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意趣·意境:小学语文主问题教学设计的向度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问题”是文本的“经脉”,是思维的“肯綮”,是情感的“爆点”,它是教学结构化和学习深度化的“基点”和“鹰架”,在课堂教学中,它直指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够引领全文,成功地拎起一连串的教学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小学语文主问题教学是认知、情感、审美的“合晶”,它是认知发展、情感激荡和审美体验的重要教学样态.小学语文主问题教学设计要涵括三个向度:探寻意义,完型认知结构;探秘意趣,梳理情感主线;探悉意境,彰显审美意蕴.
其他文献
数学大概念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机理上,大概念教学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而传统教学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教学目标上,大概念教学旨在“形成专家思维”,而传统教学是为了“掌握专家结论”;在问题设计上,大概念教学追求的是问题的“挑战性”,而传统教学凸显的是问题的“引导性”;在角色定位上,大概念教学中的教师承担的是教学的“研究者”的角色,而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充当的是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
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和研讨的基本前提,是语文教师首先自己必须真正读懂、读通《红楼梦》.然而,相当多的教师实际缺乏对《红楼梦》的鉴赏力,无法真正承担起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艰巨任务.目前学界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所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方法指导、任务以及活动的设计等技术性层面,而对教师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问题则严重忽视.语文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必须首先自己爱读、读懂、读通《红楼梦》,同时还需要通过阅读一些红学研究著作,来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原著,切实提高文学鉴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