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发:要不拘一格,更要独具慧眼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_h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以项目任务为引领,以项目过程为载体,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与真实的任务情境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手脑并用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样的学习符合科学认知规律,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学习方式。
  但是,并非所有的初中物理知识都适合用项目学习的方式组织学习,项目学习也并非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的最优化的学习方式。只有将它和其他优秀学习方式一起合理安排,灵活应用,才能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因此,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整合各方面的教学资源,经过精心设计的项目,才能充分体现项目学习的独特优势。项目的开发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切合性和有效性。
  一、整合资源,兼容并蓄,项目开发就要“不拘一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只要教学内容适当,项目设计科学合理,都可以设计成项目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领悟物理学科的真谛,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下面以基于项目的“电磁联系”一章的复习拓展课为例加以说明。
  (一)项目设计
  本项目共设计四个小项目,有随堂项目,也有课后项目,具体如下。
  项目活动一:研究“按压式自发电小手电筒”。(如图1所示)
  项目活动二:做一台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如图2所示)
  项目拓展一:做一个纸桶扬盆式扬声器,用它听音乐。(如图3所示)
  项目拓展二:从“电磁炮”到航空母舰。(如图4所示)
  (二)活动安排
  本节课前三个项目主要在课堂上完成,第四个项目安排在课后完成。
  (三)项目内容
  1.研究按压式自发电小手电筒。
  器材:按压式自发电手电筒一台。(2人一组)
  活动设计:
  (1)桌上有一个手电筒,你会使用它吗?试一试,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它的功能和优点吗?
  (体验式引入,让学生在对自发电手电筒实物的观察和思考中将“电磁感应”原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引出并复习“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的原理。)
  (2)怎样让你的手电筒发光更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教材只讲了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此处自然拓展到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仔细观察,当我们按压手柄时,自发电手电筒究竟是怎样工作的?
  (特意选择这款外壳透明的手电筒,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感应电流的大小和什么有关?通过详细观察体会到: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是相对的,可以磁场固定,线圈运动,也可以线圈固定,磁场运动。而且在实际产品的设计中常常采用线圈固定的方式,因为磁体没有接线,运动更方便,大型的发电机组等均是如此。)
  (4)教师演示:给自发电手电筒中的线圈接上外接电池后,线圈转动起来,发电机又变成了电动机。
  (融会贯通,加深理解。)
  2.做一台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
  器材:5号电池1节,小磁体3个,螺帽1个,铜丝1根。(2人一组)
  活动设计:
  (1)试一试,你制作的电动机能转起来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你能改变这台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吗?试一试,你是怎样做到的?
  (3)你能让你的电动机转得更快吗?试一试,说说你是怎样实现的?
  (设计意图: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怎样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怎样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等知识融合在手脑并用的项目活动中,学生在实践体验、小组合作中实现自主建构和拓展提升。)
  学生两人一组制作最简易的直流电动机,因为教师指导到位,制作又非常简单,学生很快就看到:一节5号电池,三个小磁铁,一个小螺帽,在自己手中就能让小铜丝圈连续地转起来。学生发现,原来制作一台直流电动机这么简单,又是这么有趣。当各组的小电动机转起来时,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物理世界的奇妙和乐趣。在项目展示环节,教师选取两个小组,用摄像头动态展示学生制作的电动机的转动情况,并请同学介绍展示如何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图5和图6为学生制作场景)
  学生交流1: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有两种方法:一是交换磁极,改变磁场方向;二是交换电源的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这个电动机虽然简单,却将这些物理原理体现得淋漓尽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交流2:怎样让你的直流电动机转得更快些?一是增强磁场,再多加几个磁体或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二是增大电流,用两节干电池串联以提升电压,但这样一来线圈直径也要相应变大些;三是改变线圈形状。
  考虑同等条件下方形线圈有没有可能转起来更快呢?线圈形状会不会影响线圈转速呢?这个需要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深入研究。
  (后两个项目内容略。)
  二、切合内容,锐意创新,项目开发更要“独具慧眼”
  (一)内容的适切性
  本课选择这些项目是经过认真的思考的。首先是项目内容切合本章的知识。这些项目都蕴涵着电磁转换的物理原理,电磁转换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些项目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电磁转换的物理原理,真正做到了寓物理知识和能力培养于项目学习之中。其次,直流电动机、纸盆式扬声器、发电机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这些设备有所了解,对其结构和原理感兴趣却又知之不深,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本节课是在“电磁转换”新授内容完成后的一节复习拓展课,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这些设备的物理原理,更体会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的物理知识的理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世界”的学科理念。   (二)项目的趣味性
  在本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这些项目对学生而言都非常有趣,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容易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物理课堂应该始于欢乐,更应该在欢乐中走向智慧。
  (三)实践的可行性
  本项目中用到的直流电动机、纸盆式扬声器、自发电小手电筒等器材价格低廉,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器材供学生学习研究,这都为我们丰富物理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节课要在45分钟内完成三个小项目,时间上并不充裕,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时间因素,所以前两个项目相对比较简单。第一个项目——观察研究自发电小手电筒,用时约8分钟;第二个制作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的项目,教师预先将制作过程拍成照片,提供制作指导,适当降低了学生的制作难度,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研究“如何改变简单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向”,这个项目用时约12分钟;第三个项目——制作简易纸盆式扬声器相对来说麻烦一些,学生需要合作在矿泉水瓶颈上绕线,用砂纸除去接头处的绝缘漆并连接音频连接线,同样由于教师预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制作的难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制作成功率相对还是较高的,用时较少,可以节省出宝贵的时间用于项目交流和评价,这个项目用时约20分钟;第四个“电磁炮”的拓展项目则主要放在课后进行,由教师进行玩具电磁炮演示,结合PPT作介绍,指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自主研究。经过课堂实践,在教师前期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下,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课堂上完成前三个项目,制作成功率较高。对学生而言,这些项目既充满乐趣,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度过一节课的时间,收获到物理课堂的“奇趣体验”。
  三、凸显优势,精心设计,项目开发坚持“宁缺毋滥”
  实践表明,经过认真挑选、精心设计的项目学习可以彰显其教学的优势。物理教学中合理引入项目学习后,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学生物理学习品质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物理课程内涵的挖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物理学习和真实情境更加紧密联系,提升了学习的实践性、生成性、互动性和协作性。这种基于项目的物理学习虽然看似比常规教学更耗时费力,有些舍近求远的味道,但正是这种注重学生亲历实践,体验感悟中交流合作,自主建构的“慢教学”,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见物思理、格物致知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项目开发是一项费时间、高难度的创造性劳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总结和提炼。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现阶段小學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的特点,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仍然是童心未泯,学生在刚接触一门外语时,对其他国
期刊
辽宁省自2006年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来,2012年3月又开始规范了办学行为,在省教育厅、监察厅、纠风办等单位联合下发的《辽宁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中,严格限定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学生的实际上课时间比过去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用现在的时间去完成与以往同样的教学任务,还要减负不减质,形势要求学校要摒弃旧的教学观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课堂是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课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按照教材顺序照本宣科,将知识点一个个孤立地教给学生,不注重构建体系、挖掘知识间的联系。以这种方式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将是支离破碎的,既不利于学生识记,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进入高三复习阶段,面对复杂繁多的学科知识,学生们常常望洋兴叹。为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构建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构建知识体系的好处  有利于避免思维混乱、知识混淆 比如:《政治生活》第四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开阔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合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语文学习情境,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学习兴趣成倍增长,学习的“正能量”得以释放。教师借助现
目的研究新疆产准噶尔大戟根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运用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
对口单招是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的升学开辟的一条通道,是普通高校招生的组成部分。对口单招从最初形成对口单招至今,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到过一些人的质疑,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目前已經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今天,借此机会,笔者与各位教育同仁交流一下笔者对江苏省对口单招工作的相关理解、认识和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的对口单招工作成效,以期抛砖引玉。  对口单招的内涵及意义  对口单招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