要体现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进步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关晓光.论高等教育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6(2).
课题名称:
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