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度量标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容量有限,已经使我国不再具备“先发展,后治理”的条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需要从现在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章论证了“两型社会”是在人工和自然双重作用下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损耗速率趋近于零的渐进过程。提出了“两型社会”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有重点的建设,设计了一定阶段下资源和环境消耗的级次标准和动态特征。
其他文献
通过对旋风分离器内固体颗粒随机运动的受力分析,提出了颗粒在分离器内精确运动轨迹是由确定性的径向力、轴向力以及不确定性的随机力所决定,并分析了颗粒存在的随机因素,为
在我国,城市营销是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国外学者对城市营销已进行了大量出色的研究。在长期收集、跟踪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营销研究
2006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很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尤其是对内外非均衡问题、中国的菲利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整合生产活动,而东道国的经济、商务、政府执行的外资政策等环境是影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最重要的因素,也决定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
本文介绍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的主要理论贡献。他在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分析、“黄金律”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一长期”分析、“自
为探讨随机故障对地铁车辆运营成本的影响,采用威布尔分布描述部件衰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随机故障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通过加权的形式将“影响”量化。
演化范式的兴起和发展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问题提供了有益视角,应用其倡导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技术可以被理解为以技术知识作为基因型的表型。技术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