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基于内化与外化的角度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过程,也是人民大众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内化与外化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民族性、实践性、时代性、互动性和价值取向性等五个基本特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实现两步:第一步实现内化过程,第二步实现外化过程。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Marxism into the ideas and values ​​of the people but also the practice of the masses and the enrichment of Marxist theory.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The uniform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shows five basic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ity, practicality, timeliness, interactivity and value orientation.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needs to realize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realize the intern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second step is to realize the externalization process.
其他文献
1961年 4月上旬至 5月上旬 ,邓小平在京郊 ,主要对顺义县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农村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农村的情况 ,研究解决农民的困难。邓小
邓小平理论中的思想观点 ,大概可以分三种情况。一种是邓小平同志经过长期观察思考、论证 ,已经成为全党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第二种是邓小平同志生前提出 ,进行
刑事政策是由犯罪这一社会现象所引发的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反应体系,旨在对犯罪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刑事政策指导刑事法律适应社
马克思的哲学由于实现了认识论的存在论维度转向,使真理从超感性的绝对彼岸世界回到感性的人的此在现实世界。马克思存在论视域下的真理不仅是真理与客观对象的相符,更包含主
竺可桢院士是我国近现代最卓越、影响最深远的大科学家、大教育家之一。2010年3月7日是竺先生诞辰120周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纪念竺可桢先生具有特殊的意义。竺先生自1921年在
湖南一师民国初年推行的民本主义教育以德为本,三育并重,培养"德体智"全面发展的人才.把德育细化量化到日常生活中进行考核,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推行师生平等、学生自治的管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与其自身条件密切相关: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学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密切相关,新时期宗教问题处理得好与坏,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与败。我国现行宗教政策,在理论上源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宗教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又
高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却普遍偏低,这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
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法制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法制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法制教育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