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要想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通过研究发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等课外学习习惯,是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良方妙药。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学习习惯;学习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新一轮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十分注重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此,我们成立了课题小组,主要做了如下研究。
首先,我们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系统的摸底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虽然上课认真听讲,但放学回家后,一方面,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很少学习英语,贪玩,看电视过量,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总是临睡才匆匆忙忙写,遇到不懂的就留到第二天上学后抄同学的,或者干脆不做。另一方面,我们学校地处广州市郊,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因为各种现实因素,他们的父母平时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再加上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很难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也很难为孩子营造一个和母语一样的语言环境。因而导致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对此,我们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一是在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中的两个班级进行对比研究,二是在一个班里对个别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如下所示。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一:同一年级两个班不同教师采取不同教学管理的对比研究
2013至2014学年的上学期,以三年级的两个班进行分类教学管理:三(1)班进行正常的英语教学,三(2)班要求学生及家庭增加课外英语学习习惯的实践。一个学期后,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些差异。一年以后,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差异。
下面是每班学生的数量、每一次期末考试高分低分的分布情况、平均分数的对比情况:
(二)研究二:五年级同一教师采取不同管理的对比
2014至2015學年,五年级是同一位教师任教以五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随机将班里学生分成两分队,五(1)分队要求学生及家庭增加课外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五(2)分队进行正常的英语教学。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分数进行对比。
(三)研究三:同一班中个别同学单独观察研究
2014至2015学年,从六年级的两个班随机抽取三名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六年级两个班都按正常方法教学,其中六(1)班的赖同学、何同学,六(2)班的黄同学,按照课题研究内容,加强课外英语学习习惯的实践。一段时间后,三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六(1)班的赖同学、何同学,一个学期以后,由原来每次考试三四十分提高到74和88分,一个学年以后,赖同学、何同学的英语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90分左右。
六(2)班的黄同学记单词特别困难,通过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励其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由以前的不及格提高到六年级上、下学期的78和91.5分。
通过对六年级学困生有针对性的研究,良好习惯的形成,增加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整个年级的英语统考成绩的提高,五年级的平均分从第一学期84.5分到第二学期86.84分提高到六年级的第一学期90.14分。
不难看出,具有良好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的小学生,其英语学习成绩得到了稳步提高。
二、具体做法
我们在一年多时间里,对研究范畴的学生,主要是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以下几种良好的英语课外学习习惯,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一)提出预习要求,培养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好,所掌握英语词汇量少,这些都给小学生预习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小学生不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理由。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预习新课内容,养成一种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留有预习作业,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新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想提前预习单词、句子和课文,就会慢慢自觉、主动地听录音,张口跟读或请教周边的人,这样为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这样,一旦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可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从而更多地与老师交流,获得教师肯定,从而增强小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运用记忆规律,培养小学生良好复习习惯
根据记忆规律,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在24小时内及时复习,则能较长时间地记住所学的内容。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每次上课都布置家长作业,要求家长及时督促孩子进行课外复习。一方面是口头复习,即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并用课文句子和家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书面复习,即要求学生抄单词、句子或完成练习题项任务,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1.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在校内环境中营造英语氛围,在不同的学习区域张贴英语标语,悬挂英语格言,学校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和有趣的西方文化背景介绍等等,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英语,这样学生才能觉得英语很亲切,才有欲望去学习。
2.利用教室内的小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师生共同办英文黑板报,设计英文海报,创立英语图书角,利用多媒体在课外收看英语节目等等。这样的话,学生无论在校园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英语,听到英语,还能参与英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学好英语。
3.在家中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每当教学了新单词后,教师布置学生将新学的单词制作成小卡片或小小便利贴,把英语单词或句子贴在家中的电器、家具及日常用品用具等事物上。比如,在床上贴上“bed”(床),或“This is my bed.(这是我的床。)”,“I want to sleep.(我想睡觉。)”“I want to sleep in bed.(我想在床上睡觉。)”等内容。在对应的家具上贴英语标签,在自己房间贴新学的重点句子,让他们在家里看到自己多次呈现的英语,随眼看到,随口而读。在“做”中不知不觉营造出“学”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更多好的学习习惯。
(四)选取阅读材料,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
根据英语语言和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培养小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该简单浅易,富有趣味性,如果是书籍应该配以插图,话题也要丰富,讲究“趣、易、薄、多”,即材料有趣,语言容易,篇幅要短,量要大。因为年级和年龄的差异,应分层次选择阅读材料。根据新课程标准出台的《新标准英语分级有声读物》国家一级、二级,《新标准中小学分级英语读物》入门级适合小学生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道义主编的《体验英语少儿阅读文库》适用于6~12岁儿童。《我的第一本亲子英语书》《最好的英文儿童故事》《书虫》系列等课外阅读书籍能够让爱读书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让原来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英语阅读,通过读故事、读短剧、读科普文章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
(五)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课外学习新途径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我们学校每个班级的英语教师都为本班孩子申请了一起作业网的账号和密码,课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每周布置2~3次的网上作业,网上作业集学习与娱乐游戏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认识到原来除了传统的作业外,还可以有这么好玩的作业方式,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网上作业,重拾学习自信,枯燥单词的读与背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练会了,学习不再是负担。像五(2)班的朱同学,平时不爱写作业,但网上作业热情却很高从没落下,所以英语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家长也反映,孩子对网上作业的兴趣特别大,一回家首先想到的是完成网上作业。通过网上作业这个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的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外,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童晓慧.增强小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4):78.
注:此文是《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研究》小型研究课题成果。
编辑 刘青梅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学习习惯;学习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新一轮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十分注重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此,我们成立了课题小组,主要做了如下研究。
首先,我们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系统的摸底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虽然上课认真听讲,但放学回家后,一方面,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很少学习英语,贪玩,看电视过量,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总是临睡才匆匆忙忙写,遇到不懂的就留到第二天上学后抄同学的,或者干脆不做。另一方面,我们学校地处广州市郊,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因为各种现实因素,他们的父母平时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再加上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很难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也很难为孩子营造一个和母语一样的语言环境。因而导致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对此,我们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一是在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中的两个班级进行对比研究,二是在一个班里对个别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如下所示。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一:同一年级两个班不同教师采取不同教学管理的对比研究
2013至2014学年的上学期,以三年级的两个班进行分类教学管理:三(1)班进行正常的英语教学,三(2)班要求学生及家庭增加课外英语学习习惯的实践。一个学期后,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些差异。一年以后,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差异。
下面是每班学生的数量、每一次期末考试高分低分的分布情况、平均分数的对比情况:
(二)研究二:五年级同一教师采取不同管理的对比
2014至2015學年,五年级是同一位教师任教以五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随机将班里学生分成两分队,五(1)分队要求学生及家庭增加课外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五(2)分队进行正常的英语教学。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分数进行对比。
(三)研究三:同一班中个别同学单独观察研究
2014至2015学年,从六年级的两个班随机抽取三名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六年级两个班都按正常方法教学,其中六(1)班的赖同学、何同学,六(2)班的黄同学,按照课题研究内容,加强课外英语学习习惯的实践。一段时间后,三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六(1)班的赖同学、何同学,一个学期以后,由原来每次考试三四十分提高到74和88分,一个学年以后,赖同学、何同学的英语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90分左右。
六(2)班的黄同学记单词特别困难,通过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励其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由以前的不及格提高到六年级上、下学期的78和91.5分。
通过对六年级学困生有针对性的研究,良好习惯的形成,增加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整个年级的英语统考成绩的提高,五年级的平均分从第一学期84.5分到第二学期86.84分提高到六年级的第一学期90.14分。
不难看出,具有良好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的小学生,其英语学习成绩得到了稳步提高。
二、具体做法
我们在一年多时间里,对研究范畴的学生,主要是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以下几种良好的英语课外学习习惯,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一)提出预习要求,培养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好,所掌握英语词汇量少,这些都给小学生预习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小学生不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理由。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预习新课内容,养成一种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留有预习作业,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新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想提前预习单词、句子和课文,就会慢慢自觉、主动地听录音,张口跟读或请教周边的人,这样为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这样,一旦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可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从而更多地与老师交流,获得教师肯定,从而增强小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运用记忆规律,培养小学生良好复习习惯
根据记忆规律,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在24小时内及时复习,则能较长时间地记住所学的内容。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每次上课都布置家长作业,要求家长及时督促孩子进行课外复习。一方面是口头复习,即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并用课文句子和家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书面复习,即要求学生抄单词、句子或完成练习题项任务,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1.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在校内环境中营造英语氛围,在不同的学习区域张贴英语标语,悬挂英语格言,学校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和有趣的西方文化背景介绍等等,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英语,这样学生才能觉得英语很亲切,才有欲望去学习。
2.利用教室内的小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师生共同办英文黑板报,设计英文海报,创立英语图书角,利用多媒体在课外收看英语节目等等。这样的话,学生无论在校园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英语,听到英语,还能参与英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学好英语。
3.在家中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每当教学了新单词后,教师布置学生将新学的单词制作成小卡片或小小便利贴,把英语单词或句子贴在家中的电器、家具及日常用品用具等事物上。比如,在床上贴上“bed”(床),或“This is my bed.(这是我的床。)”,“I want to sleep.(我想睡觉。)”“I want to sleep in bed.(我想在床上睡觉。)”等内容。在对应的家具上贴英语标签,在自己房间贴新学的重点句子,让他们在家里看到自己多次呈现的英语,随眼看到,随口而读。在“做”中不知不觉营造出“学”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更多好的学习习惯。
(四)选取阅读材料,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
根据英语语言和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培养小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该简单浅易,富有趣味性,如果是书籍应该配以插图,话题也要丰富,讲究“趣、易、薄、多”,即材料有趣,语言容易,篇幅要短,量要大。因为年级和年龄的差异,应分层次选择阅读材料。根据新课程标准出台的《新标准英语分级有声读物》国家一级、二级,《新标准中小学分级英语读物》入门级适合小学生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道义主编的《体验英语少儿阅读文库》适用于6~12岁儿童。《我的第一本亲子英语书》《最好的英文儿童故事》《书虫》系列等课外阅读书籍能够让爱读书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让原来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英语阅读,通过读故事、读短剧、读科普文章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
(五)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课外学习新途径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我们学校每个班级的英语教师都为本班孩子申请了一起作业网的账号和密码,课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每周布置2~3次的网上作业,网上作业集学习与娱乐游戏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认识到原来除了传统的作业外,还可以有这么好玩的作业方式,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网上作业,重拾学习自信,枯燥单词的读与背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练会了,学习不再是负担。像五(2)班的朱同学,平时不爱写作业,但网上作业热情却很高从没落下,所以英语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家长也反映,孩子对网上作业的兴趣特别大,一回家首先想到的是完成网上作业。通过网上作业这个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的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外,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童晓慧.增强小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4):78.
注:此文是《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研究》小型研究课题成果。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