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笼罩在郑和身上的神秘色彩使我着迷。沿着他的足迹,我踏上连通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向全世界讲述这位伟大探险家的机会,他的很多故事不为人知,也从来没有人用照片去讲述过。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冒险历程。
作为一个专门拍摄远东地区的摄影师,我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待在亚洲,总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亚洲的各种信息,我为此感到骄傲。尽管如此,当我第一次听说“郑和”这个名字时,还是感到完全陌生。
郑和是亚洲最伟大的探险家,他指挥着船队探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那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有多达300艘船只,其中有些长达400英尺(约122米),配备士兵30000人。
在越南寻找600多年前郑和可能见证过的场景并不难,湄公河沿岸的生活节奏依然故我,渔民们依旧靠人工拉网,头戴圆锥形帽子的妇女依然在辛苦忙碌。
郑和的船队从越南前往泰国(暹罗),这个国家给船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船员通事记载:“如果已婚妇女和来自我们船队的人非常亲密,他们就喝酒,吃东西,举止亲密,而她们的丈夫对此很平静,不会反对。”
我选择了拍摄大城府阿玉托纳(Ayuthaya),1407年郑和抵达时,它是暹罗的首都。让我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在建于14世纪的帕楠称寺,郑和被当地人称作三宝公,并被奉为财神来膜拜。人们为他修建了21米高的黄金坐像,崇拜者们将橙黄色的丝织品抛向雕像,丝巾的另一端盖住自己的头,几百名僧人在旁边的房间齐声诵经。从庙宇的宏伟程度及装饰过的地面来看,郑和应该是满足了许多祈祷者关于财富的诉求。
马六甲曾是南中国海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郑和将这里作为重要的中国海外移民地,他在马六甲建立粮仓和货栈,方便船队储藏物品和获得新鲜补给,以便继续北上或者南下。
我到达马六甲时,正值印度教最重要的节日datak chachar,信徒们为了向神明表达感谢,会用针刺进自己的身体,用鱼钩穿进体内,这些都是在一种恍惚状态下完成的,没有流血,似乎也没有疼痛。
黎明时分,我到达旧城中最古老的庙宇——兴都印度庙,朝圣者聚集在这里,准备接受严酷考验。他们大多数是华人,是最早一批中国移民的后代,有些人的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郑和时代。郑和的船队走到哪儿,中国的移民就散播到哪儿。大批中国人移居到东南亚,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整个东南亚地区。在马六甲海峡,华人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海外华人的后代开始信奉印度教,有些人甚至近乎狂热。
郑和6个世纪前的7次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麦克·山下搜集了每一段关于郑和航行的记载,重访了这30多个地标,追随着这位“被遗忘的船长”,穿越了整条古老的航海路线:
中国—越南—文莱—印尼—爪哇—日惹—巴厘岛—柬埔寨—吴哥—泰国—大城府—马来西亚—马六甲—斯里兰卡—印度—卡利卡特—科泽科德—喀拉拉邦—古吉拉特邦—卡拉里—阿曼—穆桑达姆半岛—苏尔—阿联酋—也门—萨那—吉布拉—肯尼亚—马林迪—拉姆群岛—坦桑尼亚—桑给巴尔
比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早了90年
作为一个专门拍摄远东地区的摄影师,我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待在亚洲,总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亚洲的各种信息,我为此感到骄傲。尽管如此,当我第一次听说“郑和”这个名字时,还是感到完全陌生。
郑和是亚洲最伟大的探险家,他指挥着船队探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那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有多达300艘船只,其中有些长达400英尺(约122米),配备士兵30000人。

在越南寻找600多年前郑和可能见证过的场景并不难,湄公河沿岸的生活节奏依然故我,渔民们依旧靠人工拉网,头戴圆锥形帽子的妇女依然在辛苦忙碌。
郑和的船队从越南前往泰国(暹罗),这个国家给船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船员通事记载:“如果已婚妇女和来自我们船队的人非常亲密,他们就喝酒,吃东西,举止亲密,而她们的丈夫对此很平静,不会反对。”
我选择了拍摄大城府阿玉托纳(Ayuthaya),1407年郑和抵达时,它是暹罗的首都。让我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在建于14世纪的帕楠称寺,郑和被当地人称作三宝公,并被奉为财神来膜拜。人们为他修建了21米高的黄金坐像,崇拜者们将橙黄色的丝织品抛向雕像,丝巾的另一端盖住自己的头,几百名僧人在旁边的房间齐声诵经。从庙宇的宏伟程度及装饰过的地面来看,郑和应该是满足了许多祈祷者关于财富的诉求。
马六甲 华人面孔混搭印度教
马六甲曾是南中国海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郑和将这里作为重要的中国海外移民地,他在马六甲建立粮仓和货栈,方便船队储藏物品和获得新鲜补给,以便继续北上或者南下。
我到达马六甲时,正值印度教最重要的节日datak chachar,信徒们为了向神明表达感谢,会用针刺进自己的身体,用鱼钩穿进体内,这些都是在一种恍惚状态下完成的,没有流血,似乎也没有疼痛。

黎明时分,我到达旧城中最古老的庙宇——兴都印度庙,朝圣者聚集在这里,准备接受严酷考验。他们大多数是华人,是最早一批中国移民的后代,有些人的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郑和时代。郑和的船队走到哪儿,中国的移民就散播到哪儿。大批中国人移居到东南亚,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整个东南亚地区。在马六甲海峡,华人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海外华人的后代开始信奉印度教,有些人甚至近乎狂热。
麦克·山下的寻访路线
郑和6个世纪前的7次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麦克·山下搜集了每一段关于郑和航行的记载,重访了这30多个地标,追随着这位“被遗忘的船长”,穿越了整条古老的航海路线:
中国—越南—文莱—印尼—爪哇—日惹—巴厘岛—柬埔寨—吴哥—泰国—大城府—马来西亚—马六甲—斯里兰卡—印度—卡利卡特—科泽科德—喀拉拉邦—古吉拉特邦—卡拉里—阿曼—穆桑达姆半岛—苏尔—阿联酋—也门—萨那—吉布拉—肯尼亚—马林迪—拉姆群岛—坦桑尼亚—桑给巴尔