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是不同于成年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学习大部分是由兴趣决定的。合理有效的游戏,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而且能间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给幼儿释放天性提供了空间,有效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多创设游戏,在游戏中开展教学,引导幼儿在欢声笑语中提高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一、动态预设,捕捉生成
  幼儿具有分辨能力差、好奇心强等特点,枯燥的课堂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巧设游戏,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此外,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幼儿教师不能强制引导游戏进展,而应动态预设游戏进程,捕捉生成游戏内容,做到以幼儿为中心,使他们能够尽情地释放天性,更好地学学知识,发展身心。
  如在带领幼儿完成观察记忆图片的游戏时,笔者先为幼儿准备了樱桃、白果、银杏、水蜜桃、三水梨这五种常见的水果图片,及红虾、白虾、对虾、关公蟹、大青蟹、梭子蟹這六种常见的虾蟹图片。然后,笔者先让幼儿观察这些常见水果与虾蟹的照片,分辨并记忆它们的种类。接着,笔者随意挑选一张图片让幼儿回答这个物品的种类,幼儿对这种记忆游戏非常感兴趣。之后,笔者又给幼儿创设了几组字母图片,帮助幼儿尽情释放游戏天性。
  通过引导幼儿做观察记忆图片的游戏,不仅有效释放了幼儿的天性,还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形状记忆和图片识别能力,提高了幼儿记忆能力。
  二、自主设计,适时指导
  有的教师认为幼儿的年龄小,不能自主组织游戏,从而造成了一个教育误区:教师作为游戏的主导者,掌控着游戏的进展与完成度,而幼儿成为游戏的执行者,必须按照教师的思想开展游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打破这一误区,引导幼儿自主设计并开展游戏,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如在引导幼儿利用材料完成物件制作的游戏时,笔者在课前给幼儿准备好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纸板、泡沫模型、木块,以及其他所需材料。然后,笔者要求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个人爱好,利用这些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或游戏需要的东西。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开始制作游戏器材,有的幼儿用绿色长木板充当黄瓜、西葫芦,有的幼儿用白色海绵充当馒头、米团、年糕,有的幼儿用圆的泡沫模型充当杯子,有的幼儿用红色纸片包裹细圆柱体,充当火腿肠……幼儿们的想法多种多样。模型制作完成后,幼儿开始了自己的聚会游戏。
  通过用材料完成物品制作的游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突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给幼儿释放天性提供了空间。
  三、把握契机,升华价值
  教师的职责是发现并更正幼儿的不足,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把握契机,让幼儿在游戏之余能够欣然地接受知识,以此升华游戏的价值。
  如在带领幼儿做角色扮演的游戏时,笔者对幼儿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咱们的角色有爸爸、妈妈、孩子、爷爷、奶奶、老师、妹妹……现在大家分配一下角色,我们开始做游戏好吗?”幼儿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在游戏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创造出了许多生活情境。如“妈妈”起床做早饭,收拾家里,照顾“爷爷”“奶奶”;“爸爸”送“孩子”去上学,去公司上班……幼儿们在游戏的各个场景中表现得惟妙惟肖。在幼儿表演完后,笔者对幼儿说:“做完游戏后,大家有没有什么体会呢?”幼儿回答说:“我觉得妈妈爸爸对我太好了,而且他们每天都很辛苦,我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
  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动态预设、捕捉生成的游戏教学,不仅能突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还能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游戏,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加入教师的合理点评,也能提高游戏效率,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青少年宫附属幼儿园)
其他文献
企业财务流动性分析的新思路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茅宁一、问题的提出财务流动性通常是指企业的变现能力或短期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本世纪初开始,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