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改“四步曲”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_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许多文人都主张“文章不厌百回改”,“淘沙不倦则好物出”,认为“多改出佳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常把自己写好的诗读给老妪听,请她们帮助修改;清代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红楼梦》;鲁迅也曾说,他的文章写好后总是放进抽屉里,过几天再拿出来看看,每看一次都觉得有许多要修改的地方,这样经过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名家之作尚需修改,何况初学写作的中学生呢?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教给学生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并懂得如何评价一篇作文的优劣,不仅有助于提高作文修改和讲评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主要的是能把教师从批改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下面,结合10多年来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把自己在指导学生作文评改中概括的“四步”做法写出来,供同仁们参考。
  
  一、批改——循序渐进
  
  每次学生作文交上来后,教师先总览一遍,了解学生作文的基本情况,从中抽取认为好、中、差的若干篇作文作为示范批改。批改后,把批改的作文发给学生传看,让学生体会老师是怎样批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批改。然后,把未批改的那部分作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或同桌交换批改,或分组集体批改,或优差生搭配批改。批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通读一遍,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勾画出用得不恰当的词语或有语病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作文,看中心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材料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充实,表达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合理。再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增删、改换或调整等。对于批改自己作文的学生,允许作较大的改动。如果是交换批改的作文,要求学生只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二、评价——客观公正
  
  学生不仅关心教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也很想知道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凡是交换批改的作文,都要求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对用得好、精彩的语句,生动、传神的片段,作最简洁的批注。批注完后,要求学生总览全篇,针对全篇最突出的优点或缺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出评语。写评语,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语写好后,用等级记分制给同学的作文评定等级,并注明日期。最后,把经学生批改的作文收起来检查批改情况。对于批改认真细致的给予表扬,马虎了事的给予批评,不够公允的给予补正。
  
  三、讲评——灵活多样
  
  作文讲评不能粗枝大叶,草率了事,方法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千篇一律。笔者在这方面的做法是首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然后让写得好的学生谈写作感想,如对命题是怎样理解的,是如何立意的,是怎样提炼素材的等等;让批改得好的学生谈批改体会。针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耐心诱导:为什么写得差。差在哪里?决不把差的作文拿到课堂上当作笑料来奚落学生。这方面,教师要多加鼓励,少批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错别字和行文不规范等现象,要求学生尽量避免,同时要不断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根除。
  
  四、装订——激发兴趣
  
  每次作文后,教师都应把写得好的作文挑选出来,誊写好或是打印好,装订成册,加上封面,写上前言,编上页码和目录,挂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交流借鉴。对于比较优秀的作文,帮学生推荐给各级报刊。每当推荐的优秀作文被报刊采用后,学生都争相拜读,并暗暗使劲,想着自己也要写上一篇发表来风光风光。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欲望便在成功的希望中悄悄地激发起来了。
  上述四步,是笔者指导学生作文评改常用的方法。作文教学,不仅教师要教会学生写,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改,写、改并重,才是完善的作文教学。教师只有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基本方法,把写、改结合起来,由浅入深,于写中学改,于改中促写,才能让学生逐步学到会写善改的本领,才能减轻教师作文批改的负担。
  (作者单位: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教材中有几篇文言文涉及到“谏”的知识,注解比较简略,一些权威工具书的注解也不全面。   “谏”,《辞海》中注解①为:“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如《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就注解看,“谏”所用的方式是“直言”,而从例子看,不能说明“谏”的方式是否是“直言”。其实,我国封建社会里,臣对君、晚辈对尊长进行规劝,使其改正错误,方式不单是“直言”,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
福克纳的小说《熊》中的荒野与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高粱地都因为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感到迷惘和焦虑。在寻找失去的家园的同时,作家通过艺术
使用pdfFactoryPro虚拟打印机软件,将由原稿排版生成的书版PS文件转换为PDF文件,利用PDF文件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具有高压缩性、可添加批注等特性,将其作为中转文件,通过电子邮件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这段文字,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激励人们在逆境之中挣扎求索,自强不息。一般理解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全章中心论点,围绕这一中心,该段讲述为了使“是人”具备完成“大任”的条件,“天”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考验,让他们在困苦磨难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身心臻于成熟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中,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意识日渐浓厚。然而,对于如何促成高效的对话以及如何调控对话等问题,部分教师尚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对话”失控的现象    教学对话过程中,应该是各种信息流向交叉存在,并且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信息流量适中,否则,教师把持“话语霸权”或者学生天马行空地肆意发言,就会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创新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发展高科技,必须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支撑。为了加快开封发展,必须抓紧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和规划,构筑开放、灵活、
随着中国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难以胜任"培养出能用英语进行学术学习和交流的人才"的需要。美国文理学院EFL课程模式以其突出特点对我国大学英语定位的启示。据此,作
彭熙在《中州学刊》2004年4期中撰文指出,文学家以文字叙述故事,而电影则用形象的视听画面描绘故事。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彼此间又存在着分合难定的暖昧与紧张关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