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耐高温自生酸研制及其性质研究

来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温油藏酸压改造中,针对常规酸液滤失量大、酸岩反应快、酸蚀作用距离短而难以建立有效通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长时延迟生酸的碳酸盐岩溶蚀的方法,建立了通过酯水解生成有机酸实现酸化的新型技术,研制了一种可适用于120℃以上高温储层、长时生酸、绿色环保的自生酸体系。本文对该新型自生酸体系的乳液配制、温度效应、生酸和耐温性质、N80钢片腐蚀、碳酸岩石溶蚀能力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20℃以下,在较长时间内体系生酸量很低,而在更高的140℃下缓慢生酸,生酸时间长,在优化条件下可以控制生酸时间延长
其他文献
采用麦氏酸、甲醇及2,4,5-三甲氧基苯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一锅法”合成反式-2,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经二异丙基氢化铝在-40℃还原得α-细辛醇,总产率65.8%。合成工艺简单,无需柱层析纯化,便于工业放大生产。
建立了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高效分析人体尿液中三磷酸腺苷(ATP)的方法。ATP是高能磷酸盐化合物,一种不可替代的生物分子。在本文中,分别使用反相色谱柱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测定ATP。结果表明:在亲水相互作用(HILIC)色谱分离模式下,流动相为甲醇-0.1%的甲酸水溶液=10∶90(v/v)、柱温30℃、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时,对ATP的分离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测定人尿液中的ATP含量,并在部分样品中的检出1.04~1.65 mg·L-1
本文以吴茱萸碱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8种新型吴茱萸碱衍生物。所有衍生物经过1H NMR、13C NMR、MS和IR进行结构确认,并采用MTT测定法测定所有化合物对宿主细胞(HeLa)的细胞毒性以及对弓形虫感染的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并计算选择性指数(SI)。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弓形体作用,其中化合物B1显示出最低的细胞毒性和最强的抗弓形体作用。化合物B1的SI值为1.53,优于阳性对照螺旋霉素、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以及先导化合物吴茱萸碱。
以亚磷酸二乙酯和糠醛为原料,三乙胺做催化剂,经加成反应制得α-羟基膦酸酯,再经酯化反应制得8个含呋喃环新型膦酸酯衍生物II,采用1H NMR、13C NMR、31P NMR、MS、I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评价了除草活性和杀草谱。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在150 g ai/ha剂量下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具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