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豆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豆常见害虫,如蛴螬、地老虎、食心虫、草地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豆虫害;发生;防治
  1 蛴螬
  蛴螬俗称蛭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蛴螬栖息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断根、断茎,枯萎死亡,农田缺苗、断垄严重。
  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卵椭圆形,白色。幼虫体长3 cm,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身体弯曲,多皱褶。蛹淡黄色。
  1.2 生活习性
  成虫2~3年发生1代。以2~3龄的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钻到表土层,咬食作物幼根,1头3龄幼虫可连续迁移为害多株幼苗。3龄幼虫约在7月下旬开始入土作茧化蛹。经20 d左右蛹期后羽化为成虫。成虫越冬入土30~60 cm,在第3年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下旬出现小幼虫,当年以2~3龄幼虫越冬。
  1.3 防治方法
  田间调查,平均有蛴螬3头/m2时,开始防治。 结合中耕除草,将土层内的幼虫挖出来杀死。①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 kg/hm2,结合播种施肥施于播种沟内。②用5%甲拌磷颗粒剂30~50kg/hm2,结合播种施于播种沟内。③用总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2 地老虎
  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2.1 形态特征
  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
  2.2 生活习性
  地老虎幼蟲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卵壳内越冬。第2年4月幼虫破壳而出,先取食荠菜、灰菜、刺菜、苣买菜等杂草。待大豆出苗后为害大豆,6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
  2.3 防治方法
  田间调查,平均有幼虫0.5头/m2时,开始防治。 深翻灭卵,秋后在有地老虎虫卵的地块,实行深翻,卵翻入15cm以下土层中后死亡70%,可大大降低越冬虫卵基数。①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 kg、豆饼50 kg、水50kg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再与豆饼混拌均匀,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 kg/hm2。幼虫夜出活动取食毒饵后中毒死亡。②用总含量不低于30 %~35 %,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3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轻者虫食率2 %~5 %,重者达7 %~10 %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
  3.1 形态特征
  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1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初孵化的幼虫淡黄色,头部黑色;入荚后的2龄幼虫体色乳白;4龄幼虫逐渐变为鲜红色;脱荚入土后的幼虫由红变黄。蛹为长纺锤形,赤褐色,体长5~7 mm。茧有越冬茧和羽化茧之分。
  3.2 生活习性
  大豆食心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7月中下旬幼虫化蛹羽化,迁飞到大豆田,上午潜伏不动,下午3~4时后在大豆田边可见成蛾相互追逐,呈蛾团现象。卵多产在豆荚上,1荚上产1粒,8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爬行于豆荚上,在豆荚侧缘咬穿钻入荚内,蛀食嫩豆,直至大豆成熟后,老熟幼虫从荚内蛀小孔出来,钻入土层中越冬。
  3.3 防治方法
  ①远距离轮作。大豆食心虫只为害大豆,其越冬场所是豆田,成虫飞翔能力很弱,不能远距离飞翔。在距前茬大豆田1km以外种植大豆,可降低虫食率90 %左右。②深翻土壤,秋收后及时进行秋翻,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③选用优良品种。由于食心虫成虫产卵喜多茸毛豆荚,无毛品种的豆荚较有毛品种豆荚上的卵少,受害轻,因而可选用无毛品种,可减轻虫害。 当田间成虫盛发期,连续3 d累计100 m双行蛾量达100头以上,或平均100荚卵量达20粒开始防治。①敌敌畏熏杀成虫。在8月5日左右成虫盛发期防治,方法是将玉米瓤每1cm分断成1节,浸入敌敌畏原油中浸泡,然后将吸足药液的玉米瓤按每隔4垄、每前进5步的密度夹在大豆分枝上。②防治幼虫。于8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30%桃小灵乳油400 mL/hm2,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 mL/hm2,兑水150~300 kg/hm2喷雾1次即可。
  4 草地螟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在大豆叶间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大面积吃光绝产。
  4.1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褐小型蛾子,体长8~12 mm,翅展20~28 mm,前翅生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纹,后翅生有不明显淡黄白色条纹。卵椭圆形,白色,卵面稍凸起,底部平。幼虫头黑色有白斑,前胸盾板黑色,有3条黄色纵纹。虫体黄绿或灰绿色。幼虫共有5龄,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入土作茧。茧长筒形,直立于土表下。蛹淡黄色。
  4.2生活习性
  草地螟1年发生2~3代,以1代幼虫危害为主,虫源有当地越冬虫源和异地迁入虫源2种,大发生年以异地迁入虫源为主。草地螟以幼虫越冬,当地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出现,异地迁入成虫于6月上、中旬盛发,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虫入土作茧。有的年份在8月上旬会发生第2代成虫及幼虫危害。草地螟具有低龄幼虫发育快、暴食和集体迁移习性。在大发生年大多的幼虫群集一起由农田、草原、荒地向邻近农田迁移,所到之处几乎一扫而光,寸草不剩,所以防治适期在幼虫3龄期,且大量幼虫迁移之前。
  4.3 防治方法
  当草地螟成虫把卵产在如灰菜、蒿等杂草上但还没有孵化以前,清除田间杂草以及地头、地边杂草,可消灭一部分虫卵,并减少早期孵化幼虫的食料,对减轻虫害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地块选择、整地起垄、选择品种、适时播种、大田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为四季豆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四季豆;品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岚皋县地处秦岭南部,大巴山北麓,最高海拔2641米,最低海拔331米,海拔悬殊大,有“高山飘雪花,低山开桃花”之称。境内以山地为主,地势高低显著,气候垂直差异大,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为多类型、多层次、多品种的生态效益
摘要:虚拟机技术是IT领域一项历史久远的技术。近些年,虚拟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又被人们重新认识。逐渐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IT技术领域。该文介绍了虚拟机技术的起源,虚拟机的基本概念和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软件。重点研究了使用VMware workstation构建虚拟网络的三种基本网络工作模式的特点及工作原理。深入理解虚拟机的工作模式对于使用虚拟机构建和研究虚拟网络有着重
玉米,是大家比较常吃的一种农作物。玉米作为一种谷物,即美味可口,可以做成不同品种的食物,又满足了我们对粗粮的需要。近些年,人们对合理膳食越来越重视,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摘 要:早春薄皮甜瓜的育苗与定植直接影响甜瓜的生长、管理、产量和效益。本文从育苗、定植等技术环节,详细阐述了早春薄皮甜瓜的育苗与定植的技术要领,对甜瓜的田间管理和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标准园;无公害;甜瓜;育苗;定植  1 育苗前准备及育苗  1.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甜瓜品种。  1.2 育苗时间  播种时间:12月中下旬  1.3 播种
中国公司法的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对社会改革的推进起着这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公司法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其他国家的并不一样,中国公司制度的生长路径和发
摘要:随着全球产业在不同国家转移趋势明显,国家加大了推动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的工作力度,对多个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然而,同样的政策和措施在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城市发展该产业,区别很大。有的城市发展该产业经济效应十分显著;而有的则几乎没有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合理和正确评价其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该文在广泛
摘 要:以集安市为例,浅谈栗山天牛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关键词:栗山天牛;防治;森林  1 栗山天牛发生情况  栗山天牛在集安市大路镇、凉水乡、榆林镇、麻线乡、财源镇、花甸镇和双岔林场、榆林林场经营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全市应施调查寄主林分面积为132635公顷;发生面积为10237公顷,其中轻度发生面积2413公顷;中度发生面积3217公顷;重度发生面积4607公顷,发生面积占应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但是也相应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主要以玉米作为农作物,在玉米成长期间主要的病虫害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地老虎、红蜘蛛、玉米螟虫等。为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本文通过对玉米病虫害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其相应的病虫害特点做些简单的介绍及提出一些防治方法。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控释肥料能明显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施肥次
针对滚动轴承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小波变换频率混叠及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频率分离与功率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